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7-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在明长城的西端尽头嘉峪关住宿一夜后,年长科考队员来不及参观长城的雄伟,年青科考队员也不能体验方特的惊险,便沿国道向玉门的环保企业驶去。之所以选择国道前行,目的是为了让队员们能够方便地停车查看戈壁上的植被和地形地貌,但让队员们始料不及的是,前行的路上突发大巴着火事件,浓烈的胶皮味飘散在附近的天空中。中央电视台和甘肃广电总台的记者们迅速赶到火场报道,用他们的话讲:“新闻追着我们跑。”并嘱咐我们另择道路前行,他们拍摄并采访后追赶我们。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感受到新闻人的敏锐与果敢。

图1:嘉峪关西的大巴着火现场

于是车队在绕行另一条道路仍不通的情况下上了高速。虽然不能随时停车观测植被和地形,但一路上的戈壁灌木和戈壁滩上的城镇却也能尽收眼底。

图2:戈壁滩上的城镇与灌木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就来到了玉门老城老君庙。这里曾经是共和国石油英雄铁人王进喜的家乡,也是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企业——玉门油田管理处所在。由于科考队中的管理学院副院长吴建祖教授将在未来对祁连山区的企业进行长期研究,因而当日科考的第一站不是玉门石油企业,而是一家正在建设的环保企业——雅居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图3: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吴建祖教授

当我们走进玉门老城后,公司负责人庄雪龙和他的团队就将我们接到公司的施工现场进行参观。

图4:队员们考察集团建设情况

根据庄总介绍,他们已经建成可以填埋10年之久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及循环使用的填埋场。当废弃物填埋后,上方覆盖塑料并压两米厚土,再填一米黄土,地表还可以种植农作物。如下图所示:

图5:环保企业的固体废弃物填埋场设计图

听完庄总的介绍,我们进入正在施工的厂区参观。深坑中的特殊地基及地面上的操作厂房正在建设之中,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使用。

图6:如火如荼的环保企业厂房建设现场

参观完企业后,庄总则驱车带领我们一行进入玉门老城参观未来的兰大资源环境学院的科研和教学实习大楼。经过市中心十字路口时,铁人王进喜的雕塑映入眼帘。

图7:铁人王进喜雕塑

道路两旁的白杨树上挂满了红色的灯笼,与绿色的绿叶互相衬托,构成了玉门老城的一道风景线。玉门老城所在地――老君庙虽然在玉门石油产量锐减和玉门市政府搬至玉门新城后一度破败,但随着废弃石油故城的旅游业兴起及如雅居乐这样的新兴企业落户玉门老城,这个曾经让许多下岗石油职工落泪的小城又重新焕发了生机。行驶在这座对新中国石油事业贡献巨大的小城中,感受兴盛与衰败的历史,心中由衷升起对中国石油人的崇敬。

图8:老君庙街景――红色灯笼挂在绿色杨树上

车队拐进一条有红砖墙的院子里,队员们便下车随庄总来到一处院落前。经介绍,我们才知道,这是以前玉门市国资委和环保局的办公地点,如今已因迁往新城而空置。这里空闲的房屋很多,于是在玉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后,这里便成为雅居乐集团与兰大资源环境学院科研与企业合作的基地。

图9:红墙院落内的实习基地大楼

走进楼门,两行红色标语映入眼帘:发扬铁人精神,争创先进企业。一种向上的力量油然而生。

图10:励志标语

上楼参观后,才得知企业已为日后兰大教学实习及科研学子准备好了宿舍。墙白地净,供暖设备恢复,还有宽敞明亮的学术讨论室兼会议室。走廊笔直,卫生间干净整洁。

图11:科研教学基地一角

庄总还介绍,他们打算以上世纪50-70年代的风格简单装修这两栋楼房,目的是为了让兰大的科研和教学师生们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永攀科技高峰,并将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走出雅居乐为兰大学者学子提供的实习科研基地后,我们一行则沿着玉门老城的大街走向中国第一口油井所在地。沿途虽然仍有空巢的房屋,但生机已经重现。如玉门油田为了保障开采年,虽然开采规模下降,但仍有两三千人活跃在石油战线。

图12:重见生机的老城街区

一些空置的楼房,又被修缮一新;街道破损部分,也正在修补。

图13:老城内的基础建设正在恢复

我们又来到中国第一号油井所在地的老君庙。玉门老城之所以称为老君庙,就是因为出油的这道沟中有一个太上老君庙。如今这个庙掩映在沟中的白杨林中。

图14:中国第一口油井及玉门石油指挥所旧址

中国第一口油井则分布在河道对面的山上,油田指挥部则坐落在第一口油井下方的崖面的三孔窑洞中,工人们的宿舍就是那些分布在崖面上的窑洞。看到如此情景,想起小学中学课本中的王进喜先进事迹,想不到铁人及其他中国老一辈石油人竟然生活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但他们却彻底改变了中国贫油的国际形象。

图15:山脚下黑色的洞孔就是石油工人曾经住过的窑洞

参观完第一口油井后,我们一行返回玉门老城。新建的厂房、街道比比皆是。

图16:新兴产业正在兴起

然后车队向玉门新城出发,汉白玉雕刻的玉门新城地标,在蓝天的衬托下格外醒目。一市两城、旧城复苏、新城新貌正是现代玉门的独有特点。

图17:玉门之门

玉门市有关领导与兰大祁连山科考队共进午餐,并为我们描述了玉门的所有产业和今后发展的方向。我们也向他们了解了玉门少数民族、宗教事务方面的情况。临别之际,祝玉门如玉是我们对玉门新旧城市的最好祝福。

辞别玉门后,科考队一行沿高速公路继续向敦煌行进。当宏伟的敦煌数字展示馆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惊叹地发现几年前还是设计图纸的数字馆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数字敦煌是对敦煌莫高窟最好的保护。

图18:数字敦煌展示馆

走在敦煌的大街上,总有时光倒流的感觉。那一砖一瓦,就像在地下沉寂了千年一样;那泥塑一样的高墙,仿佛隔世般遥远。

图19:厚重的墙头

下榻的酒店、街道上的文化砖,无一不包含着敦煌的元素。

图20:随处可见的敦煌元素

吃的食物,虽然特色鲜明,如驴肉、杏皮水、黄面、萝卜条,颜色如出一辙——泥土的颜色,但吃到嘴里,却是那样的浓郁和香甜。

图21:敦煌美食

吃饱喝足后,我们来到了党河边,清澈的河水因为人工的维护修缮形成了浅而宽的河面,缓缓地向下游流去。

图22:流过敦煌的党河

我们坐在河心岛上的长凳上,听理科的教授分享以前的野外考察故事,直到天色已黑,方才归去。

今天的科考,人文成份较多,涉及企业与科研合作、历史与遗产、民族与文化等多项。尽管生活在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上的人口比汉代时期多了倍(东汉时期河西郡的人口只有4-5万人左右,现在则是万人),但这些人中不仅有农人与牧人,也有东来西归的多人种多民族的商人、旅行者、外交家、工人等,他们生活在祁连山下,靠流出祁连山的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等三条河流在日益干旱的走廊生产生活的同时,架起了中西方互通有无的的桥梁。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祁连山生态重建,祁连山下的多民族、多职业、多界别民众将在“精品丝路”、“祁连精神”的激励下,再创昔日辉煌。

边疆研究

聚焦边疆发展研究与学术交流

在这个小小的公众平台

我们将不定期分享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会发布相关的学术动态

荐稿邮箱:bianjiangyanjiu

.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在线咨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