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从年吐哈石油会战至今已经20多年了。在此期间,无论身在何处,脑海中不时就回想起那个曾经让我们挥洒着青春汗水、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石油会战年代。80年代,开发了50多年的玉门油田产量日益减少,找到新的油田接替区块迫在眉睫。那时候甘肃酒泉东部、玉门油田青草湾西部,包括新疆鄯善都有玉门油田勘探队伍的身影。我当时在玉门油田录井处工作,记得那时没有工作量,每天都是岗位准备,无所事事的日子延续了有一年之久。年,由玉门油田钻井队完成了在新疆鄯善台参一井的钻井任务,并于年1月2日喜获工业油流,被誉为年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枝报春花,吐哈石油会战由此正式拉开了序幕。   我是年9月上的新疆,属于上新疆比较早的一批。那时候上新疆去鄯善参加会战,从玉门火车站坐车至新疆鄯善都要2天1夜,买火车票是让人最发愁的事了,碰上运气不好的时候买不上座票只能在车厢的走廊里站着,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没有卖上座票,上了火车在车厢走廊里一直站到了新疆鄯善火车站。有时候连火车站票都买不上,只好买玉门市公交长途汽车票,那个年代甘肃至新疆的公路路况也不好,汽车进入星星峡以后就没有路了,只好顺着满戈壁滩的车辙走,过去的客车没有暖气,车况也差,四处透风,冬天车里面就像是冰窟一样,好在那时年轻,回头去看,真佩服那时的自己。大规模会战以后,随着会战人员增多,交通问题日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会战指挥部和铁道部门协商加挂专列,条件有所改变,才慢慢解决了这些问题,但人多票少,常常是一票难求,这样的专列持续到了年以后,玉门油田许多单位整体般迁至哈密才慢慢结束。当时的新疆鄯善火车站是一个很小的车站,人烟稀少。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只有孤零零的几栋火车站职工的家属楼,也只有3,4层高,灰蒙蒙的,年代似乎很久了,但已经算是火车站最好的建筑了。其次,火车站周围都是高低大小不一样的土房子,就这些土房子还都不多,一条30多公里坑坑洼洼的路通向我们会战的驻地双水磨空军场站。有一次,去乌鲁木齐出差,等下半夜的火车,没办法只好住在火车站的这些小旅馆,卫生条件之差更是无从谈起,让我记忆犹新。前几天,在鄯善火车站街道散步,看着宽大整洁的马路和高大的火车站,马路上车来车往,路两边百余家商铺热闹非凡,感慨万千,心里似有千言万语,二十多年过去了,经过石油工人的辛勤工作,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非昔比,条件和过去不能同日而语,更加怀念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艰苦岁月。(以下图片为手机拍照,因为天气、环境的影响一点也没有艺术感,但这些残垣断痕其本身就超越了艺术)。最近,有机会和朋友去了一趟我们会战时期的驻地——空军场站(双水磨镇)。在新疆鄯善工作的这些年中,有许多次都想来这里故地重游,但场站门岗总是不让进去,这次我们运气不错,畅通无阻的进入场站,因为场站已经废弃了,荒芜一人。大门两边的牌子告诉了我们最后一个搬走的单位名称。 看着那些年不知道进出过多少回熟悉的大门,当年的许多往事记忆犹新,我相信许多参加过会战的那些同事肯定和我有一样的心情,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熟悉和难以忘怀的场景,是啊,逝去的岁月往往能带给人许多温馨的回忆。   这个大院之所以叫空军场站(简称场站)顾名思义应该是空军的机关驻地,不要小看这个不大的院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该有的都有,比如说小商店,医院,军人家属楼等等。   会战初期,条件艰苦,参加会战的单位除了我们玉门油田还有全国各地的油田,如:长庆油田、中原油田等参战,各单位都是自己克服困难找驻地,一时间,火车站到鄯善县城周围都有会战单位的身影。戈壁滩上井架林立,灯火通明,那轰轰烈烈的石油会战场面深深的印在脑海里。   年9月来新疆时我们单位就驻扎在这个院里,院内还有石油会战指挥部等三、四家单位,包括当时流行的“卡啦OK厅”"舞厅”、应用而生的许多小餐馆等。那时的场站人非常多很热闹,而且所有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很新鲜,会战带来的许多新观念给我们玉门老油田的职工极大的冲击,“两新两高”“甲方已方”等许多新思维新模式,具体到各人首先收入就有大幅度的提高,我在玉门工作一个月多元的工资,在新疆会战多元,还不包括奖金,另外,还有2年一次的疗养费0多元(简称双飞),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样的收入对我们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每次上完井回来,都要去场站后面不远的双水磨镇和同事改善生活,吸的烟都是在玉门舍不得也没有条件买的“大重九”,3元5一包。新疆会战极大的改善了我们玉门老油田许多年一成不变的生活,以至于在玉门遇见朋友第一句话就是“上新疆了没”?能上新疆意味着收入的增多,许多单位的职工工作表现好才有资格去新疆。其次是工作效率的提高。我干的是气测录井工作,在老油田完钻一口井周期很长,可在新疆会战由于许多新工艺的应用,工期大大缩短,一口井二,三个月就能完钻。   场站内虽然已经荒废了,但依然能看到当年石油会战留下的许多痕迹。原来是会战指挥部的机关2层楼的墙壁上依稀能辨认出的标语“勇创市场求发展,团结奋进建伟业”“吐哈指挥部”等字样。多年以后还能看见这样的标语仍然让人热血沸腾。   