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美国阿富汗问题特使哈利勒扎德在喀布尔与加尼总统会谈

当地时间3月27日,美国阿富汗和平问题特使专程访问土耳其,以继续推动陷入僵局的阿富汗和平进程。美国国务院27日称,负责阿富汗事务的特使扎尔梅·哈利勒扎德已经启程前往安卡拉和喀布尔进行访问,鼓励阿富汗各方加速和平谈判,以结束旷持日久的阿富汗冲突。此间,美国总统拜登正在决定是否履行前总统特朗普与塔利班在年2月签署的协议,并在5月1日的期限前撤出驻阿富汗的2,名美军。为此,拜登政府已寻求向塔利班和华盛顿支持的阿富汗政府分别施加国际压力,要求双方在这一期限到来之前达成一项和平协议并实现最终停火。美国国务院在一份声明中说,“他(哈利勒扎德)将接触双方为政治解决谈判做出的准备努力,这个政治解决方案将产生一个永久性的停火以及持续公正的和平。”但塔利班反政府武装却在26日毫不客气地做出回应,如果外国军队在期限之后仍然留在阿富汗,他们将对外国军队重新发动敌对行动。拜登政府25日曾称,很难满足期限的规定,根据美国与塔利班去年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达成的协议,还要求撤出全部驻阿富汗的约7千名国际联军军人。塔利班说,他们将致力于这项协议的执行。该组织认为,此项协议是终止20年阿富汗战争“最合理和最短的途径。”然而,阿富汗暴力攻击事件最近几个月来不断增加,包括对公民社会活动人士、记者和政府官员发动的有针对性的杀害行为。3月13日,塔利班发起了一次汽车炸弹袭击、一次路边炸弹袭击和几次反政府武装袭击,导致至少22人死亡,70多人受伤,在这些死伤者中有安全部队人员和平民。阿富汗内政部发言人当时说,汽车炸弹的攻击目标是靠近伊朗边境的赫拉特省的一个警察基地,爆炸炸毁了附近居民区至少14栋房屋。当地官员说,爆炸造成大约60人受伤,其中有20名妇女和12名儿童。医院称,有5人伤势严重。但塔利班发言人说,该组织与这起炸弹攻击无关。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则指出,塔利班反政府武装“继续对我们的人民发动非法战争和暴力攻击,”“再次显示他们无意”寻求和平解决这场冲突。阿富汗南部乌鲁兹甘省首府塔林科特13日上午也发生一次路边炸弹攻击事件,炸死3名平民,炸伤4人;但没有人声称对攻击事件负责。与此同时,塔利班武装本月13日凌晨在北方的昆都士省和巴尔赫省发动袭击,打死11名阿富汗国民军士兵,打伤另外6人。当地一名匿名安全官员透露,塔利班攻击人员还在昆都士省的冲突中逮捕了5名阿富汗政府军人。塔利班发言人证实,该组织实施了这两次攻击行动。针对阿富汗动荡不安的安全局势,美国特种部队最高指挥官近日发出警告说,他担心假如华盛顿决定从阿富汗撤走所有部队,喀布尔现政府可能会垮台,因为其安全部队可能很快就会被塔利班击溃。3月25日,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陆军上将理查德·克拉克对国会议员们说,虽然阿富汗军队努力改进了自身能力,但如果失去美国现有程度的支持,将无法自我维持。“虽然取得了进步……美国向阿富汗提供的抗击塔利班和阿富汗境内其它威胁的能力对他们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克拉克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时坦言。

在喀布尔街头戒备的阿富汗政府军

克拉克说,他近期去阿富汗实地会晤了该国军方新的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负责人。在克拉克对议员们发出这番警告之际,美国及其北约盟友正面临着5月1日就要从阿富汗全面撤军的最后期限压力。而这也是塔利班长期所坚持的要求。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和白宫国家安全团队高层官员一直在审议特朗普政府与塔利班签订的和平协议关键内容,但是他们强调,在是否按照协议撤走大约2,名美军的问题上至今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拜登25日在其首场总统记者会上告诉记者,华盛顿不大可能在这个最后期限之前撤走。此间,假如美国真的正式撤军,大约7,名驻阿富汗北约官兵也将离开。一些美国重量级国会议员称,他们相信拜登政府将试图找到某种方式,至少延后撤军期限。联邦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亚当·史密斯24日在《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召开的一次网络视频研讨会上说:“有种总体的感觉认为5月1号太早了。”史密斯称,他是基于最近几周与拜登行政当局最高层官员的讨论而发表的上述评论。这些官员包括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和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你不可能以任何合理的方式在六个星期撤走1万多人的军队。”史密斯说。他称这是后勤问题,“5月1号前仓促撤离是危险的,我也不想把一大堆高级军事设备丢在那里,随便让人来抢。”除了后勤问题之外,此间,美国和北约主要外交、军事官员也对他们所说的塔利班未能落实协议给予了强烈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