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土当掘宝中宝 ---------定边文化旅游业发展思考 文/蒋峰荣 咸盐、皮毛、甜甘草,“老三宝”在农耕文明时代,使定边遐迩闻名;石油、荞麦和土豆,“新三宝”在改革开放后成为驱使定边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今,“老三宝”已定格在历史的镜头里成为往昔的自豪,“新三宝”中的首宝石油可短时间支撑起富民强县的大厦,但取之有尽,难以久远,荞麦、油料又是传统农作的产物,无法承担起未来地方经济持续繁荣的使命。前几天,从媒体看到一则消息,称新中国石油发祥地玉门市因石油开发而兴盛,因石油枯竭而衰落。曾经繁华数十年的十万人石油城,而今人去楼空,大街小巷荒草丛生,令人伤感。几位忧县忧民实则为自己明天忧的朋友吃饭时聊起此事,大家纷纷发“杞人”之叹,忧“天倾”未来之思。玉门的今天该不会是定边的明天吧?我们定边人今天也是靠石油富裕靠石油发展,而一旦石油资源开采完了,我们该如何“吃饭”呢?这也是定边人而今的共识之忧。 老天生人,必给人饭碗,旧碗用毕,还有新碗,也曰“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不能光追忆“老三宝”,也不可荣耀眼下的“新三宝”,在定边这片繁荣旺盛的热土上,还有“宝中宝”可掘可开,这就是文化旅游资源。 感谢上苍将我们降生于这片半山半滩自然地理独特的可爱水土上,感恩造物主为这方水土上的人们储藏了令人惊羡的油气、盐湖资源,感叹这方水土上不但生产着新老“三宝”,更有取之不尽享之不完的文化旅游之“宝”。定边县位于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这里是过去走西口人们最好的驿站或栖息地,是西部边陲物流中重要的“旱码头”,是军事上被视为“三秦要辅、长安锁钥”的重镇。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临陇庆、北枕草原,农耕文化、长城文化、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荟萃了众多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彩多姿、争奇斗妍,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和“陕西省文化先进县”之称,近二年来,又举全县文化之力,创建“中国摄影之乡”,已取得令人惊讶的成效。在这方风景这边独好的热土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独特诱人的民俗风情有待进一步整合开发,别具一格的塞上自然景观有待进一步打造,这就是定边县应当探寻的“新饭碗”。靠石油吃饭不会久远,靠文化旅游吃饭则潜力无限。 定边白于山文化五光十色。白于山区具有独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油田风光对于没见过石油开采的游客无疑是一道充满好奇的景观,地层深处数千米以下的石油如何抽出,高耸的井架钻探、遍地此起彼伏俗称“磕头牛”采油设备的生产状况,是一道道别致的胜景。再利用高科技手段直观演绎底层深处油气生成状态、而今钻石探岩抽油的神秘,谁说无人观赏?“风能”“太阳能”等生产景象也值顺便观光。白于山区冬有冬的妖娆,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江山这边独娇;春有春的娟丽,桃花绽粉梨花吐白杏花溢彩,;夏有夏的壮观,万绿勃发,郁郁葱葱,更有蓝天如洗碧,白云朵朵无霾影;秋有秋的色彩,特别是荞麦花开时节,缤纷烂漫绚丽多姿的塞上风光倾倒了多少他乡游子,秀美无边色彩斑斓的高原秋景迷醉了无数异地宾朋。多少文人称奇不已,无数墨客赞叹不休。真是江南锦绣迷人,白于胜景不逊,景点成型,游者定众。白于山区的黄土窑洞很有特色,地方民俗文化别有景致,打造成“白于风光”旅游景区必能吸引四方游客。 定边饮食文化风味诱人。定边小吃,天下闻名,有的小吃离开定边县境则无法吃到。受草原文化影响,定边饮食文化颇具特色,内涵丰厚,如整合开发,则大有前景。有道是“品尝剁荞面、不枉来定边”、“荞面疙托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大块羊肉硬早点、一辈子忘不了走定边”。还有“国饼炉馍馍、鸡肉摊馍馍、奇香羊羔肉、碗坨羊杂碎”,数不胜数的小吃可让客人一个月不重餐。定边居民好大一部分是从昔至今由榆阳、绥德、米脂、子州等县迁徙而来,“东路”(定边人对榆林市东部几县的总称)富有陕北特色的饮食文化与定边本土饮食文化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风味。如将此冠以陕北文化元素,打造成陕北特色的风味品牌,定会新奇诱人。笔者曾向几位经营餐饮业的朋友建议,炸糕可冠名“兰花花炸油糕”,因《兰花花》歌词中有“手提上那个羊肉怀揣上糕,拼上那个性命我往哥哥家里跑”;羊肉面可冠名“四妹子羊肉面”,因《三十里铺》中歌词有“洗了个手来和白面,三哥哥吃了走三边”;再如冠名“王贵炖羊肉”、“李香香饸饹”、“巧婆姨剁荞面”“西口烙饼”等等,使之风味品质独特,文化色彩鲜明。 