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诗词文化博大精深 世间万物都可以成为文人倾诉衷肠、表达情感的载体,那么你知道古代诗词中,有哪些关于“门”的典故吗? 最长情的门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相传,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回想初遇时少女的美好,而今访人不遇的惆怅,于是题写此诗。虽然此事颇具传奇色彩,但我们愿意相信这是长情的崔护浪漫情怀的写照。 最雄伟的门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李白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仅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让天门山的壮阔仿佛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不愧是诗仙李白! 最凄苦的门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唐·李颀《古从军行》 《史记·大宛传》载:汉武帝时,李广利攻太宛,作战经年,死伤过多,请求回师。武帝命人阻断入玉门关之路,令军士死战。这两句写得极为凄惨,统治者全然不理会士兵的痛苦,一意孤行,穷兵黩武,不准士兵入关,士卒只有再与敌人拼命。 最思乡的门 出门便作还家计,直至如今计未成。 ——唐·杜荀鹤《馆舍秋夕》 古代交通不发达,离乡后再返乡十分困难,所以离乡游子总是思念故乡。请看这句诗:刚出门我就想回家,到现在还没回来,不禁让处于现代的我们同情古时游子的思乡苦,也庆幸我们身处于交通便利的现代社会,趁父母未老,多回家看看吧! 最啰嗦的门 一个和尚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此诗乍读,文字流畅,音韵和谐,很是有几分“诗味”。可仔细一读,便发现诗中废话连篇:诗中的“一个”、“孤”、“独自”都是指一个人,“关门”、“闭户”、“掩柴扉”指同一个动作,这其实是杂体诗的一种---啰嗦诗,又名重复诗。它是有意堆叠同义词,故意重复,造出一种甚有诗味的意境,表达一种幽默效果。 郑东·龙湖一号的门 纯手工中式原木府门,外观豪气大方、尊贵典雅,雕琢细腻的匠心工艺,清雅脱俗,给人如沐春风的舒适感。一进一出之间,传承千年门风礼仪,诠释院落深邃之美,在实现情感递进的同时,更加成就君子雅士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郑东·龙湖一号 四横三纵双轴地铁,三大水系七大公园 千亩湖居生态大境,倾力打造湖居大城 府门大宅姓氏门楣,南北大院静谧深墙 启幕中原门庭典范,当之无愧1号宅邸 ㎡(建面)龙湖的院子+约㎡的惊喜 约㎡地下会馆/约㎡南北庭院 珍贵席位,分秒递减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