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http://pf.39.net/bdfyy/tslf/240921/e5t3pip.html 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牌饰上的神徽李韵摄/光明图片 甘肃玉门市火烧沟遗址出土的人形陶罐李韵摄/光明图片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纵目青铜面像李韵摄/光明图片 殷墟出土的刻有长篇记事卜辞的甲骨李韵摄/光明图片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鼍鼓李韵摄/光明图片 编者按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下午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很早就有学者注意进行古代遗迹的考察和古代遗物的研究,早在北宋时期就产生了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20世纪20年代,仰韶村、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此后的百年间,几代人筚路蓝缕,如今业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学科体系。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引擎,理论的完善与创新可有效带动、推动学科的进步。本文从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前沿理论对学科发展的作用入手,梳理、分析中国考古百年的历程,并进而提出:中国考古理论必须具有中国气派。 进入催人奋进的新时代,学术界和坊间猛然发现中国考古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最佳时期。特色讲坛的专家解读,目不暇接的各种展览,访客盈门的文保单位,深受民众关爱、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