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

——《神农本草经》郁李仁篇

今天

给大家介绍一味药食同源药材

郁李仁

郁李仁,蔷薇科植物郁李、欧李、榆叶梅及长梗扁桃等的成熟种子。种子卵形或圆球形,长约7mm,直径约5mm。种皮淡黄白色至浅棕色。先端尖,基部钝圆。尖端处有一线形种脐,合点处深棕色,直径约1mm,自合处散出多条棕色维管束脉纹。种脊明显。种皮薄,温水浸泡后,种皮脱落,内面贴有白色半透明的残余胚乳;子叶2片,乳白色,富油质。气微,味微苦。

郁李仁采摘于夏秋两季,晒干而得。其性平,味苦、甘,有润肺滑肠,下气利水的功效,能治疗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等症。

郁李仁古载微汤去皮,现为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生品行气通便力较强,常用于气滞肠燥。炒郁李仁古载去皮、尖。现为取净郁李仁置锅中,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生品作用较猛,通便前常有腹部隐痛,炒后药性较缓,适于老人、虚人及产后便秘,亦常用于利小便,消水肿。

另郁李仁霜为郁李仁净肉,研粗粉,用吸油纸包好,置榨床内榨去油,换纸反复压榨至油几净,手捏松散成粉取出研细,炮制后滑肠作用极弱,可用于行气散结,活血破瘀。

吃郁李仁的注意事项

郁李仁含苦杏仁甙遇酶水解后产生的氢氰酸是剧毒物质,服后可在短时间内致死。过量服用可致中毒,出现口苦、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呼吸困难、重者意识不清、牙关紧闭、惊厥、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痉挛、呼吸麻痹而死亡。

郁李仁可能容易造成腹痛

在常规而且合理的范围之内使用郁李仁,采用水煎服,能改善便秘的不适表现,但是如果使用剂量比较大,超出了规定的范围,那么服用之后,可能会让人出现腹痛的不舒服。对于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那么最好是不要使用郁李仁。

郁李仁可能会影响到肝脏

郁李仁的副作用还表现在,对我们肝脏的影响。因为肝脏是进行代谢的一个脏器,而如果郁李仁服用过量,或是用药的时间过长了,可能会容易造成对肝脏的不良影响,从而出现一些见慢性的肝脏疾病。

孕妇能吃郁李仁吗

女人怀孕时间长达十个月,这期间难免会出现感冒或者其他小疾病,一般来说妊娠后,孕妇体内酶有一定的改变,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有一定的影响。药物不易解毒和排泄,可有蓄积性中毒,在孕早期胎器官形成时,药物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阴虚液亏及孕妇慎服。

性味归经

辛、苦、甘,平。

归脾、大肠、小肠经。

功效作用

润燥滑肠,下气,利水。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具有润燥滑肠,下气行滞,利水消肿的功效。

1、郁李仁可以润肠通便

郁李仁质润多脂,研成粉末之后,合理服用,能对大肠和小肠起到润滑的作用,能便于体内的宿便排放出去。这是郁李仁的功效与作用最为主要的一个方面。

2、郁李仁可消肿

郁李仁能起到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有腹水的病情,使用之后能缓解。脚气也可能会造成浮肿出现,郁李仁也是可以选择使用的。郁李仁还能止血消肿,这在古代就已经有非常详细的记载了。

3、郁李仁还能改善积食

郁李仁的功效与作用还体现在能消食、下气。对于有因为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的情况,会影响到身体的一些部位,所以可能会出现恶心、不想吃饭等状况,或是会有腹泻的情况,此时可以选择郁李仁和其他中药搭配起来,缓解功效不错。

配伍食用

1、治风热气秘:郁李仁(去皮、尖,炒)、陈橘皮(去白,酒一盏煮干)、京三棱(炮制)各50克。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15克,空心煎熟水调下。(《圣济总录》郁李仁散)

2、治产后肠胃燥热,大便秘涩:郁李仁(研如膏)、朴硝(研)各50克,当归(切、焙)、生干地黄(焙)各克。上四味,将二味粗捣筛,与别研者二味和匀。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未通更服。(《圣济总录》郁李仁饮)

3、治水气,四肢浮肿,上气喘急,大小便不通:用郁李仁、杏仁(炮,去皮、尖)、薏苡仁各50克。为末,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不拘时,米饮下。(《卫生易简方》)

4、治脚气肿满喘促,大小便涩:郁李仁25克(去皮,研),粳米三合,蜜一合,生姜汁一蚬壳。上先煮粥临欲熟,入三味搅令匀,更煮令熟。空心食之。(《圣惠方》郁李仁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推荐罗汉果春季需养肝,全年“寒+湿”的格局,怎样打通郁结的肝气?益气健脾用大枣屡试不爽,两个穴位治鼻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