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 ● 迹 那些年我曾到过的地方 第七期 我们每一个人一直在路上, 见识,思考,成长。 37韩国 我心中的首尔还是叫汉城,从小学的地理课上一直这么教的。韩国在很多国人心目中的标签是:韩流、K-POP、欧巴、女团、泡菜、购物、整容,对,就是这样。 曾经痴迷看《大长今》,除了故事情节,我更多是看韩国美食。万变不离其宗,烤五花肉和石锅拌饭依旧最好吃,大韩航空竟然提供石锅拌饭,真的值得尝试。 首尔的历史伴随着朝鲜半岛的历史。“朝鲜”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记载,如《山海经》记载:“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天毒。”“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管子》中有“出朝鲜”之称。 首尔是一座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城市,也是一座不夜城。从朝鲜时代(年)的"汉阳"到今天的"首尔",多年来逐渐形成了古代宫阙殿宇与现代摩天大楼交相辉映的风景。 这里有建于年绵延繁荣昌盛至今、被誉为“朝鲜第一宫殿”的景福宫;有朝鲜时代几经改朝换代、与自然融合且最具有韩国特色的世界遗产一昌德宫,宫内有秀丽的后苑、莲池及精致的凉亭……使其成为韩国之美的真面目。这里还有韩流的摇篮——“大长今影视城”。明洞是一定要去的,购物者的天堂,摩肩接踵的人群,看看各种店铺也是享受。 被称为后现代的艺术空间——设计广场(DDP),是由世界级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设计建造的大规模综合文化场所。如今的东大门因时尚城而闻名遐迩。在这里常年举办各种文化庆典活动,每年3月、10月的“首尔时装周”也在这里隆重开幕。 在韩国的宫殿和韩流的摇篮,到处都可以感受到中国宋代、明代的文化遗风,令人倍感亲切。 我对韩国一直无感,要说有什么梦想,我想将来有一天去济州岛汉拿山上看盛开的杜鹃花。 38肯尼亚 有时候人对一个地方的思念不是因为有多少美景,而是有你惦念的人,肯尼亚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我没想到在肯尼亚能有那么多的河北老乡,更没想到还可以成为朋友。肯尼亚华人华侨联合会郭会长是河北平乡人,深耕这个国家多年,积累下来丰富的资源。一直想着下次再去内罗毕的时候去他家里做客,女主人姚姥姥种了满院子的菜,什么时候摘都是新鲜的,能在异国他乡包饺子,吃面条应该是最好的待遇了。内罗毕还有交通运输系统的河北人,南方航空驻内罗毕的高站长也是河北衡水的,杠杠滴老乡。 飞机抵达内罗毕是个下午,从机场到市区并不太远,但有一段路经过一个集市便要堵上十几分钟。内罗毕大约百万人口,非洲第四大城市。看得出来,英国殖民地时期这里曾经是一座规划得非常好的城市。高大的棕榈树和椰子树,别墅式两三层建筑,大片绿地以及绿地上的青铜像、座椅和喷泉,都显示出此地曾经有过的闲适。这里车辆靠左行,十字路口以圆环代替红绿灯。近年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拥入城市,加剧了城市住房和交通的拥挤。为了接纳这么多的人口,建筑工地比比皆是,使得交通更为糟糕,好不容易我们才挤进了城。 赤道穿过肯尼亚,把一个国家变成南北两个半球,季节也是反的。内罗毕在南半球,虽然距离赤道很近,但位于东非高原之上,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凉爽很多,四季如春,且降水丰富,植被茂盛,形成了特有的赤道高原景观,是非洲难得的宜居之地。 民以食为天,到达肯尼亚一定要品尝最有特色的烧烤。内罗毕有一家非常有名的烧烤餐馆,名叫‘食肉兽’。餐馆位于一条极不起眼的巷子里,门面不大,却有三百多个席位。一进门即觉气势不凡,迎面一口巨大的石砌火塘,火塘上架着七八根两米多长的铁棍。侍者们围着火塘,翻动着烤肉。穿在铁棍上的鲜肉被殷红的塘火烤得滋滋作响。时不时地,一股金色的烈焰从油滴上窜起。餐厅深处,和着非洲鼓的鼓点,有人在唱‘祝你生日快乐’。 侍者摆上碗碟,餐桌的中央放置一个可以旋转的两层餐盘。