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日报新闻时间:年02月15日 本报记者蒋莉王丽君 路变宽了、水变清了、村镇变美了、农民脸上的笑容更多了……玉门市柳河镇正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未来的柳河镇将是一个美丽和谐自然的新型乡村,齐全的配套设施,柳河人都将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美好生活。”玉门市柳河镇镇长向国强说。柳河镇日新月异的发展,让柳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信心更足了。 文化大院里吼秦腔,走进柳河镇蘑菇滩村文化大院,伴随着锣鼓声,一名村民很投入地吼唱秦腔。 “我从15岁开始跟着老一辈跑龙套,秦腔一唱就是40年。”柳河镇蘑菇滩村八组农民陆万荣告诉记者,他和妻子打心眼里热爱秦腔,平时务农时也喜欢吼几嗓子,最快乐的就是跟着秦剧社排练、四处演出,传播戏曲文化,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现在我们有新戏台、化妆室、排练厅,农闲时随时都能来唱,有时还能来看精彩的戏曲演出。大家互相交流,精气神更足了。”陆万荣说。 柳河秦剧社是由蘑菇滩村农民组建的民间秦剧社。早在解放前,蘑菇滩村就有了自己的民间剧社。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柳河秦剧社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展示玉门地方戏曲的典型。 “以前我们排练演出不是在露天广场,就是挤在小小的文化室,冬天冷得手也伸不展,再多的本事也施展不出来。现在有了宽敞明亮的乡村舞台,冬暖夏凉,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剧场随时演出。农闲时,还能为周边村镇群众演出,特别受欢迎。”蘑菇滩村秦剧社演员李素珍说,以前他们的秦腔只有村里的老人喜欢,现在秦剧社除了保留传统秦腔外,还增加了现代歌舞等节目,这样一来,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据了解,柳河秦剧社每年演出60多场次,年创收达10万元,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健康消费。 近年来,柳河镇为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学起来、跳起来、乐起来。在柳河镇,每年都会定期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文体娱乐活动,乡村文化蓬勃发展。 来源:酒泉日报 监制:韩朝晖编发:赵凯 推荐阅读你好!我叫玉门,这是我的名片秋日的玉门乡村,美美哒~~大片来袭,——“看见玉门”摄影采风作品展(一)独山子乡枸杞花海辣椒赤金韭菜在玉门,这些白癜风会传染吗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