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辞 “撑到一千年以后,放任无奈,淹没尘埃,我在废墟之中守着你走来……别等到一千年以后所有人都遗忘了我,那时红色黄昏的沙漠能有谁解开缠绕千年的寂寞”。 如果用一首歌的方式打开阳关,能想到的首先便是林俊杰的这首《一千年以后》 听过很多去过阳关的人大多都说:阳关不值得去! 理由只有一个:土堆堆一个,么啥看头! 这个时候我就有必要提醒你一下了: 你把阳关和其他江南关隘比,那必然是失望的; 你把阳关和嘉峪关比,那自然是没可比性的; 你若带着很高的设想去看,那表象可能不如你意; 你若觉得它尘沙飞扬,那你早组撒去了 …… 因为,阳关看的从来不是它的表象有多美丽 而是背后的历史感和氤氲千年的气质及智慧 阳关,比起时尚和潮流,它是复古的,可以说,它就没时尚过…… 所以,它玩的从来都是情怀。从古至今,吸引的也大多是文人墨客的眼球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 阳关没有西部雄关嘉峪关的赫赫威名 它是孤独且寂寞的 一曲阳关调千古离愁意 对于阳关,我们更多地认识和觉醒都要从这一首诗开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其实描写阳关的诗句很多,为什么我们独独钟爱这首? 原因是:它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隧道,波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它诠释了千百年来一个永恒的主题:亲友送别 十里长亭邀君送聊赠柳枝不忍别 咫尺千里路遥遥未饮浊酒心先醉 在中国古曲《阳关三叠》里有句词:从今别后,两地相思万种,有谁告陈。它不止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阳关也不止是简单的相思送别之地。它的背后,拥有宏大的格局和无奈萧条之感。 王维的这首诗,其实是一首送友人去守护边疆的诗,对于去过边地的王维来说,深知边地的艰苦与战争的残酷,“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出阳关,金戈铁马,战事连绵,一切充满了未知,而在真正的历史上,王维在送别友人后不满六年,便与世长辞了。 “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座。”——余秋雨《阳关雪》 阳关的气质,骨子里就是萧条与苍凉的,却被王维这首千古名诗捧红了年 “四叠阳关唱千千,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棺”。(李清照)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阳关的背后,承载着众多的马革裹尸,它同边地众多关塞一起,构成了古都长安背后的止战之殇。 你走你的阳关道 我玩我的情怀梗 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时期,这两关,便是阳关与玉门关(北走玉门关;南走阳关)阳关在古代水源充足,渥洼池和西土沟是最大的独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就已成绿洲盆地,有发达的火烧沟文化。宋代以后,随着政治经济中心南移,逐渐被废置。(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遂被废) 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 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 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拿着通关文牒出关入关; 又有多少文人骚客相对感叹,写下不朽诗篇。 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走丝绸之路南段,东入阳关返回长安。 ——何处入阳关—— 日暮乡关何处是 阳关,位于敦煌七十公里处南湖乡古董滩上,与玉门关首尾呼应,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只是玉门关在北,阳关在南,通常我们去敦煌旅游的西线都会选择玉门关这条线路,因为玉门关沿线的景点比较多,而阳关却孤孤单单地在另一边,由于地理位置、时间原因,来阳关游玩的人都比较少,令阳关更显得格外孤寂。 ——今日非彼时—— 彼时阳关唱千千 阳关,在唐安史之乱后就基本荒废了,当我们再次想起这片遥远的风景,已经是一千年以后。它因坐落在玉门关以南而得名。 阳关古塞建在荒漠之中,作为当时的西域门户之一,占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地势,它是当时的军事重地,也是途经的驿站。 一出阳关茫茫瀚海:黄沙弥漫,鸟兽稀稀,大漠孤烟……油然而生一种苍凉的美感。 这里曾雄关巍峨,商队络绎,使者相望于道 这里曾绿树成荫,街道纵横,天马驰骋于野 今日阳关驻情怀 遗世独立是阳关 转身刹那唯唐汉 今日之阳关,作为弘扬敦煌文化的一部分,在保留了阳关烽燧遗址的基础上加以修葺,开拓出了新的格局:主流阳关景区 阳关景区现存有汉唐时期的古关、古城、古烽燧、古水源、古道、古塞墙、古墓葬、古陶窑等众多文物遗址。 仿阳关关城 景区内修建了阳关博物馆,阳关博物馆整体呈现仿汉建筑风格,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景点式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陈展风格新颖,能够系统的反映汉唐时期敦煌及阳关的繁华与变迁。 阳关博物馆 两关汉塞厅 阳关都尉府 张骞雕像 丝绸之路展厅 也许在很多人的的心中,阳关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的,其实,它也有过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 怪柳 银杏 阳关葡萄 渥洼池遗址 渥洼池:也叫渥水洼,唐时亦名寿昌海,为寿昌县泉湖。 渥洼池出天马的故事不是人们随意编造的,而是有着其产生的政治、军事大背景。 西土沟(唐无卤涧)遗址 今天,除了从残存的阳关遗址中可以带来一点思古幽情之外,金戈铁马,鼓角相鸣的杀伐痕迹早已荡然无存,烽火台高耸的墩墩山上,修建了名人碑文长廊!有人漫步长廊怀古幽思,有人远望雪山,追求宁静! 阳关,这个异常孤独的地方,这里没有老友,没有春天,只有肃穆地注视着东西方交汇的人群,为它们颁发出入“中国的护照“”(通关文牒)。 阳关,是一程文化苦旅。倘若没有这样的情怀寄托于探求,来了也等于没来,也许对于有的人来说,阳关只是一个地名,一个在当地指路标上曾没有标出名字的地方,但对众多怀有情怀和文艺的人来说,它拥有极大的艺术诱惑力,亦是中国文化中“阳关大道”的光明象征! 作为汉唐重要的边境关口 关外是漫天黄沙,生死茫茫 关内是歌舞升平,繁华盛世。 这么有气质又内涵的地方 不跟着哎呦菌走一趟嘛? 文末留言pick哎呦菌 带你发现不一样的西北 /END/ 文章原创禁止盗用 图源网络侵删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