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将刊载于《诚通CT+》。 文中所用图片由艺术家友情提供。 长久以来,文人墨客似是对杏花和墙头情有独钟。唐代吴融如是说: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唐代宋无曰:红杏西娄树,过墙无数花。宋代张良臣写: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宋代陆游也曾曰: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叶绍翁更是留下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赞叹。红杏象征着新生的美好事物,封锁不住、禁锢不了,区区一堵“墙”又怎能束缚这蓬勃的生命力? 摄影术诞生于年,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90年代中后期数码相机摄影的兴起,摄影进入了新时代,人们开始强调摄影艺术的自身审美价值与规律,摄影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然而在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在中国艺术发展过程中仍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中国不乏一大批优秀的摄影艺术家以及发人深省的作品,但是却没有得到广泛的肯定。如何突破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高墙”,让摄影艺术走向大众并得到更广泛的理解和接收,是当代中国摄影面临的挑战之一。值此之际,德顺斋--中欧当代艺术与文化交流协会携手重庆托木文化、唤醒空间设计机构,在欧洲的十字路口——布鲁塞尔——共同举办一场名为《红杏出墙》的国际摄影展,希望吸引更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