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高中时期,我就知道戴叔伦这个名字。那是因为我有一个很要好的同桌好友姓戴,他特别喜欢戴叔伦和他的诗,常常在我耳边念叨,想记不住都难。戴叔伦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他出身于“隐士世家”,志在山水田园,不喜名利世俗。但是他24岁那年,为避“永王兵乱”,随父亲乘船逃到江西鄱阳,因为战乱流离,生活举步维艰,所以他决定当官。随后,因得刘晏的赏识,他逐步由新城令、东阳令,升至抚州刺史、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累官至容管经略使。天下天平后,戴叔伦毅然辞官,归隐于田园,醉心于诗词创作。期间,他创作了很多经典诗篇,以及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比如:“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等。今天学习戴叔伦的《小雪》,诗作原文如下: 花雪随风不厌看, 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 一片飞来一片寒。 这首诗的大意是:洁白的雪花随风飘舞,从万里高空纷纷扬扬地落下,怎么看都看不够。举目远眺,还有更多的雪飘落在了山峦和树林之间。我这个满怀心事的人,此刻正坐在书窗下面苦读。偶尔看看雪花飘飘洒洒,这一场雪过后,天气就会更加寒冷几分。 戴叔伦这首《小雪》是一首写景七言绝句,写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故以此为题。整首诗描写了在小雪这一节气到来之际,正好天空下起了雪,漫天雪花飞舞的场景,通过观雪赏雪,主人公从满腹心事,慢慢地感觉到片片雪花带来的寒意,外面的世界是寒冷的,他的内心却因赏雪而变得愉悦起来。全诗情景交融,借景抒怀,观察细腻,切合自然,捕捉住飘零而下的雪花,研磨挥笔,慨叹成诗,目光由近及远,构架出一定的空间感,虽没有正面描写,但已经隐喻出一个洁白无瑕的世界,充分显现了其潇洒飘逸的风格。今天是小雪,我们这里却下起了小雨,如果不是满地堆积的黄叶,差点就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早春二月的错觉。就如同戴叔伦这首《小雪》,人的心情是需要自我调节的,心中有诗情画意,一草一木、一风一雪都可以成为生活的仪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