医院,虽然很小,也没有几个医生,但给会战职工挂个吊瓶,头疼脑热给几片药还是没有问题,在那样艰苦的医院为会战职工提供医辽保障,仍然功不可没。吐哈石油会战中后期,医院紧跟会战步伐,在善鄯火车站指挥部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医辽保障体系。   看到当年的食堂让人颇多感想,会战期间采取的是会餐制,吃饭都是凭餐票,10人凑一桌才开饭,每次开饭都是风卷残云,也就几分钟的事,吃饭慢的只好吃点残羹剩饭,但大家乐在其中,很怀念那时的欢乐气氛。刚去新疆时还吃不惯当地的羊肉以及馕饼,时间能改变一切,如今新疆拌面和烤肉已经是我们餐桌上的家常便饭。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战条件慢慢的有所改善,单位增加了一间调剂餐厅,里面有各式小炒,可以点自己喜欢的菜,极大的改善了职工的生活条件。时间长了,都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无论谁回家轮休,都要把平时没有用掉的餐票请要好的同事门在调剂餐厅聚餐,高高兴兴的回家休息。真怀念那个年代同事们之间淳朴的友谊。(当年车队的师傅们,前面坐的四位师傅都已退休。)   会战中后期,我又调入车队工作,自然就对车队多了一些感情,找到了车队当年的修理厂房。我们刚上新疆时的测井车辆都是老解放、东风车等,测井设备都是老旧的JD、、83、最好的只有一台。新疆探区都很远,吐鲁番、鲁克沁等动辄百十公里,这些老旧设备毛病很多,不时就耽误测井生产作业任务。机修班的师傅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克服困难辛勤工作,修车场地四处透风,夏天热的要死,冬天冷的要命。会战后期车队新进了8辆五十铃客货车,情况才有所好转。   现如今,公司的测井技术、测井工艺以及测井设备早已日新月异,走在了世界前列。   夏天是新疆天气最热的时候,我们住在场站的土房子里,一户2间房,住4人到5人,这种土房子是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冬暖夏凉而建造的,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房子墙体特别厚,一排房子的顶棚都是通的,当地人用锡纸条封顶棚,不隔音。院子里的老鼠不仅多,而且还特别大,半尺长,晚上睡觉老鼠就在顶棚上乱窜,有时候不小心就掉在人的身上。我们刚去时还不适应新疆炎热的天气,热的成晚上睡不着觉,那时条件差,一间房只配一台电风扇,整天摇着头吹一点都不管用。会战后期,才给每户房间装了一台窗式空调。我专门找到了我原来住过的房间进去拍照留念,许多平房已经破烂不堪成为残垣断壁。夏天的夜晚是最热闹的,院子里到处灯火通明,不大的操场上经常举办交谊舞会,大院里不定时的还要放映一场露天电影,周围的小餐馆都是人满为患。参加会战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精力旺盛,工作之余喝酒打架的事也经常发生。院子里到处都是买葡萄的维族小朋友,五角钱能买上一小筐。每次轮休都要给家人买上一大包葡萄干。   忘不掉的还有院内这个水塔。每次轮休回新疆来上班很远就能看见这个水塔。水塔上架着高音喇叭,每当清晨,准时播放音乐,《恋曲》、《再回首》、《天天想你》,耳轮中就是听着这些熟悉的歌曲起床上班,又开始了新的一天。至今,听到这几首熟悉的歌曲都兴奋不已。场站离鄯善县城7公里。我们有时调休时就去县城闲逛,县城不大,除了几个商店,大部分是土房子,很落后,马路上也没有几辆出租车,当地的交通工具大部分是驴拉的平板车,就像现在某些旅游景点的观光车一样,我们亲切的称之为“驴的”,5毛钱或是1块钱,很便宜。如今的鄯善县城已经建成了现代化,高楼林立,成为全国百强县之一。年,我因为工作关系暂时告别了新疆回到玉门油田工作,期间玉门油田变化很大,大部分单位都参加新疆会战,人口骤减,许多单位都空无一人,大街上已经人烟稀少了。再次上新疆已经是年了,新疆会战已近尾声格局已定,玉门油田钻井处、油建公司、录测井公司、运输处、井下处等参战单位整体搬迁至哈密,玉门老油田剩下的单位年以后搬迁至酒泉。年,我们(录测井公司)单位搬迁新址火车站镇,结束了我们工作8年的场站生活。也许,空军场站在不久的将来即将消失,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回忆。能故地重游挥洒了汗水奉献过青春的地方我感到很欣慰,因为,这里是我放飞梦想的地方。每当回想起那段心潮澎湃的荣光岁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人生一世,能参加大型的石油会战真的是一件幸事,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都能坦然的面对,快乐的工作,这些经历对每一个参加会战的人来说都很重要,不仅增长了阅历,而且培养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对以后的工作学习都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哈密石油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漂亮美丽的家园。挥不去的是记忆,留不住的是年华。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回想起那艰苦奋斗的创业经历让人唏嘘不已,我做为石油工人的一员为此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我参加了可以载入中国石油史册的吐哈石油会战。(在此感谢网友:張建华、华林、心镜自然、华、白杨、婷婷2、武东生、观者、七铃、飞梦、阿仔等朋友的留言帮助与指正,谨此向吐哈石油会战钻探第一口台参一井的钻井队留言的员工表示敬意!)

