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7534559.html 了解玉门大事 年3月4日 1 玉门市四举措打好非洲猪瘟阻击战 2 玉门市三所学校被命名为酒泉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示范学校 3 玉门市五举措推动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创新发展 4 玉门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助推乡村振兴 5 玉门市打出就业组合拳提升劳务输转水平 6 玉门市采取四项措施规范民办校外培训机构 7 玉门市全力做好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项目 1 玉门市四举措打好非洲猪瘟阻击战 一是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按照网格化监管责任到人,紧扣重点场所、监管内容、监管措施做了周密安排部署,实现防控监管无死角。 二是开展针对性宣传。通过向辖区内生猪屠宰场、农贸市场、学校、餐饮单位、卤制品小作坊、销售户等告知疫情,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发放宣传资料,加强公众对非洲猪瘟认识。 三是强化专项检查。从经营者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货来源、动物检疫证明等环节进行了详细检查,督促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进货查验制度,坚决杜绝无合法有效手续动物产地检疫和检验证明的猪肉及猪肉产品流入辖区。 四是完善餐厨垃圾监管。督促餐饮经营单位严格管控餐厨垃圾流向,按要求收集处理餐厨垃圾,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餐厨垃圾饲喂牲畜。通过健全和完善猪肉市场监管长效机制,确保了上市猪肉质量安全放心。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余家。 2 玉门市三所学校被命名为酒泉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示范学校 近日,玉门市第一中学、玉门油城学校、玉门市独山子学区等3所学校被命名为第五批“酒泉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示范学校”。目前全市创建的省、酒泉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分别达到3所和13。通过各级示范学校开展"六个一"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宣传教育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凸现,防震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3 玉门市五举措推动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创新发展 一是制定印发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意见》《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暂行办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 二是申请市政府专家服务专项经费30万元,对重点企业开展了企业风险分级评估,帮助企业建立了问题隐患库、辨识了风险部位,提出了防范和解决措施,提升了企业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三是督促相关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15项,对全市18处重大危险源进行了风险辨识,逐级进行了评审备案;全市已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单位多户,完成风险分级评定单位37户,企业防控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组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支,配备各类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台、套(件);督促纳入安全生产监管计划的户企业制定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了备案,责令企业修订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2个,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应对各类事件的演练活动多场次。 五是聘请省级安全专家对我市余户企业进行了全面综合“会诊”,查出安全隐患条,帮助企业查明各车间岗位事故风险,有效提升应急防控能力。 4 玉门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玉门市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发展,大力扶持本土电商企业发展,建成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级电商服务站16个,村级服务点54个,综合性电商微商孵化创业基地1个,成功孵化电商企业13家、个体户,人才孵化培训物流仓储配送、电商网络营销等电商运行体系不断完善。年全市从事电子商务产业的人员突破人,注册网店家,开通微店家。依托“特色中国·玉门馆”等第三方网络平台,开拓具有玉门地域特色的,祁连清泉人参果、花海辣椒等知名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为玉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5 玉门市打出就业组合拳提升劳务输转水平 年,玉门市以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务工人员收入为主线,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打造玉门劳务品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一是强化劳务信息对接。积极与劳务基地、用工企业、劳务经纪人联系,收集和筛选用工信息,实现乡镇、街道、社区人力资源信息、培训信息和用工信息的共享,定期深入“一区三园”企业开展政策、信息对接服务,巩固省外劳务输转基地,与省外劳务机构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为求职者搭建便捷高效的劳务输转平台,至目前,累计向“内”输转季节性用工近人,有效解决了各行业的用工需求。 二是增强劳务培训质量。整合培训力量,实现由过去单一的公办机构逐步向公办、民办机构共同发展转变,不断增强专职师资力量。培训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实行小班制,更加注重实践操作,提升培训水平。至目前,共培训城乡劳动力人,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的愿望。 三是提升劳务输转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乡镇劳务工作站的主导作用和民间劳务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加强信息提供、组织输出、跟踪服务、权益维护,不断提升劳务输转规范化水平。 6 玉门市采取四项措施规范民办校外培训机构 今年以来,玉门市加强规范中小学生民办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采取四项措施着力解决26所机构存在的办学资质、办学行为、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问题。 一是疏堵结合,分步治理。在全面摸底排查基础上,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按照“规范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工作要求,坚持疏堵结合,分类分步治理,促进校外培训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无证无照、群众投诉强烈的问题,坚决依法查处,责令其停业整改;对存在问题能整改的限期完成整改,并对其整改情况进行逐一核查;对不按期完成整改的,采用联合执法的方式,责令其停业整改。 二是内外结合,标本兼治。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机构准入条件,出台《玉门市进一步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拉网式检查,严肃查处各培训机构不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超纲教学、非零教学以及公办在职教师校外兼职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禁止与公办学校挂钩招生的不良现象,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学校、社区、家长共同参与的课后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 三是示范引领,行业自律。在网站公布民办培训机构年检结果和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积极树立标杆,模范引领,引导民办校外培训机构和教师积极开展自查自究,提高自律意识。对校外培训市场影响较大的多家机构负责人分别约谈,要求各机构正视问题,自我检查,率先整改。 四是正面引导,舆论宣传。高度重视舆情管控和引导,精心策划,正向发力,为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运用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