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皮肤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功绩,由于缺乏宣传而被淹没,耿恭在疏勒城带着几十个人防守匈奴二万骑兵近一年这件事,就是其中之一。 耿恭出身在一个武将世家,祖父耿况曾是更始帝刘玄时期的上谷太守,后来投奔光武帝刘秀,封为喻糜侯;伯父耿弇是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四,官至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 除此之外,耿恭的另外两个伯父耿舒、耿国也都是当世名将,只有他的父亲耿广名气小一点,而且耿广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耿恭毫不例外地受到了耳濡目染,他年轻时为人慷慨,有谋略,被人认为有当将帅的潜质。 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 74年,耿恭开始在军中效力,他被朝廷任命为司马,与堂弟驸马都尉耿秉、奉车都尉窦固一起,跟随骑都尉刘张出兵攻打车师。 车师是一个西域国家,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一带,与匈奴、楼兰、鄯善、焉耆和汉朝的敦煌接壤,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之地,也是匈奴与汉朝争夺的主要国家之一。 历史上车师长期充当匈奴人的耳目,不但帮助匈奴刺探汉朝的情报,还时常拦截汉朝通往西域的使者,直到汉武帝继位后将其降服,车师这才变老实。 王莽篡汉之后,对西域诸国十分凶残,车师前、后部王惨遭杀害,致使车师投降匈奴。 光武帝刘秀建立汉朝之后,车师等西域十八国曾遣子入侍,请复置都护,但刘秀采取了柔道之国策,所以没有答应。 大约就是在刘秀在位期间,车师开始逐渐强盛,先后吞并了周边几个小国,但总人口也只不过三四万人而已,兵力更是只有数千。 到了汉明帝时期,由于北匈奴又开始觊觎车师,出于战略上的考量,汉明帝决定派遣骑都尉刘张领兵攻打车师。 历史上没有记载刘张当时一共带了多少兵力,只知道他很快就攻下了车师,整个战役中耿恭和班固功劳最大。 车师被占领之后,汉朝在当地设置西域都护,任命耿恭为戊己校尉,屯兵在后王部王城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谒者关宠也被任命为戊己校尉,屯守前部王城柳中城(今新疆艾丁湖东北),每个驻屯地各设几百人。 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谒者关宠为戊己校尉,屯前王柳中城,屯各置数百人。 也就是说,汉朝攻下车师之后,留下来镇守的兵力分为两部分,即金蒲城和柳中城,每个王城驻扎的兵力只有几百人,其实兵力并不是很多。 转眼到第二年三月,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领两万骑兵攻打车师,意欲占领车师。 这里说的北匈奴,是匈奴在第一次分裂之后南投汉朝的南匈奴在经历再次分裂之后,远赴漠北居住的那一部分匈奴人,与居住在漠南、依附于汉朝的南匈奴相对应。 北匈奴分裂出去之后,由于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难,导致生活物资奇缺,所以一度向汉朝表达善意,汉朝因此在边境开通了互市,以此来缓解匈奴人的生存危机。 但是,北匈奴对此并不满足,等自然灾害过去之后,便开始抢掠汉朝边界,并开始将触手伸向西域,意欲再次与汉朝争雄。 但是,由于汉朝的高瞻远瞩,先后占领了车师和鄯善等国,匈奴人因此大怒,便发兵两万攻打车师。 这是东汉与北匈奴在西域的第一战,耿恭当然知道其重要性,虽然他手中兵力少,但他毫不退缩,依然派出了一支由三百人组成的军队去救援车师国都交河城(遗址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 这当然是以卵击石了,但勇气还是可嘉的,不过比较悲催的是,还没等这支援军抵达交河城,就在途中遭遇了北匈奴大军,结果全军覆没。 没过多久,北匈奴就攻克了交河城,还杀死了车师车师后王安得,然后马不停蹄地去攻打耿恭镇守的金蒲城。 前面我说过,耿秉部下只有几百士兵,并且已经有三百人被杀掉了,所以那时候城中的汉军人数非常少,最多也就一两百人。 由于兵力太少,所以耿恭亲自登上城楼与北匈奴交战,但这也不是办法,所以他开始思考退敌之策。 很快,耿恭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将毒药涂在箭上,然后一边向匈奴人射箭,一边对他们大喊,我有汉家神箭,被射中者必有异事发生! 很快就有匈奴士兵中箭了,只见伤者伤口处血水沸涌,无法止住。 不久后,暴风雨突然来临,耿恭借机加大进攻力度,更多匈奴人被箭射中后死去。 