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闲话甘草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甘草是在英国看到学生嚼

这个

还有这个

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感觉这玩意儿看着跟轮胎似的。问了之后才知道,这种食品叫甘草棒。尝过之后,我只能说,这的确是腐国的味道...

那么什么是甘草呢?

甘草(学名:Glycyrrhizauralensis,英文名称:liquorice)又名乌拉尔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最早记载于《本经》,又名美草、密甘,蜜草(《名医别录》),国老(陶弘景),灵通(《记事珠》)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在亚洲、欧洲、澳洲、美洲等地都有分布(并大都有传统的药用和其他用途)。

在我国,甘草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山西朔州野生为主。

此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

(一)甘草的别名

甘草的别名特别多,有国老、国老草、蜜草、蜜甘、美草、棒草、甜甘草、甜草、甜草根、甜根子、粉草、蕗草、灵通、主人、大嗷、红甘草、粉甘草、粉草、偷蜜珊瑚肉、乌拉尔甘草等。河北、内蒙等地把甘草称为甜草苗,兰银官话中把甘草称为甘甘草。

目前甘草商品一般分为东甘草和西甘草两种。

东甘草:又名东草。为产于东北、河北、山西等地者。

西甘草,又名西草。为产于甘肃、内蒙古,青海,陕西、新疆等地者。

此外甘草的传统商品名称还有:

粱外草:产于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一带。

王爷地草:产于宁夏巴盟的阿拉普左旗。习惯认为梁外草及王爷地草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西镇草:产于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及宁夏陶东,平罗一带者。属于西草。

上河川草:产于内蒙古伊克昭盟拉达特旗一带。属于西草。

边草;产于陕西北部靖边、定边一带。属于西草。

西北草;产于甘肃尼勤、庆阳、张披、玉门等地。属于西草。

下河川草:产于内蒙古包头附近的土默特旗,托克托和林格尔辞地。属于西草。

东北草:产于内蒙古东部,辽宁的昭乌达盟,吉林的哲盟、黑龙江的呼盟等地。属于东草。

新疆草:产于新疆。扁于西草。

皮甘草:又名带皮甘草、带皮草、皮草。为采收加工后保留栓皮者。

粉甘草:又名刮皮甘草,刮皮草,白粉草,粉草。为采收加工后刮去栓皮,切成长段者。

把甘草:为在加工过程中切成长段,扎成把者。

甘草节;又名粉草节、草节。为甘草根及根茎中充填有棕黑色树酯状物质的部分。

甘草头:又名疙瘩革、疙瘩头。为甘草根茎上端的芦头部分。

甘草梢:又名草梢、生草梢。为甘草根的末梢部分或细根。

均以皮细而紧、质竖体重、红棕色、粉性大、甜味浓、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二)甘草的故事

因为甘草平常容易接触,又有调和百药的功效,所以它的故事也不少。

据明代陆粲《庚巳编》记载:御医盛寅一天早晨刚走进御药房,突感到头痛、眩晕,随即昏倒,不省人事。由于病来的急,众人束手无策,如何是好?有一位民间医生闻讯后,自荐为盛寅治病,随手取中药甘草浓煎后即令其服下,没多久,盛寅苏醒了,御医们颇感惊奇。

这位民间医生解释道:盛御医因没吃早饭进了药房,胃气虚弱,未能抵御药气薰蒸,中了诸药之毒,故而昏倒。因为甘草能调和诸药之性、解百药之毒。因此,让他服用甘草水后便可苏醒。

又传明末年一药掌柜---刘兴帮,一天傍晚在自家门前乘凉,一近邻的小伙,17岁的李二苟走过他身旁时,见他的脸色惊道“哎!大伯,你身着重病了,得赶快治啊!”,刘掌柜听了大感不快,你一个小毛孩不过学了两年学徒,难道比我当了60年药掌柜还强?毫不在乎,并泠泠的答道:“谢谢你的好意,我吃得下,睡得着,身体挺好!”李二苟见他不理会他的好意和勤告,便回自家去了。

不料,两天后刘掌柜果然病倒了,头昏脑胀、全身乏力、不思饮食和茶水。儿子刘济民是当地的名医,便替父亲开了药方,服了二剂后病情不但不见好反而加重。刘掌柜这才想起李二苟来,他有气无力地对儿子说:“儿子呀!你快去把邻居李二苟请来,我或许还有救呢。”

第二天,天一亮,刘济民便来到二苟家,迎接他的是二苟的母亲,当她听完邻居来意后,便掏出一张药方说:“我儿子已回店里去了,但他临走时为你父亲留下三张药方,这是第一张药方”,济民接过了药方一看大为不解,药方仅为:“甘草4两(即克),水煎服。”他谢过李大娘,回家后对老父亲说,李二苟药方仅有甘草一味,怎能治好您的病呢?刘掌柜也感到迷惑不解,但既然这个后生能看出我有病,也许他能治。还是试试看吧!哪知,服完一剂药,刘掌柜病好了一大半。于是令儿子济民又到李大娘家去讨第二张药方,药方上又只写着“甘草半斤,水煎服。”第二剂药服完后,刘掌柜可以下床走动了。这时李大娘便亲自登门送上第三张药方:“甘草一斤,水煎当茶喝,”服完三剂药方后刘掌柜的病完全好了,身体康复了。

这年年终,李二苟休假回家,刘掌柜大办酒宴,款待二苟。宴席间,刘掌柜和儿子向二苟他求教用甘草治顽疾的医理。李二苟说:“大伯常年炮制药材,每制一药,必先尝尝,久而久之,中了百药之毒。而这甘草正好能解诸药之毒。”刘掌柜听后甚为称赞道:“你小小年纪,竟这么精通药理,真是能者为师啊!”李二苟谦虚地说:“治这种病,是我师傅教的。一年前他也曾患过此病,也是用甘草一味治好的啊!”众人听了,十分钦佩不已。

写到这里小编不禁想到快板《武数同仁堂》里的最后两句话:

“中国的草药千千万,它是万万千,我是唱到明儿个,也唱不完……”

的确,一个小小的甘草都有如此多的讲究,看来今后要好好研习中医药材,也不妨是一件人生乐事啊。

小编有话要说:各位可以在留言区畅所欲言哦!不论是有关“甘草”的方言故事,还是与之有关的童年记忆,我们都十分欢迎您的分享!

作者:章一夫主审:阮桂君编辑:郑文君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