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 http://m.39.net/pf/a_6489068.html点击标题下「民族艺术杂志社」可快速订阅 玉门、玉门关名义再思考 ——第十二次玉帛之路考察札记 摘要年6月,第十二次玉帛之路(玉门道)考察在玉门花海汉长城遗址采集到马鬃山玉矿的玉料,这表明马鬃山玉是在新疆和田玉之外很早就输送中原的战略物资,其路线有北道(草原戈壁道)和南道(河西走廊道)。目前可知马鬃山玉进入河西走廊的路线有三条支线,即音凹峡—桥湾线、玉门花海线和小马鬃山—金塔线。这三条支线中的前两条路线都必经汉代玉门县,可知最早的玉门关应在汉代玉门县,最初的玉门和玉门关二名可兼指新疆玉、敦煌玉和马鬃山玉的入关门户。 关键词:玉门花海;马鬃山玉石;西玉东输;玉门关;四重证据法 文章编号:-()02--08 中图分类号:TS.21文献标识码:A 作者:叶舒宪,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邮编: 一、第十二次考察缘起 年7月的第二次玉帛之路考察,聚焦齐家文化、四坝文化与河西走廊的关系。曾经在7月18日这一天途径酒泉,却没有逗留。那是自高台县考察地埂坡遗址后,直奔玉门考察火烧沟遗址的一天,一整日大部分时间都在连霍高速上奔驰。当时有新闻说玉门遭遇鼠患,所以临时决定只看火烧沟遗址和新市区一个私人博物馆,然后便继续快马加鞭,奔到瓜州去住宿。这样,我们启动的玉帛之路系列考察活动第一次穿过河西走廊,竟然错失了对酒泉这座历史名城的探访,也没有走访旧玉门市的所在,只在新玉门市稍作逗留,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年6月完成的第五次玉帛之路(草原道)考察,最远目标地是甘肃与新疆交界处的明水汉代古城和肃北马鬃山古代玉矿,去程走的是草原戈壁,即从兰州经过银川,北越贺兰山,穿越阿拉善沙漠到额济纳,再从额济纳西行八百里大戈壁无人区抵达马鬃山镇。返程安排的是驱车从马鬃山到酒泉,途径玉门也没有停留。在酒泉短暂考察和召开座谈会后,当日下午乘动车返回兰州。这是五次考察以来第一次在酒泉逗留,对玉酒泉的地方传说留下初步印象(图1)。酒泉方面负责接待和对接的主人是甘肃社科院酒泉分院的孙占鳌院长,他带领考察团成员走访酒泉的文化地标和肃州区博物馆,并热情赠送他主编的酒泉文史丛书。 图1用一大块酒泉玉作为“玉酒泉”新地标。 叶舒宪摄,年 整个年,玉帛之路考察进行了第九次和第十次,都是围绕泾河与渭河自甘肃进入关中的天水和陇东地区。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河西这边。年的田野考察活动重头戏是4-5月间进行的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考察,其路线设计是延续第九和第十两次考察而来的,共覆盖两个省区的25个县市,日程安排的紧张而有序。连五一长假都是在延安芦山峁遗址和延安文管所库房里的考察中度过的。本来没有考虑在年内举行第十二次考察的计划。第十一次考察返回之后,还没有来得及放松和休整,考察所得资料也还没有及时整理,就接到甘肃玉门市方面的邀请。玉门市为落实文化强市策略,要在8月下旬召开有关丝路上的玉门和玉门关的学术研讨会,先期邀请国内相关专家前来调研。我们玉帛之路考察团的主要成员积极相应,在6月出席天水市的伏羲文化高层论坛之后,就趁此次年内第三次来甘肃的机会,与玉门方面协商,将此次活动与当地的文化建设实现一次无缝对接。这样,我们就把6月26至7月1日到玉门和酒泉的考察命名为“第十二次玉帛之路(玉门道)考察”。就连考察团从酒泉出发取道小马鬃山,再度探访马鬃山古代玉矿时打出的旗帜,都是从在玉门市政府举办的座谈会现场借来的会场横幅(图2)。这次考察有三个内容:玉门地区的考察,酒泉市玉文化遗迹,酒泉至小马鬃山(马鬃山苏木)和马鬃山的路线及玉石资源情况。 图2第十二次玉帛之路考察团再度探访马鬃山玉矿遗址合影。 考察团摄,年 二、玉门得名与玉石无关吗? 