大城市与小城镇事理当同,北京的锣鼓巷、成都的锦里古街、西安的回民街等,游客蜂拥、繁华至极,主要源于地方风味小吃汇聚。民众以食为天,游者以饱口福是求,定边县如统一规划,在县城及繁华乡镇打造“定边饮食文化一条街”,南来北往的游客必定闻香而去,啧嘴而归,终身赞叹,从而达到助推地方经济繁荣之目的。 定边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定边“赛驴”“霸王鞭”“皮影戏”“踩高跷”“秧歌”等民间文化独具一格,“剪纸”“刺绣”“说书”等民间艺术堪称一绝,“婚丧嫁娶”“合龙口”仪式等民风民俗也是塞上一观。丁酉年正月初十,“陕北榆林过大年在定边”现场,人山人海,各种地方民俗文化活动诱引了本地及邻县民众十万人争相观看。定边马莲滩森林公园缺少地方文化内涵,在此公园内规划场地逐步开发前述“定边民俗文化景观”表演,定可吸引往来游人驻足观赏。 定边长城文化神奇雄浑。定边境内的长城蕴涵着多少古老的传说,记载着多少历史风雨,值得挖掘开发。应全面开发深挖位于长城脚下的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西王”张献忠故里柳树涧堡。数百年前张献忠与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明王朝,是定边古今在《二十四史》中唯一被称上帝王的人物。张献忠是独特无二的文化资源,对张献忠一生南征北战、叱咤风云的传奇故事如进行整理浓缩升华打造,将是一处诱人神往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同时应将安边五里墩、安边古城、砖井古堡等长城遗迹修缮保护,意义价值不可估量。砖井堡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开发恢复好百年前堡内景象,观赏价值不亚于银川镇北堡。安边五里墩又是摄影人定格采风的绝佳基地,五里墩下可修建一处“长城博物馆”。 将前列景点打造成功,会成为长城脚下给后人造就的绝佳文化“饭碗”。 定边盐湖文化是塞上一道奇观。定边盐湖是陕西独一无二的食用盐生产基地,产盐历史两千余年。王朝更替、边塞戍军、民族争战,盐湖里生产的何止是盐,还有两千多年来数不清的历史演绎故事。加上“三五九旅”在这里立下的丰功伟绩,使盐湖分外闪烁出“红色光彩”。上世纪40年代初期,为支援边区财政和抗日战争,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两千余名指战员来此打盐,因陋就简,在长城下挖窑孔辟风雨御寒暑。定边盐湖由此被毛主席誉为“中央第一财政”。人工打盐场景又富于传奇,以往外地客人来定边大都要求去参观盐湖,对盐湖的水中生盐充满好奇。盐湖的工业经济效应虽已渐渐淡弱,但盐湖文化旅游价值却不可估量,如何打造此景点并非难事。 定边白泥井镇现代农业休闲旅游规模成型。白泥井镇依靠丰富纯净的地下水资源,近几年来现代农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白泥井”牌农产品享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全镇被陕西省命名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园”,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夏秋季节,此处农业风景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已建成国家级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十处,这些园区基本都集观光休闲为一体,加上沿线的“石光银治沙英雄庄园”、“月牙湖”等景点辅佐,旅游前景十分广阔。 女娲造人,必赐人吃饭之碗、生存之本,然人有时视“金饭碗”而不见,却仰天长叹,以何为食。定边物质上“老三宝”“新三宝”的自豪资本及近年来对石油经济的依赖形成了家乡人单项思维,总觉得离开石油定边民难富、县难强,干部职工的工资也难有保障。殊不知文化资源亦是宝藏无穷,取之不竭。面对宝山应知如何取宝,饭桌上与友“忧天”之聊也是居安而思危,为自己思、为后人思,并非庸人自扰。笔者这里无意闲谈,已将拙见写成提案呈予县委县政府。相信有识之士能有心来开“宝”;更相信定边县委县政府能够统筹规划,认清“宝藏”价值,设定掘“宝”思路,明确掘“宝”意向,刀下见菜重视掘“宝”,因地制宜善于掘“宝”,以“宝中宝”富强家乡的明天。 (作者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定边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定边县八届政协委员。) END塞上杂谈 投稿信箱: qq.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