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娜 家自甘肃玉门 性格多面如我 安静与疯癫 自年毕业于易斯顿雕塑专业已两年有余 我喜欢与泥巴为伍 在校期间刻苦认真研习雕塑艺术 不负四年的耕耘 毕业创作《图腾》 毕业论文《插画与雕塑创作设计方案的融合及发展》 获得了评委导师的一致肯定 荣获校级优秀毕业创作 大四实习期间我得知家乡大力发展仿古彩陶事业,偏远的西北小城能有这样的文化产业着实令我惊喜,毕业后毅然决然的返回家乡,力图为本土文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两年间我着力学习彩陶技艺,师从马家窑彩陶第三代传承人康存良教授。现任职于玉门市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美术馆,以学习制作彩陶为主,工作之余在出租屋里翻阅研究各种资料,深入了解火烧沟文化。 说到彩陶,起初我的理解是粗浅的,甚至认为它不如精美的瓷器美观受用。在反复枯燥的临摹火烧沟彩陶器型后有懈怠情绪,开始尝试做一些现代造型的器物。 老师严肃的和我讨论了这个问题,指出我所致力的方向并无意义。经过长时间的反思我终于理解,庸俗重复的现代造型器物在市场上物美价廉的比比皆是,而火烧沟彩陶是中华文化的宝贵标本,是独一无二史前文明体现,其纹饰是原始文字雏形,研读陶器纹饰、器型就是研究远古人类的生活。研读透彩陶文化之目的,是要传承其特色精华创造出与之相关的文创产品,并非随处可见的廉价商品。 在研究过程中对彩陶我也产生了诸多疑问,比如通过对出土陶器上的纹饰细致观察,可见其上一道一道的细纹,很多人在猜想,远古的匠人是用什么材料和工具作画的呢?难道当时已经有毛笔了吗?我跟老一辈的学者也探讨过,猜想先民可能是用木棍蘸颜料作画的,先画出纹饰的轮廓线,再向内填充颜色;也可能是木棍上裹上兽毛作画,所以产生了遍布的细纹。当然,这都停留在猜想,缺乏实际的佐证。 诚然,陶器是人类迈向文明门槛的见证,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是远古先民的重大发明,是继石器出现后最重要和最丰富的文化遗存,它包含着更为复杂的人性内容和历史意义。彩陶是史前艺术的主要构成部分,又是艺术的重要源头,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前最重要的造型艺术创造,它集中地、自然地、真实地凝结着原始先民天真未凿的自然天性、本能冲动和人类的某些本性,包括艺术创造的天性。我们现代人对于彩陶艺术神韵的感受、欣赏和领悟,是对于原始先民精神的一种发现和沟通。世界的彩陶在中国,中国的彩陶在甘肃,在这片贫瘠的土壤里流动着人类八千至三千年前的文化,是多么的令人振奋!家乡的彩陶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技艺还不够纯熟、条件还比较艰苦,没关系,有梦想就不怕吃苦,我在解开千古之谜的道路上不停前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龟形壶(制作中) 两年间,我们参加了敦煌文博会、深圳文博会、地区非遗展演等各项文化盛会,火烧沟鱼形陶勋制作技艺也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接受了玉门市电视台、酒泉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看着欣欣向荣的火烧沟仿古彩陶,我也动力满满。 也许你会认为我与雕塑渐行渐远,并非如此,陶雕不分家,其核心都是对造型和美的追求与向往,正是这种对泥巴的崇尚与热爱,才有了对远古文明、远古艺术的不断探索! 我的作品 ▲鱼形陶埙 ▲四耳彩陶罐 ▲双鋬彩陶罐 ▲双耳双鋬彩陶罐 ▲双耳彩陶罐 ▲双耳彩陶罐 ▲双鋬彩陶罐 ▲双耳双鋬彩陶罐 ▲双大耳彩陶罐 ▲马家窑彩陶王 ▲现代盘 ▲现代器形 ▲现代器形 ▲现代器形 ▲现代器形 ▲现代器形 ▲现代器形 ▲现代器形 ▲现代器形 ▲现代器形 ▲现代器形 ▲陶鹰▲陶马▲小鸡一家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