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国粹 发挥中医药优势展示中医人风采 瓜篓的传说 江南有一座高山,山上有许多山洞,被云雾和密林遮掩着。人们传说,这山中有仙人居住。 有个樵夫常常进山砍柴。一天中午,他砍了满满一担柴,感到又渴又累,就寻着泉水的响声,来到一个山洞的外边。这里长着几棵又高又粗的老树,一股山泉从洞口流过。樵夫放下柴担,手捧泉水喝足了,又走进山洞。山洞很大,可往里走了几步就到头了。樵夫只好出来,在树荫下找到一块石板,躺在上面休息。正当他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忽听有人讲话。他歪头一看,对面树底下坐着两个老头儿,一个长着白胡子,一个长着黑胡子。樵夫心想,这深山里哪来的人呀?大概是神仙吧?他就一动不动,听着两个仙人聊天。 黑胡子老头说:“今年咱们洞里结了好大的一对金瓜呀!” 白胡子老头说:“小声点儿,那边躺着一个砍柴的,让他听见就会把那宝贝偷走。” 黑胡子老头说:“怕什么?他听见也进不了山洞!除非七月七午时三刻,站在这儿念一句:‘天门开,地门开,摘金瓜的主人要进来!’” 白胡子老头:“少说几句,咱们还是下棋吧!” 樵夫听到这儿心里一喜,没留神滚到地上,这才睁开双眼。呀,哪有什么神仙?原来是个梦。他扫兴地挑着担回了家。不过,他还牢牢记着那几句话。 樵夫总想试试梦中听来的话灵不灵。七月七这天,樵夫又来到山洞。他等到午时三刻,便走进洞口,嘴里念道: “天门开,地门开,摘金瓜的主人要进来!” 只听嘎地一声,真有一扇石门在面前打开。原先的山洞中又出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山洞。 樵夫走进去,看见里面长着一架碧绿的青藤,上边结着一对金瓜。他十分高兴,用柴刀把金瓜砍下来,捧在手中,一口气跑回家,谁知,到家仔细一看,哪是金瓜呀,不过是两个普普通通的瓜。樵夫以为上了当,就把它们扔到了一边。 过了些日子,樵夫上山砍柴,又来到那个山洞外边。他又躺在石板上歇息。刚闭上眼,那两个长胡子的神仙又到大树底下来啦。 白胡子神仙埋怨道:“都怪你多嘴,洞里的金瓜被人偷走啦!” 黑胡子老头说:“怕什么,他偷去也没用,又不是真金的瓜。” “怎么没用?那可是名贵的药材呀,比金子还贵重呢。” “哎,那非得把它晒得皮色橙红,才有润肺、清热的作用哩。” 这时,樵夫又从梦中醒来,他急忙回家找到那两个瓜。可是,瓜全烂了。樵夫掏出瓜籽,等到第二年春天就把它们全都种在院子里,几年后,结了一大片金瓜。樵夫就用这种瓜给人治病。那些长所咳嗽痰喘的病人,吃了这种瓜,果然一个个都好了。人们无不称奇,并纷纷议论着该给这种瓜起个什么名才好。樵夫想到这种瓜的藤茎需要爬架,在高处结瓜,所以就给它取了个名叫“瓜楼”。后来人们又把它写成“瓜篓”或“括楼”了。 瓜篓为戎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栝楼和双边栝楼的成熟果实。全国均有,主产于河北、河南、安徽、浙江、山东、江苏等地。秋季采收,将壳与种子分别干燥生用。或以仁制霜用。 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1、用于痰热咳喘。本品有清肺化痰之功。单以本品治小儿膈热,咳嗽痰喘,久延不愈者,如《宣明论》润肺散;临床常配知母、浙贝母等同用。若痰热内结,咳痰黄稠,胸闷而大便不畅者,又可配以黄芩、胆南星、枳实等,如清气化痰丸。近代有以瓜蒌注射液治疗喘息型气管炎及肺心病哮喘等有效。 2、用于胸痹、结胸等。本品既能清化痰热,又能宽胸散结。治痰浊痹阻,胸阳不通之胸痹,配薤白同用,如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痰热结胸,胸膈痞满,按之则痛者,则配黄连、半夏、如小陷胸汤。近代用治冠心病,有单用者,有复方者,均有效。如气郁为主者,配沉香、郁金、香附等;如血瘀为主者,配丹参、桃仁、红花等。 3、用于肺痈,肠痈,乳痈等。本品能消肿散结。治肺痈咳吐脓血,则配鱼腥草、芦根等同用;治肠痈,则配败酱草,红藤等同用;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配当归、乳香、没药,如《妇人康方》神效瓜蒌散;亦可配蒲公英、银花、牛蒡子等同用。 4、用于肠燥便秘。瓜蒌仁有润肠通便之功,常配火麻仁,郁李仁等同用。 煎服,全瓜蒌10~20g,瓜蒌皮6~12g,瓜蒌仁10~15g打碎入煎。 本品甘寒而滑,脾虚便溏及湿痰,寒痰者忌用。反乌头。 医院科室电话簿急救: 眼科:— 儿科:— 骨科:— 外科:— 皮肤科:— 耳鼻喉:— 即报处:— 碎石科:— 肛肠科:— 口腔科:— 肝病科:— 疼痛科:— 国医堂:— 康复科:— 妇产科:— 心内科:— 神内科:— 呼吸内:— 肝胃科:— 放射科:— 糖尿病肾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