每层餐盘摆放着若干盛酱料的小碟,餐盘顶上插着一面小纸旗。侍者从上层的酱料介绍起,分门别类,每种肉类各有其酱料。需要记住的是吃饱的信号是将小纸旗放倒。 昏暗的烛光下,在漂浮着花香和烤肉香的竹厅里,只见数位手持烤肉铁棍的侍者穿梭于餐桌之间。其中的一位走过来,询问我们可要牛肉,不一会拿着鸡肉鸡肝的侍者来了,又一会来人请我们品尝长颈鹿肉。羚羊肉、斑马肉、野牛肉、鳄鱼肉,香肠…。所有的肉都烤得恰到好处,新鲜可口。最佳当属长颈鹿肉,鳄鱼肉非常独特,肉质细嫩,味道界乎于鸡肉和鱼肉。其它的野味和家养的肉类动物近似。 舒适的生活也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从城市来到郊外,你会发现这里的自然景观同样令人陶醉。车行肯尼亚的公路上,晃晃晃,咕咚咕咚,咔咔咔,悠悠悠!路过一段铁路,进入两个大坑,压在石头上,从坑里上来了,我已经晕了。 在路边行走的和在草地上放牧的大多是马赛(Masai)部落人。部落的男人们披着红蓝或红黑大方格的毯子,这种披肩被当地人称为‘Shuka’。Shuka可行为衣衫,卧当铺盖。沿途,我们看见了不少马赛人的村落,那里的房子都是用泥混合干牛粪垒墙,干草盖顶,建得像个大草帽。 在内罗毕,人们可以骑着马,穿过平原,翻越山冈,一直到达乞力马扎罗山脚下。这个赤道国家,因为地势高度不同,温差很大。正午35度的高温腾起草原的蜃气。袅袅上升的气流,托起了广渺平原和远处的乞力马扎罗山,站在地上感觉人和整个平原仿佛如水一般地流动起来,而终年积雪的乞力马扎罗山似乎屹立在虚渺的一条大河之上。此时,乞力马扎罗的山颠正被大块的云朵所簇拥,而巨大的山体临于刺槐树林之上。海明威的作品使乞力马扎罗山上一只被冻僵的豹子不朽。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猜测它攀上这高峰的动机,也许是出于某种不懈的追求吧。 肯尼亚是个野生动物的王国,这个横跨赤道的国家有40多个国家公园及野生动物保护区,马塞马拉草原上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羚羊等野生动物。这个从前欧洲富人们的狩猎天堂如今已全面禁猎,成为世界各地游客们亲近野生动物的天堂。马赛马拉还是观看动物大迁徙的最佳目的地,火烈鸟在纳库鲁湖是最值得期待的景观。 展览人一定要提到内罗毕的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这座米高的圆柱形大楼,早在上世纪70年代便投入使用了,让这里的人们初次感受到了城市的繁华,虽然后来又建设了很多更加新颖的大楼,但它一直是内罗毕的地标和象征性建筑物。同时,它也是唯一提供观光项目的建筑,站在楼顶,整座城市的景色尽收眼底,我们很多与肯尼亚商人的订单就是在这里洽谈的。 当然,肯尼亚还有未到之处,迪亚尼海滩据说魅力巨大。肯尼亚东部海岸线上的瓦塔木(Watamu),是海明威心中的海钓天堂,也是欧美游客们的海滨游乐场,再去肯尼亚一定要去体验。 39卢森堡 申根签证大家都不陌生,打破了欧洲各国屏障的《申根协定》就是在卢森堡的东南端小镇申根签署。 申根位于莫塞尔河的西岸,卢森堡、德国和法国的交界处,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当你在卢森堡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跨越了边界。 卢森堡大公国,虽然在公国之前冠有一个“大”字,但是卢森堡却实实在在是一个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0万的弹丸小国。卢森堡人口虽少,面积也小,但它的经济实力却不小。卢森堡的人均GDP已达到3万美元,人均收入比德国还要高出25%,为全欧洲之最。卢森堡的钢铁工业十分发达,所产钢铁主要用于出口,在世界上享有“钢铁王国”的美称。 卢森堡位于阿登高原的南部,地理上被德国、法国和比利时这三个大国包围着,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历史上卢森堡就成为了很多帝国的必争之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卢森堡两度被德国所占领,直到年才恢复了独立。