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小布说:6月27日《紫荆陕西专刊》对耀州传承传统文化、建设新农村,打造美丽家园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进行了特别报道。   《紫荆》杂志创刊于年,是香港出版的一本以政治、经济评论为主的综合性时政月刊。《紫荆陕西专刊》作为香港《紫荆》杂志的子刊物,以陕西时政要闻、社会话题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类月刊。是向香港和海外推介陕西、宣传陕西,促进陕港交流合作的重要媒介。   这里一直名流辈出,除了医药学家孙思邈、书法家柳公权、山水画大师范宽外,还有载于二十四史及省、县方志的余名人在此留下印记;这里是红色革命摇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名城重镇,自古号称:“北山锁钥”,“关辅之襟喉,延庆之腰膂”,这就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耀州。文旅联姻传承传统文化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历史人文保护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耀州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城市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在保护原有古民居风貌的基础上,修复了一批古民居、古街道和古牌楼,通过错位发展、文旅联姻,传承传统文化。   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槐新巷4号的于右任纪念馆,是铜川唯一一座以纪念于右任先生耀州之行、展出大师生平巨作、传播耀州奇石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古宅。馆内有“于右任两行耀州及所作有关诗文展”、“于右任生平事迹展”、“于右任与耀州金石奇缘展”和“于右任书法诗词影像陈展”四个陈列室和碑廊、供各界纪念瞻仰的于右任全身塑像。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学习书法、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的最佳场所。   中国著名书法家锺明善先生在参观于右任纪念馆时表示,到名人故居参观学习,主要就是学习前辈的人文精神。参观于右任纪念馆不仅要学习书法,更要学习先人的美德,于右任一生爱祖国、爱人民、爱故乡、兴水利、建农场、办学校,护持民族文化遗产,这种精神应作为中华民族的无价瑰宝传承下去。   位于耀州区城隍庙巷36号的老舍纪念馆以老舍先生两次来耀为引线,融入耀州美食、非遗面塑等特色历史文化,通过耀州陈迹、民艺臻形、两顾耀州、人民艺术家老舍生平纪事、舌尖上的耀州、浮生广记、茶思成锦7个展厅,再现了当年老舍先生来耀时的风格,使人们更深入的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生平,也更直观的感受耀州古宅的民俗风情。西仓巷11号(林徽因故居)位于耀州区政府以西米处,同时又被称为耀州故事民居,故事的主角是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年和年他们夫妇二人曾前后两次来耀县考察药王山磨牙造像,居住在西仓巷十一号,林徽因故居见证了耀州古城78年的变迁。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耀州城中至今仍保留有段家、胡家、雷家等十余处古宅。“文旅结合”的模式,遵循的是“古城新城并进,区市错位发展,地域优势互补,传承传统文化,再现市井生活”的城市发展思路,使得耀州名人和来耀州的名人都有一个“家”,让古城有载体、有故事、有韵味,也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新耀州。   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名誉会长、陕西省委原秘书长王改民先生表示,参观名人故居,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教育之行。耀州有许多历史名人,如孙思邈,医圣,书法家柳公权、宋代画家范宽,他们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他们都是传统文化的创造者、继承者、发展者。林徽因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古建筑,于右任先生研究传统文化——书法,老舍先生是作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发扬做出了很多贡献。他们都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他说,于右任书法学会到明年就有三十年的历史了,我们以继承、发扬、研究于右任的书法艺术、文化思想为主旨。这些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实际做的就是传承传统文化。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北54公里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李妙斋、王泰吉、高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目前,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   说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王改民先生说,这里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当年战斗的地方,就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有了照金根据地,才有了西北根据地。在那个年代,共产党的领导人和人民在一起,时刻想念着人民,想老百姓所想,所以受到百姓的拥护。我党应该继承这个传统。现在发生的腐败问题,就是背离了共产党当年在这个地方直到延安后形成的党的宗旨路线方针政策,背离了传统。而今,习总书记讲的发扬光荣传统,就是要我们学习这种传统文化,把这样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团结奋进促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力的执政骨干队伍”。习近平总书记用20字赋予了“好干部”新的时代内涵,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通过耀州庙湾镇玉门村的发展路和石柱镇马咀村的致富路,展现出中国的农村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信念坚定、敢于吃苦、勇于探索,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奔向致富路,最终也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尊敬。

“中国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靠农村问题,农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因为曾任职农业处处长,在陕西省委研究室长期从事农村问题研究,王改民先生对农村工作的困难和复杂深有体会。然而,参观过玉门村和马咀村之后,面对当地基层领导班子的探索和创新精神,面对耳目一新的村容村貌和腰包渐鼓的当地农民,他由衷的感叹,终于看到农村的希望,看到中国农村发展的广阔未来。

