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小贴士 为推动中药企业做好自查、实现工艺合规、应对生产工艺核查等相关工作,促进药品质量提升,北京大品种联盟科技拟于9月8-9日在贵阳召开“中药生产工艺合规研究策略沙龙(第2期)”,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中药饮片有效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沈芳雪*,谢瑞芳通信作者1,周昕通信作者 (上海中医院药剂科,上海) 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在现代临床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药材的有效期尚无明确的标准?中药受温度?湿度?日光?空气?霉菌?害虫及包装容器等储存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腐败?潮解?虫蛀?变色?泛油?气味散失?风化及霉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质量不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临床疗效?国内对中药材及其饮片有效期的研究不是很多,因此,本文对中药饮片有效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对中药饮片有效期研究采用的常用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期的中药饮片有效期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从根本上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用药安全? 1中药饮片有效期研究现状中药饮片按药物来源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等类别?植物药根据科属来源多样?生长年限长短不一?采收季节不同?不同的入药部位及其本身的特点,储存条件不一致,有效期也不尽相同?根据所采用药物部位的不同,对已有研究中的中药饮片有效期进行了以下整理? 1.1根及根茎类 大黄:易变色,不耐储存,在储存过程中,其主要化学成分蒽酚或蒽酮可逐渐氧化为蒽醌;研究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大黄中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及芦荟大黄素等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上述成分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反应规律,在20℃条件下,大黄的有效期为d? 制川乌:购于四川省绵阳市,高温不利于制川乌的稳定;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等成分含量,并进行初均速温度加速试验,储藏温度为室温,结果表明,制川乌保存稳定时间为0.69年,实际有效期尚待室温留样观察证实? 丹参:丹参中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的分解受温度影响;研究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指标成分为丹参酮ⅡA,保存条件为25℃,结果显示,预测丹参有效期为26年? 当归:当归素有“妇科圣药”之称;研究中的当归来源于甘肃省岷县,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指标成分为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和3-丁烯基苯酞等,保存条件为25℃,结果显示,预测当归保存时间为13d? 三七粉:采用外观颜色量化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定性鉴别,恒温加速度法对三七粉水分含量?皂苷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三七粉在6个月内质量稳定? 1.2花类 丁香:丁香易走油?变色或气味易散失,不耐贮存;研究以丁香酚等挥发油类?黄酮类化合物等为指标成分,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留样观察试验和HPLC含量测定法,结果表明,20℃的保存条件下,丁香保存时间为d? 金银花:金银花有“中药之中的青霉素”之称;研究中的金银花产于河南省封丘金银花种植基地,采用初均速法和HPLC测定各温度下金银花中绿原酸?挥发油含量,结果表明,在25℃的保存条件下,金银花可以保存1.29年? 杭白菊?贡菊:杭白菊?贡菊中含有挥发油,有清肝明目之功效;研究中的杭白菊?贡菊购自河南省开封市乐仁堂药店总店,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和HPLC法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等3种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在25℃的保存条件下,杭白菊的贮存期为2.25年,贡菊的贮存期为4.31年? 红花:红花中含黄酮类化合物?脂肪酸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研究中的红花购自河南省开封市乐仁堂药店,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和HPLC法测定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结果表明,在20℃的保存条件下,红花可以保存1.20年? 1.3全草类 薄荷:薄荷在贮存中,其挥发油含量会不断降低;研究中的薄荷采集于河南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园,采用初匀速温度加速试验,测定胡薄荷酮?异薄荷酮等挥发油含量,结果显示,预测薄荷在20℃条件下可以保存2.88年,在阴凉条件下可以保存5.49年,在25℃条件下可以保存d? 荆芥:荆芥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在贮藏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气味散失;研究中的荆芥来自河南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园,采用经典恒温试验和留样观察试验,以挥发油?胡薄荷酮为指标成分,结果显示,预测在10~20℃的条件下,以挥发油含量为指标,荆芥可保存约2年,以胡薄荷酮为指标成分,荆芥可保存d? 1.4果实?种子类 郁李仁:郁李仁易走油;研究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和留样观察试验,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郁李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结果显示,预测在20℃条件下,郁李仁可保存d? 补骨脂:高温不利于补骨脂的稳定;研究中的补骨脂产地为重庆市合川区,采用初均速温度加速试验和HPLC法测定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总含量,结果显示,预测在室温(25℃)下,补骨脂可保存0.53年,但实际有效期尚待室温留样观察证实? 苦杏仁:苦杏仁易走油,重者容易产生有毒成分;研究采用HPLC法检测苦杏仁苷?脂肪油含量及酸败度,联合电子鼻技术建立最佳参数,结果显示,建议苦杏仁苷低温密闭保存,保质期以1年以内?存放时间越短越好? 山茱萸:研究采用初均速温度加速试验和HPLC法测定山茱萸中马钱苷?