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今时代,文化的经济属性与经济的文化属性融合共生,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增值空间,而且以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日益成为地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市政协在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抓住酒泉最具发展潜力的文化旅游产业这样一个议题,组织力量在深入调研考察学习的基础上,举办了加快酒泉东三县(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协商议政座谈会。会上,10名委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对促进东三县(市、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就部分委员的发言进行摘要。 ◆◆◆ 对打造酒泉东片区文化旅游中心的思考及建议 肃州区政协副主席党兴中 一是发挥优势,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依托肃州区旅游资源优势,打造环城休闲农业圈和北大河旅游景观带及清水河流域休闲农业带。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和戈壁户外运动旅游,全力打造“休闲度假胜地、户外运动之都”旅游品牌。 二是突出重点,打造旅游大景区。做强做大汉唐文化主题公园、西汉酒泉胜迹、富康梦天堂等市级文化旅游大景区;依托河流湿地,打造生态湿地大景区;充分挖掘整理乡村记忆、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大景区。 三是区域联动,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依托北大河风景带、酒泉植物园、戈壁湿地、文物古迹、美丽乡村等旅游资源,开发形成自然生态及丝路体验旅游线路。 四是突出特色,打造文化旅游节会品牌。利用举办首届奇石文化艺术节、花城湖文化旅游艺术节、农耕文化艺术节等节会赛事,着力打造文化旅游节会品牌。 五是深入挖掘,打造文化旅游商品品牌。加大对酒泉夜光杯、金塔木雕、玉门火烧沟彩陶、金锁阳饮品、汉武御酒、酒泉奇石、赤金观音等一批“老字号”文化旅游产品的保护和宣传促销力度。依托龙头企业组建文化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将风机模型、抽油机模型等工业产品设计制作为方便游客携带的旅游商品。探索研发砖画临摹、彩陶复制、木雕根雕等非遗产品。 ◆◆◆ 强化责任、突出重点、做大做强航天旅游经济圈 市政协委员、市旅游局调研员李春云 一是系统推进。去年9月份,按照市委三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肃州区、敦煌市分别牵头起草了关于推进东三县(市、区)、西四县(市)文化旅游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以肃州区为核心的东三县(市、区)提出了“构筑一个圈层、建设三大景区、打造四条主线、培育八大产品”的旅游发展目标体系,建议市上能研究批复这个实施意见,并配套责任体系、督查考核办法,开启东三县旅游发展的新局面。 二是整合打造大景区。着力建设四大景区。肃州区以汉唐文化新区为建设平台,整合丝绸之路博物馆、奇石博览园、酒文化博览园等项目,形成地域文化大景区;整合酒泉西汉胜迹、植物园、花城湖湿地建设生态湿地大景区;金塔县整合提升沙漠胡杨林、四湖一溪、北海子湿地建设生态旅游大景区;玉门集中力量做大地质公园景区,提档升级赤金峡景区和铁人纪念馆景区,打造地质奇观大景区。 三是谋划建设拳头产业。早日建成中国航空航天博览园、万国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博览园、中国·酒泉汉简博物馆等酒泉独有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 ◆◆◆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东三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市政协委员、酒泉市发改委交通科科长孙英萍 一是加快实施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紧盯“十三五”时期,国家、省上重大战略部署和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导向,争取将东三县更多的文化、旅游、交通、体育项目在国家和全省规划中“入规”“入库”。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国家专项债券、政府债券和专项补助资金全力推进项目实施。 二是提升文化旅游交通网络服务能力。实施“”交通突破行动和大景区道路建设、“互联网+智慧交通”建设,到“十三五”末,形成东三县对外公路畅通、铁路联通、航路广通的智能化旅游交通服务网络。 三是健全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定完善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从规划、土地、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探索以特许经营权出让、景区门票担保、土地质押等方式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商和企业集团投资,建设文化旅游项目。 四是拓展产业深度融合的领域空间。积极引导发展自驾旅游、户外徒步、登山攀岩、滑雪滑沙、漂流冲浪、蹦极滑索和滑翔跳伞等文化旅游新业态。在东三县精心规划建设一批丝路风情主题酒店、文化夜市、文化集市、旅游餐饮一条街、民俗表演一条街等特色文化市场,积极申办国际国内滑翔锦标赛、通用航空博览会、旅游文化博览会、文化论坛等节庆、赛事活动。 ◆◆◆ 关于整体推进东三县(市、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酒泉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王晋婷 一是抓规划、建机制,形成东三县文化旅游发展合力。建议成立市级层面的东三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领导机构,组织专门力量,编制东三县(市、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市级财政每年列支专项扶持资金,用以奖代补、贴息、项目补助等形式,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树品牌、强核心,推动东三县文化旅游联动发展。