卢森堡历史上曾多次被法国和德国所统治,所以卢森堡的官方语言被确定为法语,报刊杂志通用德语,民间语言则为卢森堡语。 卢森堡境内各类银行多达多家,其中外国银行就超过了家,是欧洲仅次于伦敦、巴黎的第三大金融中心和全世界第七大金融市场,欧共体的最高法院、欧洲议会的秘书处、审计院等国际行政机构,以及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煤铁企业总部都设在了卢森堡,所以又有人把卢森堡称为欧共体的第二政治中心。 卢森堡市是卢森堡的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人口近8万,约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虽然卢森堡市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但她又极富田园风光。站在高处望去,只见四周峰峦起伏,绿树成荫,典雅的农舍掩映在青山翠岗之中。 卢森堡市与其他城市最不同的地方,就是一条大峡谷穿城而过将其分隔成了新老两个城区,整个城市基本上是沿着峡谷两侧的丘陵而建成的。为了把峡谷两岸连成一个整体,卢森堡人在大峡谷上先后修建了多座大桥。这些桥梁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与风格,从而形成了卢森堡市的一道很有特色的风景线。 王宫又被称作大公府,这是一座具有西班牙风格的古老建筑。简洁的线条,淡雅的装饰,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大宫殿相比,显得十分的朴实和随意。王宫是卢森堡大公国一个重要的对外活动场所,卢森堡大公定期在这里接见政府成员,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接待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和重要来宾。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方,王宫门前的岗亭里却仅仅站立着一位警戒卫兵。 沿着石砌的小道,很快就来到了卢森堡著名的宪法广场。广场的面积并不大,但在卢森堡人的心目中却占着重要位置。广场中央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一座为祭奠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卢森堡人而建立的纪念碑。纪念碑的大理石基座上是两尊用青铜铸就的雕像。站在纪念碑下向上望去,青铜和黄金、沉重和轻灵、人之力与神之爱遥相呼应,一瞬间,你的心里难免不会涌起一丝感动与震撼。 宪法广场的脚下,就有一条17世纪修建的地下廊道。这个迷宫般的廊道长达21公里,曲折迂回,机关密布,分隔有许多暗室,廊道的墙壁上布满了枪眼弹孔。地下廊道可以直通到卢森堡著名的布克要塞。当年,卢森堡人就是凭借着这些坚固的城堡和迷宫般的通道来抵御和抗击外来侵略者,卢森堡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卢森堡也被称作“千堡之国”,有许多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城堡,主要遍布在卢森堡北部。如果你去餐厅吃饭,你会吃到的是法国料理品质、德国料理份量。卢森堡曾经经历过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的统治,这些历史都成了卢森堡今日文化的一部分,像是一个“大熔炉”,因此当地的食物类型包罗万象。 “一个卢森堡人一个玫瑰花园,两个卢森堡人一次咖啡聚会,三个卢森堡人一个小型乐队。”这是一句在卢森堡流传广泛的谚语。他们十分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据说在卢森堡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七八个乐队,常常是吹吹打打,欢声高歌。每年夏末秋初农闲的时候,民间都要举行传统的音乐比赛。晚上在卢森堡市的街头漫步时,就可以看到不少的卢森堡人围坐在一起,自拉自唱,显得十分的快乐和热闹。