  位于石柱镇的马咀村原本只是个只有93户人家的小村落,全村人住在土窑洞里,受地形影响,村民们大多种的是坡地,即使风调雨顺,粮食也仅够温饱。“十里八村的人都笑话马咀村是个‘烂杆村’。

  如今的马咀村,不仅有欧式、哥特式、巴洛克式建筑,还举办过国际涂鸦大赛,是远近闻名的涂鸦村,站在村道的猫女、钢铁侠,正飞檐走壁的蝙蝠侠,这些新潮的元素让人眼前一亮,而且还在不久前的端午小长假接待了8万游客。这一切都是在村支部书记李云南的带领下,抓住机遇,利用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先是移民搬迁,然后发展设施农业,千方百计寻找致富路。   现在,村民以小麦、苹果、大棚樱桃、大棚蔬菜为主要经济作物,全村93户人,耕地面积亩,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马咀村已经完成从“烂杆村”到“水泥村”再到“生态村”三级转变,不久将会变成旅游度假村(慢生活体验村),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生态示范村、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而作为带领马咀村致富的村支书李云南,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致富模范人物、陕西省人大代表,省级优秀共产党员。

  “领导班子活跃的思想,超前的思维,让这里的发展令人耳目一行。”这是王改民先生看到马咀村是发出的感叹。

  位于庙湾镇的玉门村地处耀州区北部山区,距耀州城区60公里,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5%,共有6个村民小组,户人,耕地亩,干杂果经济林亩,鱼塘亩。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元。   谈到这里,当地镇党委书记左晓兵用了“穷乡僻壤”四个字形容曾经的玉门村。“玉门村以前非常贫困,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村民出行走的都是河道。主要以种植干杂果、玉米为主,仅能养家糊口,基本没有什么利润可言。”   如今,村民出村就可以坐上旅游专线,交通非常便利,其次,村民通过渔业养殖、交通运输、乡村旅游等各种方式发家致富。   近年来,玉门村党支部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结合本村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基、养殖富民、旅游兴村、文化育人”发展战略,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规划和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效益农业,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年,玉门村累计接待游客2.7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50余万元,安置群众就业30余人,带动周边20余户群众发展渔家乐旅游,人均增收-1元。年玉门村获市级文明村、平安村称号;年被评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年被评为市级农民增收先进典型村,年被耀州区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示范村,同时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   “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最主要的还是人的主观观能动性,有好的基层领导班子,真心为群众办事,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左晓兵表示,这也是玉门村能发展到如今这样的深层原因。   “班子团结,干部心齐,要为群众付出,只要任劳任怨,真心为百姓服务,肯定能发展好。”谈到玉门村的发展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张宪来由衷感叹,并说起来自己的经历,多年前曾因车祸住院,之后村里98%的人都前去探望,其中有个五保户尽管患有眼疾,还带了了6个鸡蛋前去,非常令人感动,同时也感受到,真正为村民办事,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敬。也更坚定了张宪来为基层服务,带领玉门致富的信心。   中国的农村问题都是靠大家摸索前进,每个地方情况不同。但这一切的决定因素,就是选对发展方向。一个地方选对方向,才有可能翻身,比如玉门村的千亩鱼塘、煤矿、林区。产品选对了路,发挥自己优势,开展多种经营。最重要的是,这里的领导班子,有好的思路,能带领群众致富,说到底,还是人的作用。基层干部在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团结群众发家致富,应该将这些发扬光大。王改民先生感叹:“从这里,从玉门和马咀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农村的希望。总的来说,农村要致富,要有好班子,要有能人,要独立思考,要能抓住机遇,这两点在玉门村和马咀村都体现出来。”   对于新农村的未来建设,王改民通过自己调研的经历提出,对于现在的马咀村,重点就是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了解这里,然后走进这里观光旅游,带动马咀村的消费。同时还要做好村里的管理,不能游客多了,管理变差,导致出现脏乱差的问题。做好管理,才能保证长远的发展。   对于村里未来的发展,玉门村有了自己的蓝图。玉门村将用3-5年或者更长时间,预计投入资金8-10亿元实施玉门湿地公园项目,将开发本地自然景观,如多玉洞、小香山、龙泉瀑布等,让游客充分亲近自然、享受自然风光。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可达20万余人次,预计实现经济收益余万元,可安置村民余人就业,促进全村人均增收——0元。

来源:紫荆陕西专刊

你会喜欢

红星闪闪,温情弥漫小村庄丨党旗领航奔小康

一堂生动的党课,夜话发展的深情丨党旗领航奔小康

我们的城丨耀州古城古韵现!

赞赏

长按







































偏方治白癜风
治白癜风的方法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