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快乐 玉门的娃子丫头们,又是一年八月十五,你家烧锅盔了吗?别以为吃个月饼就是过八月十五,在玉门的老习俗是八月十五吃锅盔哦! 锅盔是第一批入选酒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饮食之一。 记忆中每年八月十五,老妈都要早早发好面。为了让做出来的锅盔更香,一般会在发面的时候加清油、鸡蛋、糖.....发好的面做成一个个大面饼,在饼上画上花花草草做点缀(别说丑,质朴本来就是最好的艺术体现)。然后烧热窑坑(一般是用麦草或者柴火),等烟出完放面饼进去用泥巴封口烤烤大约35分钟,香喷喷的锅盔就可以出炉啦锅盔是玉门一种别具风味的烤饼,在发面中兑入面粉,擀成厚度为5—10厘米厚的面饼,放入烧锅子中用麦草火烧烙。锅盔大小以烧锅子大小为准。锅盔有甜水面锅盔、硬面锅盔、葫芦锅盔等。有的还在和面时加入清油、鸡蛋、牛奶、香豆粉和花椒等调味品;有些人家还喜欢在里面添加红曲、黄曲、枣泥等食材;有的还在锅盔上画上“猴子玩月”“嫦娥奔月”“吴刚砍树”“松竹梅兰”“仙桃果”或荷花、牡丹等图案,再涂上鲜艳的颜色,叫做花锅盔,图案寄寓着美好吉祥。当地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关于吃锅盔的传说。相传元朝时,统治者为了防止汉人造反,每十户人家派一个蒙古头目来监督,不准汉人私藏刀刃,只允许十家用一把菜刀。汉族人想联合起来推翻蒙古人的统治,但没有办法联络。这时有一个聪明人(民间传说是刘伯温)想出了一个办法在锅盔上写上字或画上图案,约定在腊月三十晚上以放火为号,一起动手。从此就传下了吃锅盔的风俗。 黄葫芦锅盔,攒劲! 秋天,是黄葫芦的季节 做锅盔,怎么能少得了它 柴火烧锅子 做出正宗的农家味 玉门人自己的月饼 三合中介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