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http://nb.ifeng.com/a/20190611/7453135_0.shtml 香港回归——“一国两制”从伟大构想到生动现实 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一个永载史册的瞬间到来: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冉冉升起……香港从此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奠基 “一国两制”——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 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割让香港岛。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更是一次次被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都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九龙、“新界”也在那个时候被迫离开了祖国怀抱。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解放广州之后,基于战略考虑,并没有乘势解放香港。在新中国遭受西方国家封锁、禁运时,香港作为新中国发展海外关系和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事业的奠基人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阐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在这个前提下,中英两国磋商解决香港如何过渡得好以及15年后香港怎么办的问题。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拉开序幕;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经过22轮外交谈判,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年4月10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负责起草香港基本法。香港基本法的起草过程高度民主、开放。在起草委员会59名委员中,来自香港各方面的人士有23名。起草委员会还委托香港委员在香港成立由位各界人士组成的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广泛收集香港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仅香港人士就提出近8万份意见和建议。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基本法颁布后,中国政府着手筹备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工作。过渡期内中方“以我为主”,破解英方诸多干扰,“一国两制”从构想到现实走过了不平凡的岁月。 启航 我们已经等了多年,1秒都不能再多等 为了让五星红旗在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升起,中国外交官和英方进行了16轮艰难谈判。中方据理力争后,英方提出各让一秒,承诺英国国旗6月30日23时59分59秒降下。但升国旗同时要奏国歌,军乐队指挥的指挥棒抬起来一秒、落下去一秒,需要两秒钟。“我们已经等了多年,1秒都不能再多等。”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民族的情感,中国外交官竭尽全力,赢得了“1秒钟之争”。 国歌响起,正在执勤的警察以最快的速度除下带有殖民色彩的旧徽号徽章,换上藏在制服口袋里带紫荆花图案和中文“香港警察”字样的新徽号徽章,迎接新的时代。 解放军接管英军总部的一幕至今令人难忘:“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两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肩扛步枪,迈着正步走向营房大门,上岗。年7月1日零时,当五星红旗在政权交接典礼会场上升起的同一时刻,中国人民解放军顶风冒雨,在中国香港特区从南到北的防务岗位上,担负起神圣责任。盛放的焰火、鸣响的汽笛、沸腾的人群,欢庆着“一国两制”顺利启航。从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刻起,“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变成生动现实,香港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共享作为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共创香港的美好未来。 前行 “一国两制”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 回归后,香港在变与不变中稳步前行:香港中西合璧的风采浪漫依然,活力之都的魅力更胜往昔。夜幕下的跑马地,马场灯火通明,宝马良驹激战正酣;中环兰桂坊熙熙攘攘,肤色各异的年轻人手拿啤酒、开怀畅饮…… 历史在这里转折。回归后,香港同胞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享有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宪法和基本法从宪制层面确保了特别行政区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有中央政府挺港的身影,都有国家作为强大的后盾。事实有力证明:“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祖国不仅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最大底气所在,也是香港繁荣发展的巨大机遇所在。 “一国两制”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历经风雨和考验,面对挑战和冲击;不断应对和化解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过程,正是彰显“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和制度韧性的过程。年和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两年就香港议题作出重大决定,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不忘初心、坚定信心,香港定能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征程中阔步前行、续写华章…… 澳门回归——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又一历史丰碑图①:晨曦中的澳门半岛。新华社记者张金加摄 图②:年12月20日,在澳门金莲花广场,游人拍照留念。人民网记者翁奇羽摄 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举行升旗仪式,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1周年。新华社记者张金加摄 万众瞩目,举国欢腾。年12月20日0时,澳门文化中心,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继香港回归后,祖国统一大业进程铸就又一个历史丰碑。 “决不能把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一世纪” 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年鸦片战争后,本来租居的葡萄牙人将澳门半岛“据为己有”,此后又强占氹仔和路环。 年,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奠定了基础。 年6月30日,中葡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开启和平解决澳门问题会谈。4轮会谈,历时8个多月。虽然气氛友好,但在回归时间上双方分歧很大。 “澳门问题必须在本世纪内解决,决不能把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一世纪。”邓小平同志坚定表示。 年12月,中国政府发出声明,在年以前收回澳门是包括澳门同胞在内的10亿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立场和愿望,任何关于年以后交还澳门的主张都是不能接受的。 年4月1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葡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人终于自己当家作主了 澳门有一条颇具纪念意义的旅游路线,叫“情系澳门基本法”,包括金莲花广场、澳门基本法纪念馆、澳门回归纪念亭等。 