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这是悲痛、黑暗的一天。”比利时首相查尔斯·米歇尔22日对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之际,欧洲正陷入震惊、愤怒和悲伤之中。

截至目前,布鲁塞尔的爆炸已造成至少34人死亡,多人受伤;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对袭击负责;德法英荷等国宣布加强安全警戒。

△比利时当地媒体报道,比检方表示:“很可能”监控中身穿深色衣服的两名男子已在机场爆炸中当场死亡,戴帽子的嫌疑人名叫拉什拉维,警方正在全力围捕。

从巴黎到布鲁塞尔的血腥袭击,欧洲人再乐观也会意识到,恐怖威胁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本次发生爆炸的地铁站距离欧盟总部很近,且在机场爆炸之后,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恐怖分子可以“随时随地”发动袭击。

布鲁塞尔是欧盟总部所在地,被人们视为“欧洲心脏”。“心脏被刺滴血”,这不禁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恐怖主义威胁已经成为欧洲常态了吗?一向被认为和平、富裕、开放的欧洲现在真的不再安全了吗?

△比利时民众悼念恐怖袭击的遇难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欧洲为何接二连三遭遇恐袭?

当前,极端恐怖主义在欧洲的抬头,很大程度与欧洲自身存在的弱点和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关。

首先,欧盟本就是多元的统一,在接纳外来移民、倡导文化包容方面走得比较靠前,但同时欧洲仍以基督教为主体,穆斯林移民难以融入,经济和社会矛盾极易引发宗教族群冲突,进而滋生极端主义。

其次,随着一体化的推进,主权国家色彩被逐渐淡化,而作为三大支柱之一的内政与司法合作却没能跟上步伐,各成员国的情报和安防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

再次,欧洲一向自诩为人权自由的西方标杆,并将其视为自身软实力的组成,但同时也被自缚了手脚,在防范极端言论、抓捕恐怖嫌犯等方面往往力有不逮。

最后,当前恐怖主义正在全球蔓延,欧深知独力难支,力促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共同应对,但由于美、俄及地区大国博弈激烈,“伊斯兰国”虽受压制但仍残喘,对欧难免加大报复。

可见未来一段时间,欧洲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比利时民众悼念恐怖袭击的遇难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欧洲怎么办?

欧洲刑警组织总干事罗布?韦恩莱月前警告就说,欧洲目前面临近10年来最大的恐怖威胁,“伊斯兰国”很可能进行大规模恐袭,而且实行袭击的不光可能是武装团伙,也可能是个人,目的就是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这次是在比利时,但人们无法知道下一次会是在哪里,这种持续的阴霾将给欧洲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自去年以来欧盟及各成员国明显加大了安防力度,但事实证明还远远不够,亟需落实和完善。

一方面,执法部门的权限会进一步扩大,对舆论、人员的管控将明显加强,尤其在法律机制层面会有所突破,人们会感到更多约束和限制。

另一方面,民众对政府压力加大,难民、移民政策将随之进一步收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步反恐举措的加强也会带来负面的效应,欧洲正由开放逐渐变得内敛,不仅多元文化渐入死胡同,传统价值观也被严重质疑,毕竟生命和自由哪个更高实难判断取舍。

欧洲要想重寻往日安宁,很大程度在于其能否去解除自己身上的魔咒,但这恐怕并非易事,安全似乎变得奢侈起来……

文|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王朔

猜你喜欢

习近平视察国防大学要求军队院校这么改!

最新!山东问题疫苗案新增4家涉案药品经营企业

释疑

有关疫苗,你关心的18个问题请看这里

这些地名,国务院叫停了,以后不能再叫了

公安部提醒千万要注意:这八种行为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唐怡主编/陈洁

编辑/王元郭爽庞丁李婷婷

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点赞为平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