整个城市仿佛都笼罩在一种浓郁的音乐气氛之中。正是在这样一种欢快的氛围里,那天晚上我感到自己睡得特别地香甜。 40西班牙 在马德里,我用2欧元买了最便宜的票看斗牛,纯粹为了感受斗牛场的气氛。那个座位几乎是场地的最高点,而且面对下午的阳光,我后悔没带墨镜,并顺便买一把西班牙的扇子,没一会儿就浑身大汗。便宜没好货,比赛场上也是如此。 斗牛还是好看的,这也是西班牙最传统的节目。想描述斗牛场景,无论如何不如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中写的那样,于是拿来与大家一起重读: “他轻柔而稳健地把牛引开,然后站住,稳稳地和牛面对面,向牛伸出斗篷。公牛竖起尾巴冲过来,罗梅罗便在公牛面前舞动双臂,脚跟着地旋转。他湿润的、沾着泥巴分量加重的斗篷像船帆一样张开鼓满,他就在牛身前鼓着斗篷转身。一个回合末了,他再与牛面面相对。罗梅罗笑了。公牛又要来较量一番,罗梅罗的斗篷便再次胀满,这次是朝另一个方向。每次他都让牛极近地擦身而过,以至于人、牛和在牛面前鼓风旋转的斗篷全变成轮廓鲜明的一体。一切是那么缓慢,那么有节制,好像他在把牛轻轻摇动,哄它入睡似的。 在斗牛场中央,罗梅罗侧向我们,面对公牛,从红巾褶缝里抽出短剑,踮起脚,目光顺着剑刃朝下瞄准。随着罗梅罗朝前刺的动作,牛也同时扑了过来。罗梅罗左手的红巾落在公牛脸上,蒙住它的眼睛,他的左肩随着短剑刺进牛身而插进两只牛角之间,刹那间,人和牛的形象浑为一体,罗梅罗耸立在公牛的上方,右臂高高伸起,伸到插在牛两肩之间的剑的柄上。接着人和牛分开了。罗梅罗身子微微一晃闪开,随即面对着牛站定,一手举起,他的衬衣袖子从腋下撕裂了,白布片随风呼扇,公牛呢,红色剑柄死死地插在它的双肩之间,脑袋下沉,四蹄瘫软。” 看完斗牛,天色已晚,人们的欢呼声依旧萦绕耳边。对于西班牙人来说,这个时间不过是晚饭刚刚开始而已。沿着大街溜达,稍加留意便能找到集聚着小饭馆和酒吧的巷子。本就不宽的小巷里,贴着墙边又摆了一排高脚凳,仅能放下三两酒杯和几盘Tapas小菜的桌子,干脆做成了酒桶造型,显得憨厚可爱。身着吊带长裙的妙龄女郎与趿拉着塑料拖鞋的大叔大妈,聚集在这样的小餐馆窗外,一手夹着烟卷,一手端起酒杯,市井而惬意。 从马德里到巴塞罗那的途中需要经停第五大城市萨拉戈萨。萨拉戈萨市中心规模是很适宜步行游览的。步行者也一定不会错过市中心的皮拉尔广场。依埃布罗河的流向,这座广场沿着东西方向大致铺展成长条状,而历史也仿佛顺着河水流淌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古罗马时期朝着新古典主义时期一路走来,体现在广场上令人目不暇接的建筑或者雕塑中。 巴塞罗那拥有世界上最漂亮的裸体浴场,大家到此一游就想走进去体验。导游说进入浴场就要入乡随俗。怎么办?最后勇敢的几个默契地脱掉上衣,然后高高卷起裤管,有墨镜的戴上遮挡目光,然后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出来后大家都后悔了,说应该再鼓足勇气继续脱。 很多人对巴塞罗那的认知不外乎是在于它的著名足球队和建筑界大师高迪,还有闹得沸沸扬扬的加泰罗拉尼亚独立风波;其实,当你旅游完该城后,你会发觉巴塞罗那还有许多景点值得你去参观,很多人文等你去发掘。况且巴塞罗那城市本身就是历史,漫步其间也不会无聊。 来西班牙不可错过一次海岛度假。马洛卡岛(Mallorca)是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的最大岛屿,位于西地中海,面积平方公里,马洛卡岛首府是帕尔马(Palma)。马洛卡岛上到处都是砂质的海滩、陡峭的悬崖、种植着橄榄和杏树。马洛卡岛到处风光明媚,一年有天以上的晴朗天气,被称为“地中海的乐园”。 我们踏访这座海岛,在领略它的旖旎风光同时,还聆听了一段充满浪漫情调的爱情佳话。年,波兰音乐作曲家肖邦与比他大6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在巴黎相逢复相识,两人随即陷入热恋之中。为了远离城市之喧嚣和人言之可畏,加之医生的劝说(肖邦患有肺结核),他们于年底来到当时还鲜有人知的马洛卡岛。他们在帕尔马市附近法德摩萨(Valldemosa)小镇的一座修道院租了几间房子住了下来,共同度过南国的二个冬季。