北匈奴左鹿蠡王被汉军的箭给震惊了,对手下说,汉军犹如天神,这太可怕了,说完就撤军而去。 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就这样,耿恭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良好的运气,第一次击败了北匈奴的进攻,但汉军的损失也不小,只剩下几十个人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解释一下为何耿恭射出去的箭可以让伤者血水沸涌了,除了毒药的作用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使用了一种大杀器,那就是弩机。 弩机的特点是射程远,杀伤力大,所以才会在射中人血水沸涌,让“匈奴震怖”了。 其实,弩机并不是耿恭的发明,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但那时候只有汉人掌握了制造它的技艺,匈奴人对此是一无所知的,所以才会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败给耿恭。 因为弩机的存在,所以耿恭在战术上是有优势的,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够在随后近一年时间里防守住北匈奴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匈奴撤军之后,并没有走远,而是在车师其他地方攻城略地,耿恭觉得金蒲城是个孤立无援之地,而不远处的疏勒城则具有地理优势,所以带领部下来到疏勒城驻扎。 疏勒城有地理上的优势,它在天山北麓,傍临深涧,可以倚险固守,与柳中城汉军的距离也更近,可以互为犄角。 但疏勒城的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一旦水源被切断,那在城中生存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到了七月,北匈奴开始攻打疏勒城,这一次左鹿蠡王的决心很大,他发誓要将汉朝在车师的钉子给拔掉。 但让左鹿蠡王没想到的是,耿恭胆子也太大了,竟然带领一支由数十人组成的敢死队冲出疏勒城,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北匈奴骑兵部队不但被冲散,还被杀掉不少人。 恭募先登士四十人出城奔,斩首数十级。 等左鹿蠡王重新收拢队伍站住阵脚的时候,耿恭早就又龟缩到疏勒城中去了。虽然遭遇失败,但战争还是要继续的。 左鹿蠡王恼羞成怒,便下令对疏勒城展开进攻,但几次都没办法接近,因为疏勒城海拔很高,匈奴人很难从下往上攻,即使有一些士兵接近疏勒城了,也被汉军的弩机给射成了筛子。没办法,左鹿蠡王只得下令停止进攻,思考一下应对之策。 这个时候,有人向左鹿蠡王建议,可以切断深涧的水源,让疏勒城没水喝,看汉军还能坚持多久! 不得不说,匈奴人长期与汉军打仗,脑袋瓜子也越来越灵活了,疏勒城的水源被切断之后,没几天疏勒城中果然开始缺水。 耿恭为了解决危机,便下令在城中挖井取水,但在海拔近两千米的高原上挖井取水谈何容易啊!汉军一连数天都没能挖出水来,有些水井的深度甚至达到了四五十米,也是一滴水都没有出现。 到后来,几乎整个疏勒城都是没出水的枯井,耿恭因此非常着急,于是下令汉军将马粪榨出水来喝,但这也撑不了几天。 到这个时候,一般人为了生存,估计就投降了吧?但耿恭是好样的,他就是不信邪,硬是亲自带人在城中继续挖井,结果奇迹出现了,他在挖了十几口井之后,终于有一口井出水了! 汉军就这样得救了,将士们纷纷高呼万岁,还将打上来的泉水泼向城外给匈奴人看,匈奴人感到十分诧异,认为是神明在保佑汉军,也知道没可能再攻下疏勒城了,于是撤军而去。 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 到了八月,焉耆和龟兹两国出兵攻打西域都护陈睦,汉军全军覆没;与此同时,北匈奴大军则将柳中城给包围了起来。 出了这么大的事,汉朝自然是要出兵救援西域了,但不幸的事情再次发生,汉明帝在八月的时候去世了,国家因为遭受大丧,所以没有及时出兵。 对于这件事,大家也别要责怪汉朝朝廷,因为古代有大丧期间不动兵戈的习俗,这是孝道的体现,而继位的汉章帝正是尊崇孝道之人,所以他没有出兵。 车师见汉朝没有出兵西域,各地军队再次反叛汉朝,还帮助匈奴一起攻打疏勒城。 疏勒城的水源算是解决了,但粮食又成了问题,这个时候一个人物出现了,她给了汉军极大的帮助,这个人就是车师后部王的寡妻,由于不知道她的姓名,我姑且称她为王夫人吧。 说起来,王夫人还是汉人的后代,他祖上是汉朝人,很早之前远嫁塞外,便在塞外繁衍下来,对汉朝有天然好感; 并且,王夫人与耿恭相熟,也非常佩服耿恭的忠勇,所以当他得知疏勒城被围困,于是偷偷向耿恭传递情报,还将大批粮草通过狭小山路运送到疏勒城。 因为王夫人的帮助,所以汉军在疏勒城又坚持了几个月,但王夫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无法一直提供粮草,所以汉军到后来又陷入了粮荒。 