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zdxbdf/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对五胡十六国进行了详细辨析。文中说,《晋书》一一四《苻坚载记下》云: (姚)苌求传国玺于坚曰:“苌次膺符历,可以为惠。”坚瞋目叱之曰:“小羌乃敢干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图纬符命,何所依据?五胡次序,无汝羌名。违天不祥,其能久乎?玺已送晋,不可得也。” 跟据《资治通鉴》一0六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八月条“五胡次序无汝羌名”句胡注云: 胡,羯,鲜卑,氐,羌,五胡之次序也。无汝羌名,谓谶文耳。姚苌自谓次应历数,坚故以谶文为言。 《通鉴》胡注是对的。姚苌自谓次应历数,这就出现了一个“五胡次序”的问题。就建国先后而言,是一胡(匈奴),二羯,三鲜卑,四氐,五羌。这五种胡人,在《晋书》一○三《刘曜载记》中曾经提及。其言云: (刘曜)置单于台于渭城,拜大单于,置左右贤王已下,皆以胡、羯、鲜卑、氐、羌豪杰为之。 据详细史料记载,“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赵(刘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成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后燕、南燕、北燕、西秦、夏等。其实“十六国”并非全由五胡所建,也并非仅十六个政权,另有冉魏、西燕等。 十六国之名来源于崔鸿的《十六国春秋》。他所记十六国有他自己的标准。《魏书》六七《崔光传》附《崔鸿传》略云: 鸿乃撰为《十六国春秋》。表曰:“自晋永宁以后,虽所在称兵,竟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善恶兴灭之形,用兵乖会之势,亦足以垂之将来,昭明劝戒。但诸史残缺,体例不全,编录纷谬,繁略失所。宜审正不同,定为一书。 可见崔鸿所记十六国,是取其“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非必与五胡联系。 羯胡是匈奴的别部,之所以被称为“羯胡”,是因为“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陈寅恪认为上述说法,是倒果为因,认为“羯室”是因为此地有羯人居住。 据记载羯人目深,这是羯人种族特征之一。“高鼻多须”是其又一特征。羯人实即柘羯(赭羯)人,亦即月氏人。 “西域”一词,指汉以来对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其有广狭二义:狭义专指葱岭(帕米尔高原)以东而言;广义则指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都在内。后亦泛指我国西部地区。汉朝置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都护辖区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乌孙、帕米尔地区的无雷和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等。 又“赭时”为石国之意,石国为康国枝庶之一,康国即康居,音转为羌渠。《晋书·北狄传》:入塞匈奴十九种中有“羌渠”种,即康居种。康国枝庶也就是“羌渠之胄”。石国王室以石为姓,(《隋书》八三《石国传》:“其王姓石。”)出于羌渠之胄的羯人石勒,无疑本出于石国。《魏书》所谓“羯室”实即“赭时(石)”的异译。石勒之所以姓石,原因在这里。 至于石勒之所以名“勒”,是因为原来的小字为“匐勒”,“勒”为“匐勒”之简略说法。 所谓“匈奴西部”即西部鲜卑所在地。纥骨氏本为高车(丁零、铁勒)族。而黠戛斯为纥骨,黠戛斯也就是高车族。黠戛斯人“赤须,皙面,绿瞳”。纥骨既是北魏七族、十姓之一。血统、地区都在变化,而所谓某族人,往往不是依据血统,而是依据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