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第三巡视组巡视玉门市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通报 根据省委统一安排部署,省委第三巡视组于年3月31日至4月16日对我市进行了为期16天的专项巡视。7月15日,省委第三巡视组向我市反馈了巡视意见。两个多月以来,市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强化问题导向、事业导向,认真整改落实省委第三巡视组巡视工作反馈意见,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高标准、严要求、快行动推进问题整改,大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环境。 7月15日,省委第三巡视组巡视玉门市反馈大会召开后,市委立即成立由市委书记雒兴明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张家明和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生铭为副组长,其他市委常委和市政府副市长为成员的整改领导小组,召开市委常委会、巡视意见交办会,对做好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按照省委第三巡视组的要求,市委对省委第三巡视组反馈意见进行逐条深入分析、分类归纳梳理、反复征求意见,精心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第三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将巡视组反馈的三个方面8个问题和3条建议,梳理细化为15项整改事项和49条整改措施,对每一项整改事项都确定一名市委常委或市政府副市长为责任领导,市纪委、市委办、政府办、组织部、民政局、国土局等部门为牵头单位,相关乡镇和部门为配合单位,分别拉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推进目标和完成时限,靠实责任,细化措施,层层传导压力、狠抓整改落实。整改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举一反三、尊重历史的原则,按照“制定方案、宣传发动,落实任务、全面整改,巩固提升、建章立制,检查验收、审核通报”四个阶段稳步推进,并通过重点抽查、随机核查、定期听取汇报等方式,层层开展督查推进,全程监督解决问题的进度、质量、效果,对在整改工作中敷衍塞责、走过场或弄虚作假、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问责,对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党政齐抓、细化分解、把握原则、精心组织、强化督查,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整改措施,有力推动了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市委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八个方面28项具体措施,对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进行任务再明确、措施再细化。持续深化“三转”,进一步明确了乡镇纪委书记抓纪律、抓作风、抓监督的职责,有效提升了基层纪检干部监督检查、纪律审查和综合协调能力。持续开展“6+1”专项检查活动,集中整治城市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新农村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专项资金规范使用。对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征地拆迁补偿情况进行再次调查核实,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积极配合省审计厅开展专项审计,没有发现补偿费发放不到位的问题。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卫生系统收支管理制度,全面整治工程建设领域违规转包、分包行为,进一步规范了重点领域财务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了权力寻租问题的发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方面,通过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统计指标体系,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严格数据审核,保证了经济指标统计的科学准确。深入开展了以“治庸、治懒、治散、治慢、治乱、治浮”为主要内容的作风整治活动,推行了领导干部抓项目“四包五盯三靠实”和县级干部蹲点帮扶等措施,狠抓行政审批项目集中办理,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提升了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激发了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深入开展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盗挖野生黑枸杞资源专项行动,大力推广苗木培育,引导种植户科学种植,有效遏制了因盗挖野生黑枸杞造成环境破坏问题。进一步规范会议审批程序,严格控制会议规格和数量,压缩会议时间,切实让各级领导把精力用在抓工作谋划、抓工作落实上。在民主集中制和选人用人方面没发现明显的问题,但有三方面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通过不断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保证了各类人才能够“引得来、留得住”。不断完善干部选用机制,改进考核评价方式,加强干部监督管理,重视后备干部培养,有力促进了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健全完善干部管理机制,强化干部监督管理,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 目前,市委已经完成了省委第三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今后,市委将继续按照省委第三巡视组指出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坚持立行立改、长期坚持的要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推动整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切实用制度规范行为、巩固成果,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止相关问题再次发生。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双十条”规定的贯彻落实,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坚持不懈推进“四风”问题整治,始终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促进作风建设新常态落地生根,真正做到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监督- 电子邮箱:gsymsw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