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今天让利兰德感到绝望的是,在过去几年中,当自己的公司在努力模仿中国的方便面时,中国已经研发出了更新的产品——就像是现在在他手里的桶面一样:和他们之前拿到的样品不同,中国推出的新款桶装方便面明显内容丰富了很多,除了增加了更多的蔬菜和种类更多的调味包,中国人甚至还搭配了液体的醋包和卤蛋包——这些中国人真的不担心液体流出来,或是鸡蛋变质吗?而且中国人在包装设计上也更加用心,且不说那一体成型的筒身,小巧漂亮的塑料叉子,就连泡面时如何扣上盖子保证水蒸气不外泄,如何保证桶身不会烫手都考虑到了,这让利兰德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复杂了。 “如果您喜欢的话,可以带一些样品回去。”中国的工作人员笑着说:“您可以和家人分享一下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方便,快捷,美味,营养均衡,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要。” “方便,快捷,美味!” 听到这个宣传口号的利兰德感觉心里咯噔一声:“这尼玛不是我的斯旺森食品公司针对‘冷冻食品’的宣传口号吗?为什么现在变成了中国方便食品的口号!不过……”一想到自己公司的产品和中国同类型产品的差距,利兰德脸上的表情又变得纠结了起来:“这些中国佬确实擅长做食物,至少是在这一方面,美国人确实不如他们……不过,尊贵的绅士是不会和奴隶比赛谁更能做苦力的……这种用开水冲泡的食物,虽然看起来方便,但是怎么比得上真正水煮或是烤制的食物呢?” “这边是我们生产的速冻食品。”中国的工作人员当然猜不到利兰德在想什么,他只是按照培训的要求向顾客展示着中国参展的商品:“这些是中国产的速冻水饺,包子,馅饼,这些都是半成品,比如这些饺子,只要用水煮一下就可以吃,除了中国口味的,这里还有更符合欧洲人口味的水饺……” 利兰德感觉自己的太阳穴“蹦蹦”的跳了两下,他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了一旁的加热区,看着中国人熟练的用中国产的家电煮饺子,烤制馅饼,蒸包子,最后再把成品端出来,供参观的客人品尝。 “你尝一下看看?”中国的工作人员把煮熟的饺子放进小餐盘里递给了利兰德:“这是三鲜馅的饺子,在布鲁塞尔世博会上卖的最好了。” 利兰德接过了餐盘,品尝了一下中国的饺子,然后内心猛然一紧。 “该死……我们又一次让中国人抢先了!”利兰德在内心咒骂着——虽然利兰德很明白即便中国人不搞出来类似的产品,斯旺森食品公司也未必能生产出同类型的食物来,但是此时他能做到的也只有这种抱怨了——他不明白中国人是如何做到在低温储存的前提下,还保证了食物的色香味,如果不是他亲眼所见,他真的会觉得吃下去的这些水饺,是一分钟前刚刚包好的。 一旁的耶鲁此时也接过了一片馅饼,正大口的咀嚼着:“头儿,这些中国食品确实很不错,比起曼丽丝夫人大街上那个中餐馆的馅饼好吃多啦!” “哦。”利兰德不冷不热的嗯了一声,心里却已经打好了算盘——无论如何,自己都必须要和中国人在冷冻和速食食品领域进行合作了!只是这合作的方式……一想到自己之前碰的那些壁,利兰德的表情又一次纠结了起来。 “这是香港英东食品公司的联系方式。”中国的工作人员看出了利兰德有合作的意向,于是把一个小小的卡片递给了利兰德:“我听说最近香港的政策有了一些改变,您可以联系一下他们。” 聪明的利兰德早已经听懂了中国工作人员的暗示——虽然你们不能和中国直接合作,但是我们还可以和香港的英东食品公司合作嘛!之前我们两国的一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第三方的工厂来解决,法律存在的意义,就是个我们找空子钻的! 当然,和斯旺森食品公司创始人利兰德的小惊讶相比,迎接副总统尼克松的将会是更大的震惊。 年5月20日,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抵达了莫斯科,在两天的会谈和欢迎宴会后,23日这天,尼克松便和赫鲁晓夫一起来到了设在莫斯科的索科尔尼基公园的“苏联美国商品展馆”。 尼克松是个聪明人,他很擅长通过先发制人的舆论攻势抢先占领话语高地,并预先设定不利于对方的论战题目,从而控制与支配整个话语体系与话语进程,再假借非同寻常的弦外之音,诱使不明真相的人们自行得出西方期盼的结论。 如果放在几年前,尼克松一定会想着和历史一样,紧紧抓住苏联人民极度渴望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正常心理,围绕苏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一致命伤大作文章,一边挖苦苏联人民的生活不如美国,一边宣传美国普通人生活的优渥,但是随着最近几年东德经济的复苏,美国也早就得以窥见其背后苏联的经济繁荣了,所以虽然美国依然对对自己的经济和民生产业抱有信心,但是却已经不敢小看苏联了。 此时,美国的白宫的国际关系顾问们对苏联的分析普遍是有两种观点:第一种就是最常见的、认为苏联是在打肿脸充胖子,东德的经济繁荣不过是苏联压榨了自身和华约的经济,来打造出的一个“样板国”罢了;而另一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是,苏联的经济政策实际上非常适合“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他们的工厂不需要利润,只要按照计划生产出足够的商品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每一个苏联的国民,甚至是其他加盟国,或是执行类似计划经济的国家国民都可以享受到同样的待遇,理论上就不存在贫困了——当然,苏联的商品虽然出了名的傻大黑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共产主义国家也会有同样的问题,所以一味的认为铁幕另一边的苏联在民生上不如美国,是过于武断的。 所以这也是尼克松同意和苏联人搞这样一个展会的原因——他想看看苏联人到底能拿出来什么东西,同时他也认为,这将会是一个获取苏联经济和科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机会,见微知著,这次展会如果能够看到苏联的电子产品和民生类产品,那么对于分析苏联的国家经济、国家战略,以及未来十年内美国的策略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展厅门口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尼克松便和赫鲁晓夫两个人并肩走进了展厅,有着地主之便的赫鲁晓夫步伐显然更快一些,他仿佛炫耀一般,在快走了几步后,转过身对身边的尼克松说:“看,这是一个多么漂亮的展厅,我们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搭建出了这样的建筑!” 尼克松看了看脚下那坚固的大理石板,又环顾了一下这个钢铁架构的展厅,继而又抬头看了看那铺满玻璃的展厅穹顶,礼节性的点了点头:“这个展厅确实很漂亮。” “这里是‘居家生活’展区,展示的是来苏联和美国的普通家庭陈设。”负责带领赫鲁晓夫和尼克松参观的是一个年轻漂亮的苏联姑娘,她按照之前数十次彩排的路线引导着身后的这两个世界一级的超级大国领导人。 “这个‘居家生活’展区所展示的是美国普通人家的生活,除了各种展示的商品外,还有模拟的房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由美国的37家厂商和公司搭建的‘美国城郊平房住宅’。” 最近廣吿收入直线下滑了,辛苦兄弟们在看完小说后,顺手帮忙典一下结尾的廣吿,一起挖资本家墙角,谢谢了 感谢:建敏,飞扬的花絮,红叶舞秋山,默默,为你千千万万遍,胖子,周大虎的工具人,大飞,.,戴狼,阿伟,开心小马驹,李锐,半木...,勿忘初心,北风中的天天,^0^劉,打赏的红包 感谢:木易,石头,打赏的大红包 感谢:逍遥仙,打赏的超大红包 迪恩兰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