紧紧围绕“航天之都”这个品牌,找准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涵,凝练、策划、包装、提升和开发景区,设计一批“航天”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一批“航天”文化旅游商品,统一冠名、统一推介,将“航天大品牌”做成东三县的支柱品牌。 三是固基础、促服务,提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力。尽快启动规划建设市级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改造提升文化活动中心剧场,大力开发非遗产品,通过文物保护修复、数字化展示、文化演艺演出等工程,丰富旅游的内容。有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手工制作技艺、口头传承技艺“活态化”展示作为重要任务,丰富文化旅游商品的内容。 ◆◆◆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文化旅游发展 市政协委员、酒泉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王新成 一是争取扶持。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上更多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资金向酒泉倾斜,特别是对阳关遗址、榆林窟、果园墓群等丝绸之路申遗拓展项目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二是鼓励民办。对民办博物馆用地给予优惠,将符合条件的民办博物馆展览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博物馆进行经费补助,由市县统一安排带薪讲解员做好展馆免费开放服务。 三是搭建平台。以酒泉广场文化艺术节、哈萨克阿肯阿依特斯盛会、敦煌曲子戏大奖赛、肃北蒙古族服饰表演节及全国各类文博会或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为平台,加强“非遗”展示、推介与交流。 四是宣传造势。加强文化遗产日的重点宣传活动;开展“六进”(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农村、进机关)活动。 五是储备人才。将各类博物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做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六是开发产业。对有开发前景的非遗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开发,建设各类民俗文化村,为争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打下基础。 ◆◆◆ 开发打造酒泉东三县(市、区)精品体育赛事的建议 酒泉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滨 一是制定酒泉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三者融合发展的规划。把精品景区横穿成线形成精品旅游线路。 二是在打造包装重点景区的过程中重视纳入体育元素。旅游景区的品质必须适应市场的诉求和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提供具有体育文化内涵和品位的旅游产品。可以尝试在新添墩农场附近打造一座“霍去病文化城”。 三是建立酒泉市体育产业引导基金。对自驾车营地、航空营地、户外运动营地、全民健身场馆、品牌赛事、体育器材加工、游泳馆等体育产业类项目给予连续性、倾斜性扶持。 四是尽快启动酒泉市体育产业发展公司运营。 ◆◆◆ 关于东三县(市、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酒泉市商务局局长张鼎三 一是市场运作,激活产业。壮大产业靠市场运作,东三县(市、区)文化旅游资源有较强的公益性,如金塔县的林地可防风固沙,肃州区的湿地可涵养水源,玉门市的漂流是重要的水利工程,丹霞地貌是宝贵的地质资源,如何使这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关键在于合理界定产权,在维护公益性的前提下,让市场主体去追求盈利性,从而加快产业开发。我市大量的文化旅游项目都可通过界定产权,实现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双重目标。 二是突出特色,形成品牌。特色是与众不同的差异,繁华的城市有一处古老的商街,如敦煌月牙泉小镇;戈壁沙漠分布着绿洲、湖泊、小溪,如金塔“四湖一溪一渠”景观建设;边陲西部有现代化的商场,如肃州区万达广场、富康购物中心和东方广场;用现代传媒手段演示历史文化故事,如南特公司创作的动漫剧《敦煌传奇》;用“出卖荒凉”的理念展示过去的物品、用品和生活空间,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如酒泉民俗博物馆。这些都是特色。 三是高端策划、提升品位。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要本着引智优于引资的理念,邀请高端人才进行创意策划,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做好周密的软件服务,要身临其境,从自身的感受中找出不满意、不舒适、不便利、不喜欢的漏洞,加以改进。 ◆◆◆ 强化龙头带动作用打造航天旅游名牌 市政协常委、民建酒泉市委会主委张建平 一是铸造灵魂,构筑新的旅游格局。以航天元素、航天文化、航天精神为引领,谋划建设中国·酒泉梦幻太空航天科技博览园。 二是拓宽渠道,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合理规划特色旅游线路,打造航天系列旅游纪念品。 三是整合资源,挖掘旅游产业潜能。围绕航天文化资源,把航天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建设、管理、营销、服务的各个环节,推进以航天为主体,地方特色为补充的系列旅游商品进景区、进酒店、进商场、进机场、进车站、进农家园、进旅行社,与景区景点配套建设旅游商品专卖店或专柜,编排以“航天魂”为主题的地方特色演艺剧目。 来源:酒泉日报 监制:白玉玮编辑:卢汉卿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