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8/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刘军连医生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yuyue/

#“本文为在水七方原创,谢绝转载,侵权必究。”

唐诗当中,玉门关的意象反复出现。在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更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名句。它本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关隘,也是重要的军事关卡。历史上的玉门关共有3处,分别是西汉玉门关、隋唐玉门关、五代宋初玉门关。

西汉玉门关又名“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小方盘城,始设于汉武帝修筑长城时期,位于今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北约10公里的石关峡,因从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玉门关。在西汉时期,玉门关的位置就曾经几度变化。除了甘肃省嘉峪关市,还曾出现在敦煌和瓜州县。

西汉长城由酒泉西延至敦煌,当时的玉门关在敦煌以东。不久,玉门关西迁至敦煌郡西北。张骞第二出使西域、东汉班超等出使西域,都是由此而出入的。从东汉中叶到隋唐时期,玉门关设在汉代关址以东约公里的唐代瓜州晋昌县北,即今天甘肃省酒泉市安西县城东50公里处的疏勒河南岸双塔堡附近,唐代玄奘西行求经时就经过此关。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有一种说法认为,“孤城遥望玉门关”中的孤城指的是玉门关以东、青海湖南部诸多唐代军事堡垒中的某一座。然而,唐代的玉门关距离青海湖有数百公里。诗人从青海湖附近是断然无法“遥望”玉门关的。诗中的首句和次句并不会出现在同一幅画面中,“青海长云暗雪山”是作者西进路上所经所见的实景,“孤城遥望玉门关”则带有作者的臆想成分。

那么孤城和玉门关是不是可以划等号呢?如果语序为:“遥望孤城玉门关”,那么二者所指应该一致。但次句为:“孤城遥望玉门关”,二者就不宜看作一体了。首句的景物描写中以“长云”来渲染压抑的气氛,那么孤城遥望也应该看作是在形容战事的紧张。青海湖在唐代时,本来属于吐谷浑的属地。而贞观十年(公元年),吐谷浑已经被唐军击破,举国投降成为唐的属国。在作者王昌龄从军的开元十二年(公元年)前后,这块吐谷浑的故地并未发生战事,其西北千里之外,又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斗争呢?

开元开元二年至十七年(-)唐与吐蕃第二次战争,唐军胜利,吐蕃臣服于唐。开元二年至十二年(-)唐与大食第一次战争,唐朝胜利,势力在中亚扩大。王昌龄在西北边塞的时间为开元十二年至开元十四年,即公元年至公元年之间,当时的河西节度使兼陇右节度使为王君毚[chán]。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王君毚兼理河西、陇右军事,所以无论是对吐蕃的战争还是对大食的战争,均由其负责。结合史料,在开元十二年至开元十四年,唐与吐蕃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再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判断,作战地点既然在酒泉瓜州玉门关一代,那么直接对手不大可能是西南方的吐蕃。开元十二年(年)大食哈里发希沙木派遣穆斯林·本·赛义德攻东拔汗那,围其都渴塞城(今塔吉克斯坦胡占德市),爆发渴水日之战。唐军与突骑施联军携手将其击破,大食军后卫主将战死,导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诸国复归于唐,这一挫折使阿拉伯人向东的扩张中止了约50年,再不敢东进。此后二十多年,大家相安无事。

那么,王昌龄描述的情景,极有可能与这场战争有关。其诗句中的孤城遥望之“望”,也就有盼望唐与突骑施联军迅速来救之意了。

另《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投笔从戎之后,曾上书朝廷:“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与王昌龄《从军行》的诗境颇有相通之处。这里的“望”,又可以看作是对戍守边塞的将士盼望归家的心理的一种反映了。

本篇文字的内容,谨在提出一种理解诗意的思路。对《从军行》的解读,重点应在其中的家国情怀。如有与教学参考书矛盾之处,希望大家以教学大纲中的解释为准。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