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油田悲情吗?我们想多了吧 袁冰洁 前段时间,一篇讲述玉门油田的文章在中原油田职工中广泛流传。文章的题目为《一座油城的悲情往事:因资源枯竭,城内9万人沦为空城》。文章说,作为全国第一个石油基地,玉门市在鼎盛时期人口曾达到13万人。半个多世纪过去,石油资源枯竭,市政府和油田基地相继搬离,9万居民弃城外迁,城中弃楼遍地,几成空城。文章还将中原油田与玉门油田、濮阳市与玉门市相比较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石油资源枯竭引发9万居民弃城外迁的事实离当下并不遥远,希望在我们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的时代,玉门油田发生的悲情往事不会重演。” 看了这篇文章,许多人都非常痛心。认为玉门是一个衰落的城市。写这篇文章的人和因此而痛心的人,从心底里都是热爱中原油田和濮阳市的。没去玉门油田之前,我也因为玉门市真的衰落了,但8月14日至22日,笔者在玉门油田生产基地老玉门市、玉门油田生活基地酒泉市,以及现在的新玉门市进行采访,发现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遭。所谓的悲情,其实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重生。 8月16日,笔者首先来到甘肃酒泉市,玉门油田的生活基地现在就在这里,不少退休职工、在职职工也都在此生活。数位职工告诉记者,玉门油田当时之所以要将生活基地搬到酒泉,就是想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毕竟,老玉门市的自然条件比酒泉市要差很多。记者走访了数个在酒泉的玉门油田职工生活小区,小区建得都很漂亮,职工们生活也很祥和。目前,玉门油田产油量稳定在每年50万吨左右,玉门油田已提出了打造百年油田的目标。和中原油田相比,玉门油田的油气产量的确不多,但职工也才1万多人。几位在职职工介绍,目前,油田普通工人的工资在每月元左右,和中原油田差别不大。因为人少,玉门油田几乎不外闯市场。更为重要的是,玉门油田已经提出了“双百”油田的宏伟目标,可以说,玉门油田人自身不仅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而且对未来也有一个较为宏观、长远的规划,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悲情。 那么,玉门市因为玉门油田生活基地的搬走就失去活力了吗?8月18日,笔者来到了玉门油田生产基地,也就是老玉门市,的确如上述文章所描绘的那样,早没有了当年的繁华景象。石油工人下班后,街面上的人才渐渐多了起来。职工们介绍,虽然生活基地在酒泉,但因为酒泉离老玉门市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职工们上班时,往往要在生产基地住一个星期左右,然后乘坐专车回生活基地。为了安全,玉门油田并不让职工开私家车随意从生活基地到生产基地。 老玉门市固然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但并非说明玉门市就衰落了。实际上,本世纪初,玉门市为了更好地发展,将市委、市政府搬迁到了玉门镇,也就是现在的新玉门市。8月19日,记者来到了新玉门市,发现新玉门市非常漂亮,用“戈壁明珠”来形容并不为过。从这个意义上说,说玉门市因石油资源衰竭、油田搬迁而日益衰落并不准确。市委市政府搬走、油田油田生活基地搬走,老玉门市现在只是油田的生产基地,人口自然没以前那么多,“空城”可以理解,新玉门市才是衡量玉门是否衰落的标准。 多位玉门人回忆,老玉门市最繁华的时候,人口达到十多万人,光歌厅就有几百家。但是,随着油田进入低产阶段,繁华渐行渐远。尤其是玉门市和油田相继外迁,玉门市属30多家依赖油田生存的企业纷纷破产,近名员工失业,地方工业体系被完全打破,工业经济总量迅速下降。转型艰难超乎预计,政府、企业乃至每位市民都切身感受到了转型的阵痛。如何转型升级,摆在了玉门人的面前。 8月18日,玉门油田在老玉门市举行纪念孙健初先生诞辰周年座谈会,玉门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柴新爱谈起玉门市的发展,难掩自豪之情。事实也的确如此,十多年来,玉门油田的确走出了一条不错的转型升级之路。 8月19日,笔者一行乘车从玉门油田生产基地出发,西出老玉门市,前往70多公里外的新玉门市。一路上看到许多风车在转动,蔚为壮观。原来,这是玉门市的风力发电装置。柴新爱介绍,新能源产业是玉门市的首位产业,全省第一座试验风电场、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都花落玉门。转型中的玉门市立足风电,发展光电、水电和核电,发展通道经济,发展第三产业。20世纪60年代,玉门曾在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名列第53位,是当时甘肃省唯一的百强县市,如今,玉门的最新荣誉是全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第2名。玉门市之所以发展风电产业,是因为他们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人形容玉门市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玉门是有名的“世界风口”,玉门风能资源理论储量在万千瓦以上,具有风力质量好、地形条件优越和易于大规模开发的特点。正因为如此,风力发电成为玉门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产业。 玉门转型成功与否,有一组数据可供参考:玉门市地方生产总值由年的33亿元增至年的亿元,财政收入由1.1亿元增至8亿元,全市工业经济中非油产业的比重达到40%以上。全国强企业,有9家都在玉门市投资,这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的确是相当荣耀的事情。现在,随着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提出,地处地处其中的玉门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不仅如此,玉门市委市政府与油田生活基地相继迁址后,玉门市并没有因此而“疏远油田”,而是更加重视油田。玉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柴新爱介绍,油田仍然是玉门市的主税源,对油田这一板块,玉门市始终满含感情,最大限度强化地企合作,大力支持油田勘探开发,共同争取实施炼化扩容、石油储备等重大项目。同时,玉门市依托老市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大量闲置资产,围绕油田上游搞配套、下游深加工的做法,促进石化产业延长生命周期,加快转型升级。“我们现在虽然空间距离远了,但心理距离更近了。”柴新爱说。 如果将石油城市按类型分,大概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先矿后城式”,即城市完全因为资源开采而出现的,濮阳市和玉门市都属于这种,因油而建,因油而兴;另一种为“先城后矿式”,即在资源开发之前已有城市存在,资源开发加快了城市发展。和后一种相比,前一种因为城市结构单一,转型难度更大。但是,看了玉门油田和新玉门市现在的发展现状,我觉得我们至少在两个方面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第一是不必太过担心中原油田“还能撑多少时间”,产量油最高才多万吨的玉门油田,都能够打造百年油田,中原油田不是“还能撑多少时间”的问题,而是如何效益更好的问题。虽然都是油田,但中原油田不是玉门油田,也不可能成为玉门油田,油田人不用将玉门油田想象的那么悲情,也不必将自己的前途看得那么悲观。第二是不必太过担心“中原油田若搬走濮阳该咋办?”,新玉门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玉门油田生活基地搬走了,但生产基地不可能走,依然与玉门市有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情意。此外,没有玉门油田的生活基地,玉门市依靠转型升级,照样将玉门市打造得有声有色。 所有资源型城市,都会面临有一天资源枯竭的困境,转型升级不可避免。濮阳因油而建,因油而兴,濮阳市和中原油田形同手足,理应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相信在二者的共同努力下,大家都会有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濮阳说,说濮阳。濮阳说致力于打造濮阳最具深度和观点的自媒体,所有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