莫诺苷的含量,结果显示,初步预测山茱萸饮片有效期为2年? 2中药饮片有效期研究方法中药饮片有效期的判别方法包括传统经验和现代方法?传统经验仅凭感官和经验判断中药饮片的有效期,误差很大,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近年来,对中药饮片有效期的研究较多依靠中药饮片所含化学成分的稳定性研究方法,测定中药饮片不同存放期的成分含量,从而进行药物药效的评价;通过稳定性试验的考察,检测和确定药物主要成分含量变化的时间和速度,以此预测中药饮片的有效期? 2.1传统经验 中药饮片在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中,种类和来源不断增加,且每种药材都有其特殊的性质和功能,众多中医药研究者已总结出大量经验鉴别方法?植物类药?动物类药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稳态性较低,如苷类化合物容易被水解;挥发油类化合物挥发性高;皂苷类化合物?淀粉类化合物及黏液质类化合物等在受潮情况下会出现霉变现象;油脂类化合物长时间处于光照环境?空气环境与水中环境会很快出现氧化与酸化问题,由此会出现异味;色素在受潮后会出现霉变与变色?但传统经验所判断的有效期不准确,不提倡将其作为日后制定中药饮片有效期的研究方法? 2.2恒温法和留样观察法 药物的稳定性考察一般采用2种方法,即恒温法和留样观察法?药物有效期的预测广泛采用恒温加速试验法;留样观察法的有效期结果准确可靠,但耗时太长?前文中的中药饮片有效期研究都使用了上述2种方法? 2.2.1恒温法:包括加速试验法?经典恒温法?(1)加速试验法(简化的恒温法)?常用的恒温法有3类,即温度指示法?初均速法和单测点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需要的预测结果?初均速法对药品进行储存时间的预测分析,选择药物分解初始时期的均速V0对数形式,以此代替反应速率常数k对数对开尔文温度参量进行倒数回归,获得满足Arrhenius指数规律对应的函数表达公式,预测公式为ln(C0-C)/t=-Ea/RT+lnA?初均速法操作简便,但会使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所降低?每个加速稳定性试验温度下,在反应初阶段取样分析1次即可,试验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将大幅度减少?以上研究方式主要用于已知化学成分的制剂,其在西药制剂有效期制定方面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化学成分单一的中药制剂可参考此方法?第2种方法是将药物进行加速试验后,利用药理学方法,进行反复的药效检验,将药效即将散失时制剂中某一成分的含量作为一个下限值,然后利用加速试验法,以该成分的含量变化为指标来预测药物的有效期?尽管选择以上方法能够检测中药饮片的有效期,但此类结果难以真实展现药品实际的保质期?所以,加速试验法只能作为简化的预测方法,最后还需室温留样观察进一步证实?(2)经典恒温法?经典恒温法的理论依据是Arrhenius指数定律,实验的设计完全需要根据检测样品的性质及稳定性预实验的结果,确定稳定性指标的测定方法,设计实验所需的温度和取样时间?目前,Arrhenius模型仍是比较经典且较准确的药品有效期预测模型之一,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动力学,量化环境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建立不同温度下有效期t与温度T的拟合曲线,预测公式为lnt=Ea/2.RT+A’,外加推理即可确定实际储存条件下的药品有效期?经典恒温法的加速试验是使用条件夸大的贮存条件,来增加某药物的化学降解或物理变化速率,在没有获得室温或一般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结果前,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予以一定的预测和评估,以保证临床研究和试生产期间的药品质量,但结果并不能完全预测各种可能的变化?加速试验温度通常有4~5个,其中每个温度需进行4个以上时间间隔的取样测定?该方法结果较准确,但需要较多的测定以及分析工作量? 2.2.2留样观察法:留样观察法是根据药品实际贮存条件所进行的实验,目的是为制订药品有效期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以更准确地获取药品的有效期?一般是将样品放置于室温贮存条件下,定期记录和考察有关的稳定性指标,每月或定时考察1次?通过与0月结果比较,以确定该产品的有效期?有些药物的稳定性监控时间很长,所以可能结果较为分散,最后需要运用统计分析以确定药物的有效期?前期提到的加速法,其所测得的有效期结果可供暂定的参考,实际有效期还需要室温留样观察进一步证实? 2.2.3HPLC法:中药饮片有效期研究方法中,恒温法?留样观察法都需结合HPLC法对中药饮片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才能研究该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对药材有效成分总含量进行测定,并考察总含量与时间的关系?采用HPLC法确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同时要进行方法学的考察,包括以下几项:(1)线性关系的考察;(2)稳定性试验;(3)精密度试验;(4)重复性试验;(5)加样回收试验?所有的药材都需要进行HPLC法进行成分含量测定或结合质谱分析,以观察随着时间变化,药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情况? 2.3电子鼻技术 目前,电子鼻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医疗保健?海关安检?食品质量控制和环境质量监测等方面,在一系列食品?农业?日化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子鼻是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识别以及信号处理技术的人工嗅觉系统,是模拟生物鼻的工作原理且具有识别单一和复杂气体能力的一种装置?作为一种机器嗅觉系统,电子鼻由3个部分组成,即样品处理系统?由具有部分特异性的气体传感器阵列组成的检测系统和气味数据处理系统,是可用于测量1种或1种以上气味物质的气体敏感系统?对比以往传统气味研究技术,电子鼻技术能更全面?完整地反映中药饮片的“整体气味特征”,同时具有快捷?灵敏?准确和无损的优点?很多研究者希望将色彩测量装置与电子鼻技术应用于中药质量评价领域,探讨使中药材及饮片颜色和气味变化数字化?客观化的可行性,为科学?有效和规范化地制定中药材及饮片的贮存有效期评价标准引入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另外,电子鼻技术在药材粉末鉴别及优劣预测?道地药材研究和中成药质量控制等方面均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子鼻技术可以弥补中药材成分分离复杂?稳定性差?市场供应缺乏及价格昂贵等一些客观条件,其具有以下优势:(1)不需要化学标准品的比对;(2)无需制备和处理样品;(3)不用任何有机溶剂进行萃取,保留着中药原有的性状特征,且尽量不破坏中药内在成分之间的组合?电子鼻技术是一项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操作人员健康的绿色环保测量技术,是一套从中药传统性状描述评价质量角度出发?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中药贮存有效期评价方法?年以来,基于使用电子鼻技术识别中药真实性的出版物数量并不多,约50篇文章,侧重于4个方面,即中药材科属种识别?加工产品识别(如药材炮制前与炮制后的识别)?区域识别和存储时间识别?表明基于电子鼻技术在中药材识别中的应用已开始引起研究人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