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8月26日上午,火烧沟与玉门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玉门阳光酒店隆重开幕。

酒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小丽,酒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吴基伟,市委书记雒兴明,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杰西卡·罗森爵士,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教授、所长郑炳林及海内外知名文博专家,各高等院校、文物保护机构专家学者,兄弟县市区文化学者、文博管理人员、新闻媒体等各界代表共余人参加研讨会。

酒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吴基伟致辞说,酒泉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西方文化和文明在这里汇合交融,传承出新,创造并保存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地域特色文化的历史遗存。目前全市境内已查明有不可移动文物点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位居全省首位。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充分发挥丰富的文物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有效推动地方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增强各民族群众的自豪感和向心力,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对市、县而言,举办这样高规格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十分必要,也十分难得。这是一种借脑谋略、借梯登高、借势创新的推动文化发展新举措。此次研讨会将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地方文化遗产价值,凝练和提升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积极落实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具体行动,为我们带来一场场思想盛宴和学术大餐。

市委书记雒兴明致辞,他说,玉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汉武帝元狩二年建县,已有多年历史,蜚声中外的火烧沟文化揭开了玉门远古历史的神秘面纱,汉唐时期的茶马互市孕育了丝路玉门的繁荣,五代宋初的昌马石窟见证了玉门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解放初期的玉门油田的崛起,撑起新中国玉门工业的脊梁,新世纪风光能源的大开发带动了玉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这些星罗棋布点缀在玉门大地上的文化遗产资源,色彩斑斓,光彩夺目,正是玉门文明起源、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火烧沟文化是我国夏代时期最先进的文化之一,是玉门远古先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对于研究中国夏商时期青铜器发展历史、全面认识四坝文化的内涵特点和文化分期,准确掌握我国民族融合和发展的历史脉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郑炳林致辞说,玉门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遗留下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研究玉门乃至河西走廊地区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民族、宗教等珍贵的实物资料。甘肃省考古所、酒泉市和玉门市文物部门在玉门市对于门的文物调查和发掘基本掌握了其分布及遗存状况,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一些致力于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研究和丝绸之路研究机考古研究的学者也做出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希望今后各位能够继续加深合作,为玉门的历史文化研究做出自己的努力。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生铭主持开幕式。

市上领导柴新爱、刘春生参加开幕式。

此次研讨会将玉门独特的历史文化植根于青铜文明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将玉门厚重的特色文化放在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大战略中,将进一步凸显玉门在丝绸之路文化线上的个性特征,为玉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启迪新思维、开辟新思路、形成新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研讨会的举办,宣传、挖掘玉门市地方历史文化,形成研讨成果,在带动历史文化研究和旅游产业开发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玉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将借助这次会议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次研讨会由玉门市人民政府、酒泉市文物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玉门市文化体育局、玉门市博物馆、玉门市文物保护所、玉门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以“研究讨论火烧沟(四坝)文化、玉门历史文化、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玉门历史文化遗存和石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主题,于26日、27日举办主题报告,28日考察铁人纪念馆、火烧沟遗址、玉门风电场、火烧沟文物精品展、玉门文物图片展、火烧沟仿古彩陶展等。

来源:甘肃玉门网

赞赏

长按







































苏孜阿甫片价格
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