“玉门油田第一中学”原“玉门石油管理局子弟学校”

关于征集校史资料的启示

年“玉门油田第一中学”(原“玉门石油管理局子弟学校”)将迎来60周年华诞。为全面深入系统地回顾留存和再现玉门油田第一中学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深厚办学历史,总结玉门油田第一中学丰厚的办学经验,展示辉煌的办学成就,进一步推进学校校史研究工作的开展,使广大师生和校友、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玉门油田第一中学的历史和文化,不断扩大学校办学的知名度,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玉门油田教育和玉门油田第一中学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凝聚力,现特面向社会各界,面向各个时期参与和经历玉门油田建设发展的老领导、老石油、老玉门,面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玉门油田一中教育事业的老教师、历届老校友及社会人士广泛征集“玉门油田第一中学”(原“玉门石油管理局子弟学校”)相关校史资料,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集范围

1.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现在酒泉石油基地生活、曾经于—期间不同阶段在“玉门石油管理局子弟学校”工作或学习过的历届师生员工的联系方式,便于学校校史编纂人员采访、征集史料。

2.竭诚欢迎在玉门油田第一中学工作或学习过的老领导、老教师、老员工、历届校友、家长撰写自己或他人在校期间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回忆文章。校史馆将结集保存,优秀文章将收录《玉门油田第一中学校史》。

3.提供有纪念意义的文本资料以及毕业证、学生证、入学通知、借书证、校徽、奖状等实物资料或照片,各个阶段的校园风光、校园建筑等照片等。

4.其它相关的有纪念意义的文本资料或照片。

二、征集方式

1.捐赠。学校档案馆负责捐赠资料及实物档案的交接登记、妥善保管、择时陈列。学校对捐赠者颁发捐赠荣誉证书,以致谢忱。

2.复制。对特别珍贵的资料和实物档案,提供学校复制后,原件归还本人(或亲属)。

3.回忆文章以电子邮件或其它方式寄送学校。

三、征集时间

从现在开始截止年4月底。

联系

电子邮箱:

qq.







































白癜风有什么中药制剂
全身白癜风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