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原标题:我省部署年文物工作

将推动长城长征两个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中国甘肃网1月11日讯据兰州日报报道(记者华静)1月10日,全省文物局长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部署了年我省文物重点工作。

据省文物局负责人介绍,年是甘肃文物工作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文物法制和管理体系持续完善,尤其是甘肃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这是全国首个长城保护省级专项法规。《麦积山石窟保护条例》也列入了省人大今年立法调研计划。各市州十分重视文物法规体系建设,锁阳城遗址、黑山岩画、永泰城址、汪氏家族墓地和哈达铺红军长征革命旧址保护条例进入了立法程序。

文物保护利用成效显著

记者了解到,去年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国保单位总数增至处。酒泉、兰州、白银、嘉峪关、天水、金昌、武威、张掖、临夏、庆阳10个市州完成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公布工作,保护基础得到夯实。统筹考虑保护利用,加大规划编制力度,榜罗镇会议旧址、东灰山遗址、果园—新城墓群、雷台汉墓、崆峒山古建筑群等5处规划经国家文物局审批并完成修改后已报省政府审定公布,哈达铺会议旧址、长城烽燧遗址等15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文物考古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据介绍,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和“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建设,以早期文明起源、东西方文化交流及周秦文化研究为重点,开展了天祝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阳关遗址、石家墓群、锁阳城遗址等重点考古发掘项目16项,不断丰富对中华文明与甘肃文化的考古认识。天祝县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考古发掘被国家文物局列入“考古中国”项目,夏河县丹尼索瓦人考古研究入选“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完成40多项基本建设工程涉及的文物考古调查及保护项目在线审批,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敦煌学、简牍学等特色学科研究蓬勃发展,成果丰硕,《俄藏敦煌文献叙录》《敦煌画研究》(译著)和《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张掖黑水国汉墓发掘报告》等正式出版,一批学术论著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据悉,去年我省博物馆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投资3亿元的甘肃简牍博物馆开工建设,平凉、武威两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兰州市博物馆提升改造后重新开馆。全省家博物馆、纪念馆加盟的甘肃博物馆联盟成立,馆际交流更趋活跃,交流更为广泛。全省各级博物馆全年共推出新陈列展览15个,举办专题展览多个,评选推介优秀社会教育示范项目20个,组织开展“四进”、青少年教育等社教活动余场次,全年累计接待观众近万人次,在线数字化展览点击量约2亿人次。

年将推动长城长征两个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据了解,年全省文物工作的重点是,将继续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升全省长城保护利用整体水平;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好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保护利用行动计划,带动文物保护利用区域协同发展;认真普查梳理资源价值,统筹做好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严守红线底线,实施甘肃文物平安工程;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管理,科学有效开展保护工作;全面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探索更多传承弘扬模式;激发博物馆活力促进提质增效,强化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全面加强考古研究和文物科技工作,夯实发展基础;拓展交流合作渠道,进一步扩大甘肃文物影响力等。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