位于我国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古代是中原文明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如今被视为丝绸之路旅游的黄金路段。从武威、张掖到酒泉、嘉峪关、玉门和敦煌,这里曾经留下多少远程跋涉的商队、使团、军队和僧侣的足迹。值得如今中国人深思的一个话语问题是:在德国人李希霍芬年提出命名的“丝路”上,为什么我们中国本土的地名都不反映丝或者帛?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反映“玉”呢?这里面当然有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从先秦时代中原人对“昆山玉”路线的想象和记忆,到《山海经·西山经》和《穆天子传》记述的“玉山”、“群玉之山”等名目,再到西汉武帝时代开辟“河西四郡”以来的新命名的“玉石障”、“玉石置“、””“玉门县”、“玉门镇”、“玉门关”、“玉门军”??????这会使每一个来到玉门的访客首先联想到玉石:玉门有玉吗?游览一番的结果,对这个新兴的石油城市会留下工业社会的充分印象,而玉石则是难得一见的。除了四坝文化先民留下的一件白玉凿(又被称为白玉杵)和一件青玉的矛尖,考察团在玉门博物馆的文物库房里搜寻,总算寻觅到一件清代羊脂白玉的玉扳指。 如果没有玉的话,玉门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当今的玉门市政府为打造城市文化名片,不惜花费数千万元巨资在进入玉门市区的公路上修建起一座汉白玉的仿古拱门建筑(图3),上面用红字大书特书“玉门”二字,好像是要提醒所有从这里路过的人,这里就是两千年前以玉为名的汉代玉门县的所在地! 图3玉门市新建的地标式仿古建筑——汉白玉拱楼。 叶舒宪摄,年 在年8月28日玉门市召开的“玉门、玉门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我的发言是《玉石之路与玉门》,发言的第一个问题是提给玉门市的东道主的:“汉白玉是玉吗?”答案显然让所有人感到惊讶:汉白玉根本就不是玉,而是一种白色大理石。之所以要把石材美名其曰汉白玉,是为了攀龙附凤式地追逐以和田白玉为至高无上的华夏文明价值理想。我国境内使用汉白玉材料最多也最奢侈的地方无疑是北京紫禁城。其各个大殿前的坛台、栏杆、华表和装饰性的巨型雕龙石壁,都是用上等的汉白玉。要问其石材出处在哪里,答案是北京房山县的山里,盛产最优质的白色大理石。 来到玉门市,仔细一问才知道:玉门市公路上新建的地标性的拱门建筑所用石材,果然就是遥远的华北地区房山县运来的,也难怪其造价如此高昂。汉白玉新造的玉门市地标,仅仅是在符号名称上呼应了一下玉门有没有玉的问题。要让这个古老的地名能够名符其实,还需要从历史深处去发掘各种与玉石相关的隐情。 与玉门相关的地名,最有名的一个,莫过于敦煌西北80公里通往新疆的道路上的关口玉门关(小方盘城)(图4)。不过,一般人大都不清楚,这个被边塞诗歌咏唱得名满天下的玉门关,不是最初的玉门关,而是后起的。以玉门为名称的地方本不在这里,而远在这以东数百公里的地方。学界认为,西汉武帝时代开设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首先设立的是酒泉郡。酒泉西边的敦煌郡,是在原酒泉郡的管辖范围里分立出来的一部分。而最初的玉门县就隶属于酒泉郡,为什么要以玉门来作为县名?因为那里先有玉门关,即运输玉石进入中原的重要地理关口所在。后来,新设立的敦煌郡,将这个重要关口向西方向大大挪移得更远了,也就是在玉门县的老玉门关之后,有了敦煌以西的新设玉门关。此后,老玉门关便不宜再称玉门关,避免造成对汉朝国家海关位置认知上的混乱不一,所以改称玉石障(障,即亭障,长城上的要塞)或玉石置,为汉代酒泉十一置(置,即邮驿路上的邮置)之一。但是,依据老玉门关而得名的汉代玉门县的名称,则无法改动了,一直相沿到后世,在唐代则改称玉门军。这个名称如同今日中国的八大军区之称。 图4敦煌西北的玉门关遗址(小方盘城)。 考察团摄,年 陈梦家先生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