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年5月,由90位澳门各界代表组成的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成立。 澳门居民闻讯立刻行动起来。各个社团组织了29个基本法 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基本法使“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原则具体化、法律化。以中文法定地位来说,年葡方通过法律程序确定“中文为澳门的法定语文”。澳门基本法也明确规定:“葡文也是正式语文。”澳门有许多“土生葡人”世居澳门、持葡萄牙护照。基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其利益依法受保护,习俗和文化受尊重。 依据基本法,年4月,由名澳门永久性居民组成的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顺利诞生;5月,何厚铧当选为澳门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历史上,澳门共经历任葡人总督,这是第一次由澳门本土人士出任最高行政职务。随后,特区第一届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架构也依法成形。澳门人终于自己当家作主了! “我们自己的军队进澳门来了” 年是澳门当之无愧的“回归年”。距离回归日倒计时天、50天、30天……都是澳门市民的节日,他们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澳门一家百货公司宣布,凡持内地、香港、澳门证件可用超低价购买珍藏红酒两瓶,橱窗里写着:“记住,因为你是同胞,我们才给你如此优惠。” 年是内地当之无愧的“迎澳年”。上海80万中学生参加了迎澳门回归知识竞赛;天津市万少年儿童参加了迎澳门回归手绘藏书票活动;上万名大学生从北京出发,经天津、上海、广州南下香港、澳门,以接力签名的形式将“世纪回归路,莘莘学子情”的横幅送给特区政府作礼物。 那一年,内地新添了许多“迎澳”宝宝。家在安徽的耿迎澳年6月生,外公给他起的名,“老爷子总说,我的名字体现了他对祖国的一种感情。”周迎澳年11月出生在湖南,几年前姑姑去澳门旅游,第一时间就给她打了电话,“那感觉,就好像他们到了我家一样。” 澳门回归也牵动着海外侨胞的心。迎接澳门回归的展览,在布鲁塞尔展出,在多伦多展出,在南美各城市展出……华侨华人扶老携幼前来观展。 “澳门回归震乾坤哪,往日的华人矮三寸哪,回归祖国在九九年哪,十二月二十日我们盼哪!……”回归倒计时30天时,一群年过半百的海外华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倒计时牌前,纵情唱起自编的歌曲,沧桑的面孔配以朴素的歌声,令人动容。 万众期待中,12月20日凌晨,澳门综艺馆,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一大早,人们发现满街的旗帜飘扬,鲜艳的五星红旗与绿底白莲的澳门特区区旗相映生辉。 中午12时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车队自珠海进入澳门。3万多名澳门市民早早迎候在路边。车队所经之处,锣鼓声、掌声、欢呼声与照相机的快门声交织,很多人湿了眼眶。一位澳门市民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大声地说:“我非常激动,这是我们的军队,我们自己的军队进澳门来了!” 伶仃洋畔,欢歌笑语。当天,澳门举行了“迈向美好明天”大巡游。多人组成了21个花式表演方阵、24辆大型花车及群众方阵,规模空前。 神州大地,彻夜难眠。当晚,北京首都体育馆,来自内地、澳门、香港的多名演员共同参演“欢庆澳门回归——中华日月明”文艺晚会,载歌载舞庆祝这重要时刻。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中国面临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历史抉择。 年金秋,党的十五大在京召开。大会报告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主题,旗帜鲜明地宣示了我们党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离开会时间还有1个多小时,数百名中外记者便已簇拥在大会堂东门外的台阶上”“北京火车站南来北往的旅客簇拥在巨大的电视屏前,长安街上行色匆匆的京城百姓放慢了脚步”……年9月1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记录下了国内外对大会的瞩目。 党的十五大正式代表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着全国多万党员。 翻开历史的照片。人民大会堂庄严雄伟。大礼堂主席台正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巨幅会标。大礼堂二楼上挂着“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巨型横幅。 历史铭记,党的十五大作出的一大历史贡献,就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十五大无疑将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大会认为,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对于保证我们党领导人民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是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五大代表、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作出这个决策,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 “邓小平同志向人们展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构想。”李忠杰说,早在年,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作了新的阐述,表明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吃了‘定心丸’,思想更解放了” 年9月29日,三秋大忙季节。山东省最大的私营农场胶州市环海农场,机声隆隆,一片繁忙,近千亩稻田金浪翻滚。当年10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开荒大户放手大干》记录下了这样的场景—— 地头上,场长徐宝荣正拿着“大哥大”指挥收稻子。这位种粮大户投资多万元,承包了胶州市近海1万亩荒滩进行改良开发。十五大报告提出,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这下,我的信心更足了。我要放开手脚大干。”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释放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少人感到,“吃了‘定心丸’,思想更解放了”。 “十五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大问题作出新的阐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主任罗平汉表示,这些论述,体现了党在探索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这个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罗平汉说。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回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我国实现跨世纪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几代人接续奋斗 朝着21世纪阔步前进,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展望:“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 忆往昔、看今朝。如今,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展望很多已经实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到建党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后,在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来源:人民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