肖邦在这里创作了四首不朽名曲,乔治·桑也依他俩的见闻写下一本小说《马洛卡岛上的冬天》。 马洛卡岛的海鲜太好吃,一人20欧元竟然吃了很多,实在太撑了。 “跟随我来这个宁静之岛,那里男人从不匆忙、女人永不衰老;那里的美景再怎样形容也不过分;那里终日阳光灿烂,就连月亮也是缓缓升起,迟迟移动。”圣地亚哥·鲁西纽尔这样写道。 41比利时 比利时的城市中我最喜欢的是根特和布鲁日。根特是东佛兰徳省的省会,也是我在比利时工作和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由于东佛兰德省和河北省是友好省州,因此活动和交流就比其他地方多了许多。 0年和年河北省在根特组织过两场大型展览会,我都全程参与。那座FlandersExpo便是我的“战场”。要说对比利时政府的印象,我当年和东佛兰德省政府秘书长和外事办主管打交道,在根特一住就是半个月。政府工作人员上班开自己的私家车,到了办公室外出,如果是公事就会开政府的车,公私绝对分明。还记得当年法航摔坏了我的箱子,他们带我往返布鲁塞尔找法航交涉,最后赔给我一个全新的新秀丽,对此结果我们非常高兴。 根特地区人类最早的定居迹象可追溯到史前时代。然而,直到罗马时期才在Scheldt和Leie两河交汇处形成了明显的社区。到了中世纪,人们修建了圣彼得修道院(即后来的圣巴冯教堂)以及专用于商业活动的港口。人们认为,在法兰德斯语里,“根特”是从凯尔特语的“甘达”演变而来,意思是“河流交汇处”。根特大学坐落在这座城市,是比利时综合排名第一的高校。 距离根特开车半小时就可以抵达布鲁日,这两座城市都是比利时最漂亮的中世纪小城,如果要感受中世紀古城的氛围,細細品味那穿越千年的欧洲大城小事,来这里一定不会失望。入夜后的根特更是美得醉人,尤其是圣米歇尔桥(Sint-Michielsbrug)上的夜景,更是迷倒来往旅人。 布鲁日在0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年赢得欧洲文化之都的头衔,也是欧洲中部的威尼斯水城。布鲁日水巷纵横,时至今日保留了50座桥梁。各具风格的建筑依河道而建,鳞次栉比,焕发出中世纪风貌,比中国江南水乡更多古韵和历史。 从根特向东半小时就到布鲁塞尔,这里的大广场,小尿童是必到之处。比利时的巧克力作为伴手礼一定要拎一些回家。作为欧盟总部的所在地,布鲁塞尔一直处于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位置。 42瑞士 对照法国广告商雅克·塞格拉说的,“如果到了50岁还没戴上劳力士,那就算白活了”,我就算是白活的一个。当然这句经典评论有力地印证出这一知名品牌在奢侈品界无与伦比的象征意义。在瑞士看表,就像在美术馆欣赏油画那样,设计精美,色调典雅,一句话:养眼。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爱彼、宝玑等顶级奢侈品牌对我来说仅是欣赏,不菲的价格一直令我望而却步。 在瑞士,常年霸占世界巧克力品牌第一的瑞士莲(Lindt)就好比百达翡丽在手表中的地位。一百多年以来,瑞士莲传承了6代的瑞士巧克力制造商,也是唯一存活下来的家族掌控的瑞士巧克力制造商。在精美的店铺里,我毫不犹豫地刷卡买了克,留着送人。说到购物,买手表还是要到德国,减去退税,德国比瑞士价格低。 在巴塞尔参展,你可以住在德国,吃在法国,这样的安排是最经济实惠的。 瑞士是一个随手拿起相机就可以拍一张封面照片的国家,一点儿也不夸张。如果把瑞士比作成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女,那么莱茵河、少女峰、温泉、城堡就是她佩戴的珠光宝气,让她更加的光彩夺目。夏日的瑞士,湛蓝的天空映衬着湖水清澈而浓郁,仿佛你捧起一汪湖水就会把你的手指染成天空的色彩。几朵闲散的云彩和下面高耸的阿尔卑斯雪山相互呼应,一边散步一边交谈,像极了一对情侣。 在这个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国家里,随处都淋漓尽致的体现着“精致”二字。在宽敞的街道两旁错落有致的座落着或巴洛克式或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它们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洗礼后向世人讲述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未来。