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8-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09

星期一

年4月

善良是一种信仰,不是看见了才相信,而是相信了就会看见。

1分钟了解玉门大事4月9日玉门信息纵览

●玉门市光伏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玉门市着力打造国内光热产业高地

●玉门市“红盾护农”行动为“三春”生产保驾护航

●玉门市实施5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玉门市全面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玉门市光伏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今年以来,玉门市紧紧围绕石油化工、煤化工、新能源三个百亿元产业链,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攻坚、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培优扶强、园区平台打造、服务优化提升“五大行动”,坚持“一个市委常委包挂、一个项目部门包抓、一套项目推进班子、一个项目作战方案、一个详细考评办法、一缆子包抓到底”的“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定点定向攻坚、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破解项目推进中的难题。结合“一处跑、跑一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辟绿色通道、并联审批,压缩审批时限,节约项目建设时间。同时,制定出台了《玉门市光热及装备制造项目投资优惠政策》,从项目建设用地、用气、用水、用电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积极引进装备制造项目,切实降低光热项目建设投资成本,光伏产业发展有效拉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预计至3月底,全市共有39个项目可开工,开工率可达到1%以上。

玉门市着力打造国内光热产业高地

一是把光热产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能源战略支点。建设大规模光热技术商业运营的产业高地,争创全国重要的光热产业发电基地,把玉门光热基地打造成全国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业链条完整的示范基地。二是积极抓好首批项目建设及二批光热项目申报。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协助一些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开展二批光热示范项目申报,积极采取“高效式”“店员式”“保姆式”服务。三是努力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行政审批效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企业加快落地敞开绿色通道。对想投资,有实力的企业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制度,吸引更多的光热装备制造企业落户玉门。同时,成立新能源产业引导基金、产业发展基金,为产业发展资金问题排忧解难,不断提升新能源招商引资软环境。

玉门市“红盾护农”行动为“三春”生产保驾护航

近日,玉门市组织实施“红盾护农”行动,向群众宣传农资法律知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违法行为。至目前,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余次,对辖区范围内余家农资经营主体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抽检化肥14批次,抽检地膜批次,检定农资计量器具46台件,下发整改通知书4份,并限期整改,切实维护了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了农资商品质量,为“三春”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玉门市实施5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一是实施年自然村组道路建设工程,总投资.83亿元,全长76公里,目前已完成招标公告发布,计划5月中旬开工建设。二是实施年撤并建制村硬化工程,总投资万元,全长73公里,目前已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计划4月上旬开工建设。三是实施路网改造提升工程,总投资万元,全长0公里,完成玉布路、风光大道的路网改造。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计划5月中旬开工建设。四是实施年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总投资万元,全长60公里,目前已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计划5月份开工建设。五是实施年养护维修工程。总投资万元,重点对14条公里农村公路进行养护,创建高标准养护示范路条9公里。

玉门市全面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去年以来,玉门市以完善全市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工程措施与制度约束并进,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扎实开展工程建设。实施玉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年度项目,完成渠道衬砌.96公里、计量设施安装套;推行“百亩实测、千亩示范、万亩推广”常规节水示范区建设,在昌马、花海灌区斗口以上取水口设置计量点个,安装自动测报设施,精细化管理末级渠系用水。二是加强机井管理。按工业、农业、生活等不同行业,逐井核定取水量,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凡符合水资源费征收条件的,全部纳入收缴范围,并实行单井提水量定额管理,超定额累进加价,用价格标杆遏制超采滥采行为。全面推行机电井以“一眼机井、一块智能水表、一个取水限量指标、一份电子档案、一套收费账目”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管理模式,动态化管理机电井,逐步破解了地下水“五难”问题,为下一步水价改革工作奠定基础。三是推进高效节水。全面实施中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项目、中央财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等项目,全市将累计投资4.01亿元,发展节水面积44.万亩,其中:滴灌15.4万亩、管灌15.4万亩、渠灌13.4万亩,占全市灌溉面积95.5万亩的46.3%,预计年可实现节水约0万立方米,有效改善了用水条件、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加强制度建设。结合《玉门市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玉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节水奖励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分类水价的实施意见》等制度办法,根据核定取水量和实际节水量大小,对采取节水措施、调整种植结构节水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规模经营主体给予适当奖励,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和支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积极性,推动农业节水增效。

玉门市强力推进“交通扶贫惠民工程”

近年来,玉门市坚持把“修路、架桥”和“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落实交通扶贫攻坚政策的举措,发扬新时代“铁人”精神,着力打好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步伐,强力推进交通扶贫惠民各项工程,全力服务县域乡村振兴发展。目前,全市1个乡镇59个建制村道路通畅率达到了%,实现了“农村公路到门口、客运站点到村口”,让城乡人民群众的出行交通网络化、便捷化、畅通化,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交通惠民幸福指数。一是突出政府主导,聚焦交通扶贫强保障。坚持政府主导的工作模式,建立了由政府市长挂帅,分管副市长统领,交通、环保、水务、国土、林业、农牧等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扶贫脱贫攻坚机制,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与1个乡镇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政府主导职责,引领协同发力攻坚,构建起了交通扶贫攻坚工作大格局,有效保证了交通扶贫惠民工程的如期推进,为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交通运输支持和保障。二是强化项目引领,推进交通扶贫夯基础。坚持项目规划先行的领先站位,积极践行“让农民兄弟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的庄严承诺,充分发挥交通助力脱贫攻坚先行引领作用,放眼全省谋项目,立足全市抓项目,认真研究分析国家、省市投资动向,成立专门的项目办公机构,建立健全项目工作机制,加强与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经常性的沟通联系,保持融洽的关系,及时准确掌握省市政策导向,及时捕捉项目信息,用足用活上级政策,抢抓项目争取先机,积极争取将扶贫项目纳入交通总体规划予以实施,并提前做好拟建项目的测量、勘察、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编制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实施进度,以交通项目建设为脱贫攻坚架桥铺路。三是坚持管养并重,深化交通扶贫保畅通。坚持“有路必管、有路必养”的管养原则,制定形成了《玉门市通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办法》规定,并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协调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全市1个乡镇分别建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所,落实—3名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工作,制定养护方案,完善养护机制,夯实养护责任,每年落实财政养护经费万元,重点对14条公里农村公路进行养护,创建高标准养护示范路条9公里,农村公路养护率达%,实现了全市农村公路养护常态化、全覆盖,使养护管理、路况技术和路网服务“三提升”,有效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确保了县域道路安全畅通。四是推进智慧交通,服务交通扶贫促发展。坚持高效安全的服务要求,加强“互联网+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建成了覆盖全市乡村的公路运输监管平台,有效对97辆客运班线车、3辆旅游车和辆出租车进行实时无缝隙监控。培育农村货运+电商物流试点企业,促进道路运输与电子商务、农村物流园、公共营销等服务融合发展。强化县乡村之间的交通联网,积极推行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客运公交化发展,全市投运客运班线46条,乡镇通班车率%,在市区投运6台新能源公交车,不断提升了城乡公共交通均等化水平和农村客运通达水平。    

玉门市“三强化三从严”狠抓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去年以来,玉门市坚持严字当头,把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贯穿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一是强化“四个意识”,从严抓实思想建设。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学党的十九大原文,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原著,用党的最新思想武装头脑,强化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的意识。在学懂弄通上狠下功夫,利用专题党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专题研讨、知识讲座等传统阵地和廉政网、







































患白癜风可以要孩子吗
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