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的关系,与酒泉结缘。由是,常常在梦中与西北的兄弟把盏,常常熏在情义的酒里,醉在诗词的泉中。 祁连山记得在酒泉的“西汉胜迹”,那时是全国唯一的AAAA级开放式免费景区,单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西北人的豪放一面。一首于右任的《越调·天净沙·酒泉道中》刻于门板之上:酒泉酒美泉香,雪山雪白山苍,多少名王名将,几番回想,白头醉卧沙场。一气读罢,顿时古战场戍边将士白发带霜、萧萧马嘶的风尘气息扑面而来,相比北宋名相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里那句:“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少了几许愁思,却是增了几多豪迈。 于佑任/《天净沙酒泉道中》入得园来,一天地之樽印入眼帘。诗仙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二)》赫然其上:“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此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不过,这老兄是豪放了,人家毕竟诗好酒量也好,却害得后学每每因此诗之故烂醉如泥。此诚不堪回首,暂且按下不表。 李白/《月下独酌》酒泉,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河西走廊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因盛产夜光杯而受诗人喜爱。唐代边塞诗人王翰也是个好饮的主儿,一首《凉州词》成为吟咏边塞的名曲,诗中诉不尽的情致,豪放而旷达:“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看破生死,真舒胸臆,着实快哉! 王翰/《凉州词》其实“酒泉”的出处,还有一个典故:西汉时,大将霍去病大败匈奴引军到此,汉武帝赐酒军中,霍去病见酒少人多,命人将酒倒于泉中,与众军士饮之,遂成酒泉之名。而酒泉因自古征战之地,留下诸多不朽诗篇。像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维的《陇西行》: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王之涣的《凉州词》也是吟咏边塞戍边的千古名诗:黄河远上白云间,千里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郭震的《塞上》: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 谁人不赞霍将军古来征战之地,书不尽将士的慷慨悲歌。没有历代将士为和平征战,哪来如今民族的大融合,壮哉! 说到酒泉的诗词,还要讲讲钟楼的文化。酒泉鼓楼位于酒泉市肃州区老城区四大街中心。据《西凉旧事》记载,鼓楼原为东晋时酒泉郡福禄县城东门楼,系前凉永乐元年(年)酒泉太守谢艾主持重修的福禄城的东门楼,时称“谯楼”,距今已有余年。清同治四年遭战火焚毁,清光绪三十一年在旧址重修。鼓楼采用当地“花板代栱”的檐下做法和“吊花引龙”的翼角做法是河西建筑的典型特征,其设计精巧、高大挺拔,工艺水平和建筑风格为研究河西走廊地区古代建筑史及人文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酒泉鼓楼鼓楼下开四门,汇聚之处镇以八卦图案。四门分别题有:“东迎华岳”(华山),“南望祁连”(祁连山),“西达伊吾”(哈密),“北通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准确证其位置之重要。而楼中对联更是描绘了壮丽风光。 南门:嘉峪西临,气势偕雄关并峙;雪山南耸,叠嶂与檐牙争排。 北门:虽非近水楼台,应先得月;直对出关门户,可以观人。 最出彩的是东边正门长联,由当代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撰写。 八百里外阳关似在眼前,看那边,玉砌银雕,皑皑祁连,起伏奔腾,叠峰重峦,红妆素裹,无比妖艳,更有那,晚霞浓抹嘉峪关,给中华大地添风采,这般壮丽河山,招徕远人游子,众口同夸酒泉好; 两千年前往事忆上心头,想当年,金戈铁马,翩翩勇将,少年英俊,风华正茂,捷奏河西,气宇轩猷,谈笑间,美酒倾杯碧玉流,与十万健儿同饮唱,如此高风统帅,赢得兵民嘉尚,无人不赞霍将军。 此长联一叹千年,气壮河山,将酒泉的文化历史感得是万千思绪,叹得是荡气回肠。 酒泉神韵何须觅,绝代风华是胡杨。忽发现西门无联,姑且添之: 上联:西通亚欧,伊吾早已图中事; 下联:放眼世界,中华且作四海游。 横批:胸怀天下。 是夜,想起酒泉的老大哥,却是真的思念了。梦中一首六言:兄弟相逢酒泉,天地道法自然。古今好汉西北,牧马渴饮祁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