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对我并不陌生,去过敦煌,走过嘉峪、阳关、玉门关,感受的是那边塞的风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立于玉门关口,回味的是这:“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的悲壮诗句,苍凉伴着豪情萦绕在我的心间。这次再来甘肃是奔平凉来的,它又会带给我怎样的感触? 从西安下了飞机,就直接去了灵台县,它是甘肃离西安很近的一个县。车上,导游很客气:老师们一路辛苦,咱们先去邵寨镇,吃碗手工面,再行。甘肃的面食非常有名,来甘肃第一餐就能吃到地道的手工面,自然是惬意之事,大家都说好。 邵寨镇是灵台县的一个重镇,远远地就看见了一城门楼,上面书写:“鹑觚”两大字,心中在嘀咕这两字咋读?“各位老师,知道这叫什么城吗?”这导游是哪壶不开提那壶呀,不好意思,赶紧用手机来查一下,原来念:“chúngū”。“鹑”在古代被视为凤凰类神鸟,“觚”是酒具。哈哈,这手工面还没吃上嘴,就先给我们上了一课。 相传:秦大将蒙恬北筑长城,并在北原建城,开工时,以觚奠酒而祭,这时一只鹑飞过来停在了觚上,众人认为这是瑞象,故城建好后取名“鹑觚”。秦始皇二十七年始置鹑觚县,其辖区为现在的陕西长武县与甘肃灵台县邵寨镇一带。 “鹑觚西北地鳞鳞,此处当年起战尘。见说如今沟垅下,断锋残镞属耕民。” 鹑觚县是古丝绸之路陆地通道必经之地,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二千多年来纷争不断,归属权几经易主,以至于“鹑觚”县名被弃用一千多年,现称做“邵寨镇”。今逢盛世,当地人追本溯源,缅怀祖先,认为“鹑觚”寓意丰满吉祥,故在其旧址上再塑了这座鹑觚城。 秦筑鹑觚城是用土夯筑,经二千多年的风雨,原先的城早已回归到这厚土之中了,或许能佐证这里是鹑觚城,也就是村后的这棵唐槐了。“干槐树村”的村名据说已沿用了一千多年了,其中“干”字很有意思,它的渊源还有一个故事…… 传说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山西的王、卫两姓人家奉命移民西迁,他们路过洪洞县,恋乡之情难已,折洪洞大槐树枝为杖,历尽艰辛,千里跋涉,到达朝廷指定的浅水塬后,就顺手将槐树杖插入塬边一涝池中,人住在鹑觚城下的半山坡岭,数月后那槐杖不仅不干不枯,反倒奇迹般的出枝生叶,长成一棵小树,从此以后,王、卫两家所住的这个地方,就起名干槐树村了。 或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没想到它能一直生长到现在,还成了槐树王,时过境迁,当初来时的王、卫两姓人家,现在只剩下了王家了。现村中很多建筑都以槐树借名,包括这槐园食府。民以食为天,这家食府能吸引大家来此的理由,除了古城、唐槐,就是这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口香手工面”。 邵寨镇位于黄土高原的东部,这里素有“陇东粮仓”的美誉,当地优质小麦是一口香手工面的主要食材,它以细、香、柔、韧、长而著称,是陇东饮食文化的一道奇葩。这一口香手工面,传说在几千年前还是周文王的专供御面。 一口香手工面的制作必须经过四道程序,和面、擀面、切面、煮面。陇东有句话,叫“打倒的板凳揉倒的面”。揉面这活挺累人的,十几次二十几次举全身之力反复揉搓,揉圆了弄扁,弄扁了再揉圆。待面揉好了,把面饼卷在细长的擀面杖上,再反复旋转滚动碾压,随着面饼的由小到大,由厚到薄,直到把面擀成一张薄如纸、形如月的面皮…… 然后将这张面皮一正一反叠成四寸宽的一沓子,根据不同的需求切成或细或宽的面条。切面是技术活,据说“刀把式”切出最细的面能穿过针眼。市面上我们见到的龙须面都是机器切的,和这手工切的不能同日而语。 接下来便是将面下到沸水的锅里,匀称的面条如花绽放,又有一番情调,“下到锅里莲花转,挑上筷子一条线”,这句话道出了面在锅中筷头舒展的样子,待面煮熟后,用笊篱将面捞出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凉水盆中,这个过程叫作“冰面”,目的是防止捞出的面粘连在一起。 在邵寨镇有一习俗,就是出嫁的姑娘,在新婚的第二天早上要为全庄人擀制手工面,新媳妇做面的技巧,是关系到他在家中乃至本族中的威望。所以当姑娘长到十来岁时,便由母亲言传身教,早早地学做手工面了。 一碗上好的手工面,不是光做好面就行,酸汤和面料是必备。随着吱拉一声响,呛锅醋的香味便溢满了整个厨房,再加上酱油、辣子油做出酸嚅嚅、辣丝丝的酸汤。肉丁儿、萝卜丁儿、土豆丁儿、豆腐丁儿、黄花菜丁儿、木耳丁儿等据各人喜好添加,淋在冰好的面上,佐以葱花、蒜苗、韭菜、香菜、蒜沫儿,这“一口香”就可上桌了,太香了,我还没来的拍,同伴碗中的面只剩下了半小碗了。 还有这“面料子”,一般是分季节,家常做,夏秋多用青菜炒成的面料子,一碗面看上去白底绿菜红汤,煞是好看,吊人胃口。冬春季节则用碎肉块炒就的“肉料子”,这肉料子要做到香味扑鼻。而这槐园食府的面料子更讲究了,牛肉腐、毛肚、还有时令菜,都可当面料子,让人胃口大开。 细长的面条配上这多彩的汤汁,轻吹一口气,筷头轻挑,咕噜噜一碗就下肚了,我一口气吃了三碗,大呼过瘾。邵寨人很好客,见我们吃得开心,又要上白酒,尽地主之谊,被我们婉绝了,只只想让这醇香的面去温暖我的胃,不让酒精来打扰,哈哈。 就要和邵寨说再见了,望着那飘扬在鹑觚城上的秦旗,它是在召告这块土地的神奇,那矗立在陇上的唐槐是在向人们叙说当年的历程,还有这令人回味的“一口香”,积淀着的是乡风民情。一城、一树、一碗面,开启了我陇上行的第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