时间:2024/8/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前言

有这么一首诗,被誉为“唐人七绝第一”,同时也被历代多位诗人推为“边塞诗第一”,全诗仅四句,共28字,却写尽千年边塞之景,道尽古今军人戍边之志!它就是唐代王昌龄的《出塞》。

一、原诗重现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作品,因此,可看作是一位热血青年的保家卫国的内心呐喊。《出塞》属于乐府旧题,自古有之,多为反应边塞军旅生活。王昌龄生于公元年,此时正处于唐朝鼎盛时期,开元十二年甲子(年),这一年王昌龄二十七岁,约在这一年前后,王昌龄奔赴赴河陇一带,出玉门关。其著名之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这一时期,唐朝的一系列对外战争几乎都取得了胜利,因此唐人的士气极高,民族自信心“爆棚”。作于此期间的《出塞》诗也不例外,慷慨激昂,积极向上,溢出于言辞。但频繁的征战终究不是百姓所愿看到的,百姓乐见的不仅仅是战争的胜利,更多的是对和平的渴望!

三、诗作赏析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为唐朝人,怎么一会儿秦时,一会儿又是汉时?“秦汉”二字其实是虚写,秦汉时期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古时的边关,一上来便向人们展现出了一幅辽阔的画面,大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将原本空间的辽阔拉伸为时间的辽阔。悠悠千年,多少人曾经来过这个苍凉的边关,曾被这一片苍凉的月色朗照过?不可胜计,但在这厚重的历史感下,为的是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作铺垫。诗人在思考什么?战争与和平!

万里长征人未还:首句写尽边关的千年岁月,人自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多少人献身边关,经年累月,多少人生死未卜,至今未归。“万里”之遥是空间的距离,而“人未还”则是生死的距离,这些人有的早已长眠塞外,有的人则是戍边任重,不能归家。古往今来,多少人有这种情况,早已经不可考了,但绝不是一个两个。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愿意将这两句一并赏析。这两句实在是精彩,“龙城飞将”有两种说法,

其一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的,

元光六年(前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也可称“龙城”。因此,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其二,也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所谓的“龙城”,指的是唐代的卢龙城,而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翻开历史,纵观李广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其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保卫边塞,匈奴重点攻击之地,天子便委李广以重任,担当太守之职,抵御外侵。

但无论是卫青还是李广,都是古时名将。此时二十几岁的王昌龄血气方刚,必定是想成为卫青、李广那样的英雄人物,这是对英雄的崇拜与向往。年轻人总是充满激情的,他们爱这个国度,为这个强大的国度感到自豪,自古以来皆是如此。但如此铿锵有力的诗句背后,其实也带着那么一丝辛辣,“但使”二字是只要的意思,只要卫青、李广们还在,怎么会有敌人敢入侵我边境?一方面对英雄人物的歌颂,一方面也有些对当下的无奈。朝廷在选贤举能上存在不足,庸才戍边导致边境常有危机伺服。人民盼望着“飞将”归来,这样边境无事,百姓安宁,岂不美哉?

四、名家点评

此诗被推为唐代七绝第一,自然是评论者无数了。

杨慎在《升庵诗话》有过这样的评价:

此诗可入神品。“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也。人所难解。李中溪侍御尝问余,余曰:扬子云赋,欃枪为闉,明月为堠。此诗借用其字,而用意深矣。盖言秦时虽远征而未设关,但在明月之地,犹有行役不逾时之意;汉则设关而戍守之,征人无有还期矣,所赖飞将御边而已。虽然,亦异乎守在四夷之世矣。

王世贞则在《艺苑卮言》中这样评价:

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此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才。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

诸如此类的推崇,古往今来不可胜计,是什么导致这样的盛况呢?我认为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点

一是文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杨炯的名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二是文人家国情怀的体现,《大学》有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而王昌龄《出塞》的成功无外乎这两点,仅仅四句,道出千年文人的心思。

五、今日意义

边塞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边塞诗的主流正是体现了这种斗志昂扬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是教育人们的一份宝贵教材。边塞诗的备受推崇,也是爱国主义光辉的历史闪耀,这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无可比拟的价值。

总结

当今中国,和平的背后是一个个边防军人的默默守护。在新疆、西藏、中俄边境、南部战区,这些边疆地区,自然条件极度恶劣,身处在国家边境线上的战士们,保卫边疆,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就如同他们所说的那样: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谨以此文向最可爱的边防战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就是今日的“飞将军”,他们在,胡马怎敢度?!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