没有粮食吃,汉军就杀战马吃,等战马也吃完了,汉军就将一切能吃的东西吃掉。 最惨的时候,耿恭只得下令将铠甲和弓机上的兽筋皮革剥下来煮着吃,汉军因此失去了大半进攻和防守能力,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生存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按道理说,都饿死了好多人了,已经生存不下去了,耿恭这时候可以投降了吧? 但耿恭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所以他一方面鼓舞将士们,表示会跟他们同生共死,将士们因此没有一个人想要投降;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饿死的将士,耿恭用隆重的礼仪将其厚葬,给予他最大的尊重,从而给了活着的将士以极大的振奋。 后来,北匈奴单于也抵达了疏勒城,他知道汉军已经身陷绝境,于是派遣使者入城劝降耿恭。 匈奴使者见到耿恭后,说只要他愿意投降,单于可以封他为白屋王,还赏赐他女子作为妻子。 汉朝时期投降匈奴的汉人不少,但封王的并不是很多,只有向卢绾、李陵这样的大人物才被封王,耿恭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校尉,就被单于许诺为王,待遇已经很高了,那他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耿恭的反应再次震惊了匈奴人,他竟然将匈奴使者给杀死了,还当着单于的面将其尸体给焚烧了! 这对匈奴人来说是奇耻大辱,所以单于很愤怒地下令攻城,但奈何疏勒城易守难攻,所以最后还是没能攻下。 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匈奴人虽然没能攻下疏勒城,但并没有撤军,城中汉军的生存状态也没有改变,每天都有人死去。 直到76年正月,汉朝的援军终于来了,汉将秦彭等人率军攻打交河城,大败匈奴,斩杀三千八百余人,俘虏三千余人,车师再次投降汉朝。 取得如此大的胜利,汉军却不敢去疏勒城救援耿恭,但好在耿恭的一个部下范羌当时就在军中,是偷跑出来求援的,他坚持要汉军出兵疏勒城,将军王蒙拗不过他,最后给了他二千人,让他自己去救援耿恭。 当时西域普降大雪,范羌带着军队艰难前行,再一丈多深的雪路中走了很久,抵达疏勒城的时候,将士们已经是精疲力尽了。 幸运的是,由于下大雪天气寒冷的缘故,匈奴军队暂时撤离了疏勒城,驻扎在附近的山谷中;再加上援军抵达的时候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所以援军并没有与匈奴军队遭遇,而是偷摸到了疏勒城下。 疏勒城内的耿恭听见城外有马蹄声,以为是匈奴人在进攻,就感到非常惊恐,还亲自登上城楼组织防御。 范羌见耿恭准备下令进攻,于是大声对他喊话说,我是范羌啊,是来救你的啊!耿恭见是范羌,非常高兴,于是打开城门与之相拥而泣,还将其迎入城中,将援军携带的食物分给将士们吃。 按照耿恭的想法,既然来了援军,就应该继续防守,但范羌告诉他不用再防守了,车师已经归附汉朝了,大军会将匈奴人赶走的。 于是,第二天天还没亮,耿恭便带着活着的部下跟范羌一同出城,向汉朝边境逃去。 据记载,耿恭刚出城的时候,连他在内一共有二十六人,但因为匈奴人很快就发现汉军逃走了,所以派兵一路追击,好多人在战斗中战死了,也有一些冻死在路上了,所以耿恭抵达甘肃玉门的时候,连他在内只剩下十三人了! 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馀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玉门守将中郎将郑众见到耿恭等十三人的时候,只见他们衣衫褴褛,鞋履洞穿,面容憔悴,形销骨立,简直是惨不忍睹,于是安排他们沐浴更衣,还准备了丰厚的食物。 由于耿恭的事迹太过感人,所以郑众上书朝廷说,耿恭带领几十人,在一个小城池抵挡匈奴数万大军,经年累月,消耗了所有心力,还杀敌数千,可谓是忠勇之士,没有给汉朝丢脸,应该予以嘉奖! 朝廷得知耿恭的事迹后,也有大臣上书说,耿恭的功绩和节操不亚于苏武,应该对其进行封爵! 于是,朝廷便封耿恭为骑都尉,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耿恭的十二个部下也都一一得到封赏。不得不说,耿恭的表现确实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国家,不亏是大汉好男儿! 只不过,耿恭的结局并不怎么好,尽管他后来升任长水校尉,并在剿灭羌人的战役中杀敌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人,但他后来因为得罪车骑将军马防(伏波将军马援之子)而被诬陷犯罪,去职在家养老,最后郁郁而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