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七绝圣手”,在整个唐代,只有李白可与他的七绝诗相提并论。 他与孟浩然、高适、王维、李白、岑参等结交,留下一段段友谊的佳话。 他是王昌龄。 他能写昂扬的边塞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他也能写缠绵的闺怨诗,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他还能写难忘的友情诗,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在盛唐诗坛,王昌龄名气不如李白响亮,可他留下的诗作,却流传至今,让人一再吟咏。 总结了王昌龄最经典的几首唐诗,一起体味王昌龄的家国情、爱情和友情吧! 1、最激昂的边塞诗:《出塞》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此诗开门见山,气象非凡。从秦代到汉代,无数出征的将士出征却不能归来,其中的悲剧不言而喻。 那么,怎样避免这种悲剧呢?如果有李广这样的猛将,边境就安宁了,悲剧就避免了。 英雄一出,谁与争锋。 全诗昂扬又回味无穷,对名将的渴慕,对边境安宁的渴求溢于笔端。 明代学者李攀龙说:唐人绝句当以此压卷。 李攀龙说:这是最好的一首七绝诗 2、最坚定的自白诗:《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作于天宝元年(年),王昌龄为江宁县丞,他仍是一个贬官。 好友辛渐北上洛阳,王昌龄与他相聚后,写作此诗。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一句坚定的自白,他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可见其坚持。 虽然被贬谪在外,在凄寒孤寂中,我依然坚守一颗纯粹之心。 只要你能坚守住本心,始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那就不会迷失自己。 3、最慷慨的边塞诗:《从军行七首·其四》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人都渴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 在这样的情绪下,王昌龄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 通过对塞外辽阔的战场景象和激烈征战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斗志昂扬,慷慨澎湃,读来,让人热血沸腾,激励无数人为了国家而征战沙场的昂扬精神。 有必胜的决心,有明确的目标,有不懈的坚持和恒定的努力,才有最终的胜利。 4、最壮阔的反战诗:《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这是一首反战诗,通过追忆开元二年()唐将薛讷大破吐蕃的故事,展现了战争的悲烈残酷,流露出诗人强烈的反战思想。 诗的后四句追溯以往长城发生的战事,展现了战后的惨烈景象。 长城在古代是军事要地,频发战争,军兵誓死保卫。古往今来,长城内外荒草丛生,列列白骨在滚滚黄沙中依然清晰可见。 壮阔的边塞景色里,藏着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人民的同情。 古往今来,衰亡与兴盛,背后都是累累白骨。 5、最幽怨的宫怨诗:《春宫曲》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这首地描述了卫子夫受到汉武帝宠幸的过程。 昨夜的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见帘外略有春寒皇上特把锦袍赐给她。 诗人明写卫子夫的受宠,其实暗抒旧人失宠的怨恨。有人受宠,也就有人失宠,受宠的人有多风光,失宠的人,就有多失意。 这种似此实彼、言近旨远的艺术手法,正体现出王昌龄七绝诗“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不尽”的特色。 人生,就是一场演出,每个人都是命运的主角。相同的舞台,不同的命运。从繁华到落幕,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 高明的诗人,从来不是只能写一种类型的诗。 王昌龄既可以豪迈昂扬,又可以悲悯同情;既可以豁达乐观,又可以柔情万转。在王昌龄笔下,我们可以纵马骑射,亦可以深闺幽思。 古往今来,古诗词对国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在古代,文人们从小就饱读诗书,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知识会让他们受益一生。 在诗词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更能够从中找寻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到自己人生的标杆。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好诗歌,能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敦厚,有涵养,充满文化气息的人。所谓“腹中有书气自华”嘛!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炼字”,“炼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的气质;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如今新教改的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古诗词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成绩拖后腿。 可是,现在的人总是沉迷于手机,身为父母却不去想怎么教育孩子,导致现在很多孩子同样沉迷手机电脑里的游戏,反过来,这也让父母很头疼。因此,我们是否反思,这和我们成年人的自身的行为脱得开关系吗?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时候,决赛冠军武亦姝那广博的知识,实在让人佩服。试问,现在有多少孩子能出口成章,翩翩诗句随口就能说出来?相对比之下,孩子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 说到底,我们的孩子对于古诗词接触的还是太少了。现代人们一直推崇的“放养式”教育,或许只是一场骗局,只是自己骗自己罢了。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记忆力会在幼时达到一个小顶峰。为什么我们不借此机会教育我们的孩子多读一些关于古诗的书呢? 人们常说,读诗词的人,眼中风景不同,说起话气质也不一样。从小热爱古诗词的孩子不仅培养了良好的气质,而且谈吐得体,他们知道做事待人接物要有礼貌,让人喜欢。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读古诗是学心态,一首诗便是一个故事,怎么坚持怎么宽容他人,学习到的是智慧,永远也不会过时,甚至成为一生的财富。其实市面上有很多关于诗词类的书籍,而这套就很好,大家学习诗词不要走不必要的弯路了。之所以推荐这套,主要是因为里面诗词量丰富,趣味性浓厚,看完之后还能了解古代历史以及当时的地理环境,无形当中加强了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它更是一套很好的亲子共读书物,一起看完央视的“诗词大会”,再翻开它来细读经典,既能重温知识,也能加强亲子互动,一举两得。这一套有8册原价元,现在活动期间促销仅需99元,一顿饭钱,就可以让你不仅学习经典诗词,增加自身的学识,同时也间接影响并培养了孩子,一举多得!我马上入手了,何乐而不为呢 大家若想加深诗词知识,或者享受徜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好,或者作为诗词积累,或者当作写诗启蒙,入手一套《中国诗词大会》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