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0 日 周 一 1分钟了解玉门大事11月0日玉门信息纵览 ●玉门市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玉门市稳步推进档案馆项目建设 ●玉门市四项举措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玉门市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玉门市“三抓三到位”为脱贫攻坚工作保驾护航 玉门市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玉门市紧紧围绕资源优势,成立了石油化工及煤化工、经济开发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融资和综合工作团队等七个招商引资核心团队,全面开展项目谋划、效率提升、方式创新、环境优化、政策激励等5大行动,紧盯三个“强”企业精准招商、紧盯新型平台定向招商、紧盯节会主题推介招商、紧盯五大产业招商、开展标准化厂房孵化招商、推进以企引企拓展招商、建立招商网站宣传招商、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创新招商等招商方式,主动出击、加强衔接,至9月底,全市共开展各类赴外招商活动67次,接待来访客商60批人次,成功签约了投资17.9亿元的鑫能塔式熔盐光热发电、投资15亿元的中海阳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等新签约项目开工个,签约投资总额74.86亿元,落实到位资金.35亿元,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发挥了支撑作用。 玉门市稳步推进档案馆项目建设 近年来,玉门市积极向上争取档案项目。玉门市档案新馆建设项目列入年国家建设计划,项目占地面积9.88㎡,总建筑面积.59㎡,项目批复建设投资金额.93万元,现已申请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万元,省预算内基建资金万元。该项目于9月份开工,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的70%工程,预计年底完成三层主体建设,年9月搬馆。新馆建成为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玉门市四项举措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一是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田种植。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高效田建设面积53.8万亩,其中万元田14.49万亩,五千元高效田18.96万亩,三千元以上高效田19.83万亩,为促进农民增收奠定基础。二是积极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已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站和县级追溯管理平台,建成乡镇追溯试点平台8个,建成生产经营主体追溯点8个。三是加强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提升品牌产品规模和档次。全市已累计完成“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1个,认证的农产品生产面积达8.1万亩。四是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好10大农业示范区建设。今年,恒润农业、甘肃孜然、中意面业3家企业被认定为第八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甘肃普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第九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合作社46个,累计达到个。新增家庭农场8个,累计达到74个,农业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 玉门市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以来,玉门市不断加大民生资金投入力度,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集中、分散供养全面提标,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限制,健全完善了主动发现救助机制,至10月底,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万元,有效保障了各类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新建玉门市老年公寓,累计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6所,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3所,覆盖了85%的城市社区和54%的行政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累计服务老人人次,支付居家养老服务费用5.6万元。对残疾人和生活困难儿童进行补贴,累计补贴5.13万元,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玉门市“三抓三到位”为脱贫攻坚工作保驾护航 一是抓警示,确保认识到位。针对近年来发生在农村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和其他一些典型违法违纪案件进行深刻剖析,形成两期《典型违纪案例及制度修订汇编》并印发全市,达到“查处一起案件,完善一项制度,解决一类问题”和警示一批党员干部的效果。二是抓督查,确保整改到位。紧盯民生资金、社会保障、扶贫攻坚等重点领域,会同审计、督查等相关单位采取“交叉检查,全部覆盖”的督查模式,不断强化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管理使用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农村社会救助资金专项检查,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问题整改落实。三是抓纪律,确保问责到位。加大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办项目建设、农村“三资”管理、惠民惠农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吃拿卡要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今年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6件,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玉门市强化技能培训促就业助力劳务输转 近年来,玉门市始终把强化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创业、保就业、提高劳务输转、促进增收的重要举措,依托阳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石油中专、志远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金泰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4家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水平。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充分激发就业创业潜能,拓宽就业渠道,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发展。至目前,全市城乡技能培训机构培训人,创业培训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失业率控制在1.19%,输转劳务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3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玉门市推行“”工作法提升社区党建精细化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玉门市按照“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要求,学习借鉴外地城市大党建工作经验,全面推行社区“”精细化服务工作法,大力培育社区“服务玉门”党建品牌,实现了群众的大事小情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一是建好“三支队伍”。整合城市“大党建”人力资源,以社区干部为主体,组建95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做好日常服务工作;以在职党员为主体,组建48人的社区党员先锋队,深入开展“亮身份、认岗位、作表率”活动;以社区爱心人士为主体,组建人的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爱心传城”活动,切实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二是开展“六类服务”。主动回应居民群众需求,深入开展以“构建区域党建服务体系、实现高效便民服务、智慧信息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特色精细服务、共享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六类服务活动,为居民群众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和个性服务。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标志,组建人的“七彩阳光”服务队,深入开展“先锋10号”、“五点半学校”、“爱心黄丝带”、“一缕阳光”等特色服务活动,为居民群众提供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服务,形成了红色帮扶济因、橙色青春助跑、黄色群防群治、青色法律维权、绿色生态环保、蓝色家电维修、紫色卫生保健的“大服务”生动实践。三是优化“五项机制”。将民情民意收集处理作为城市“大党建”促进社区社会管理的基础工程来抓,创新建立民情收集、问题分析、分类处置、结果反馈、民主评议“五项”机制,建立“民情日记”、设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健全民情恳谈会,采取“日汇总、周分析、月研究、季会商、年通报”办法,广泛收集社区民意。实行“一事一记一分析一办理一反馈”制度,集中解决各类问题10多件,挂起了社情民意“晴雨表”,撑起了社区民生“保护伞”。 签审:韩朝晖监制:马晓光编发:韩璇 推荐阅读你好!我叫玉门,这是我的名片秋日的玉门乡村,美美哒~~大片来袭,——“看见玉门”摄影采风作品展(一)独山子乡枸杞花海辣椒赤金韭菜在玉门,这些根治白癜风的方法中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