下午来临,一对年近古稀的老人相互扶持着在街旁散步,他们在啤酒屋前停住,坐在外面摆设的木质桌前。热情的女服务员面带微笑的迎了上来。老头点了一瓶德国啤酒,老太太则点了一杯正宗的意大利卡布奇诺咖啡和一块瑞士的MOVENPICK蛋糕。大狗趴在桌下伸着懒腰,而老夫妇尽情享受此时斜阳的沐浴。 因特拉肯地处少女峰脚下两山夹持的山谷中,意为“两湖之间”。小镇的两端是瑞士两个著名湖泊图恩湖和布里恩茨湖,因特拉肯坐拥瑞士最美的湖光山色,一草一木皆是风景,风光四季皆宜。因特拉肯是通往少女峰、雪朗峰的重要门户,小镇本身也很美丽,有绿草如茵的荷黑马特,有独具特色的博彩中心,有商铺林立的何维克大街。小镇不大,步行就可以游遍全城,但店铺却不少,欧洲的奢侈品这里都能买到。 少女峰位于瑞士因特拉肯市正南二三十公里处,海拔米,是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之一。把你运上少女峰的是瑞士的登山火车,中间要转一次车,从山脚到山顶,可以看到景色变化和植物的不同。山脚下绿草如茵,稀稀疏疏点缀着房舍,山顶常年被冰雪覆盖,银装素裹,恬静地仰卧在白云之间。很多人上少女峰就会有高原反应,我最深的印象是在山顶的长椅上躺满了头疼和眩晕的客人,上山莫兴奋,莫乱跑就会好很多。 当一个人还不了解某个地方的时候,他对于这个地方的印象往往可以统一概括;而当他越深入认识这个地方,那么这个地方留给他的感觉就越纷杂,越难以笼统的描述,瑞士于我便是这种感觉。第一大城市苏黎世通常是航班进港的地方,其第二大城市日内瓦则云集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多家联合国的或其他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城”。洛桑是瑞士的一座古老城市,其历史更加悠久。自中世纪以来,洛桑不仅见证了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的历史变迁,也经历了自法国宗教战争开始到拿破仑战争结束的磨难与重生,这里还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指挥所。伯尔尼的意思是“熊出没的地方”,其老城区已是世界文化遗产,年新的联邦宪法将伯尔尼定为瑞士首都,或是更精确地称为联邦之城。 来瑞士一定不能错过卢塞恩,一座十分美丽的古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依山傍水,沿着罗伊斯河漫步,卡佩尔廊桥在夕阳中婷婷玉立。这座木制廊桥始建于1年,造型优美,古朴典雅,木桥两侧鲜花盛开。随手举起相机,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张明信片。 在我看来,瑞士人有着超乎寻常的身份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并且深信自家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在超市里,“瑞士制造”的商品是最佳品质的象征,你不用深究为什么,只需要知道瑞士的羊角包一定比法国的羊角包好,瑞士的西红柿一定比意大利的西红柿贵,瑞士的草莓也一定比西班牙的草莓贵,只可惜瑞士不靠海,不然瑞士的海鲜也一定是最好的。 仅仅从食物来看,就能发现这个国家并不追求多么宽广的涉猎面,他们更喜爱纵向的深入发展。瑞士名肴不多,奶酪火锅算是国菜,溶一大锅奶酪,倒点白葡萄酒,用面包土豆沾着吃,再配一点酸黄瓜和香肠肉。看似内容简单,然而光奶酪品种就有成百上千,瑞士人谈论起奶酪火锅来也是津津乐道。 系列文章: 足迹1:加拿大、越南、乌拉圭、毛里求斯、津巴布韦、阿尔及利亚 足迹2:斯洛文尼亚、墨西哥、塞尔维亚、日本、新西兰、南非 足迹3:芬兰、土耳其、葡萄牙、捷克、马耳他、哥斯达黎加 足迹4:爱尔兰、新加坡、匈牙利、智利、印度尼西亚、丹麦 足迹5:巴西、安道尔、挪威、荷兰、埃及、印度 足迹6:波兰、法国、瑞典、希腊、赞比亚、意大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