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以爱的名义向一座油山致敬

——评长篇小说《玛依塔柯之恋》

●张惜妍

西北边陲的炼油小城独山子,曾以盛产石油而闻名,与延长、玉门油矿一起并称为中国三大天然油矿。“玛依塔柯”是维吾尔语,意思是油山,汉语名字叫独山子山,一峰突起,呈“一”字形东西走向,因四周不与天山和其它山体相连接、独立于戈壁中而得名。

如今,这是一座历史悠久又高度现代化的石化城。

《玛依塔柯之恋》是一部石油人书写的石油小说,独山子百年油田的发展历程,是三代石油人用青春和生命进行的接力长征。他们共同参与了石油城的创建和成长,见证了百年勘探年轮的铸就。这篇小说反映了国家石油行业的发展和转型缩影,呈现了炼油化工行业的沧桑巨变,刻画了石油职工的爱情婚姻和精神世界。

作者罗基础长期工作在石化基层管理岗位,又是具有炼油化工专业知识的业余作家。双重身份的优势,使他对独山子独特的人文环境、风土人情以及发展历史了然于心。维吾尔人有句谚语:“水流走了石头在,朋友走了情意在。”罗基础怀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玛依塔柯这座油山献上一曲恋歌,也是一部献给独山子人心灵故乡的恋歌。

独特的视点决定了作品的立意

著名作家雷抒雁在序言里写道:工业题材不好写,没有亲身经历和生活更写不好,一部小说要穿越百年独山子,在钢铁森林中找到一片人性的鲜花,需要有独特的目光和深切的生活体验。

我认为,他所说的“独特的目光”指的就是“视点”。

广义上来说,视点,也就是小说文本的情感焦点,一篇小说的所有情感,都必须是从这个焦点发射出去,或者说,都必须是围绕着这一个焦点去阐述。狭义的视点,就是小说的叙述点,或者说是小说的叙述角度。罗基础书写的对象是冰冷的工业题材,他选择的表达视点却是柔软的爱情,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三代人爱情婚姻的走向,铺设出了独山子石油产业发展之路的脉络,这种冷和热,既相互碰撞又相辅相成,决定了《玛依塔柯之恋》的故事走向和情感起伏。

全书以主人公唐有福的命运为主线,串联起相关的三代人的工作、婚姻、生活,讲述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初期发生在独山子的爱情故事,反映了从玛依塔柯山下两口大锅炼油到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石油化工发展变迁历史。这些深刻的人生经历和历史记录,与罗基础深厚的工作、生活的积累密不可分。他的这种表达既是历史又是现实的,来自于生活和社会的沟通,来自于个人成长的经历,来自于特殊环境的长期积淀。美国现代小说先驱安德森对初学写作的海明威、福克纳都提出过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建议:写你熟悉的东西,最熟悉的环境,最熟悉的人。事实证明,海明威和福克纳都听从了他的指导,创造了辉煌的文学版图。

对于初次尝试写长篇小说的罗基础来说,他也遵循了大师的规律,从自身熟悉的环境落笔,有意识地规避了工业小说偏颇狭窄的途径,避开了“以史写史”的叙事手法,从爱情的角度,重视写人性,写人的内心世界,是跋涉,也是飞跃。这在工业题材文学创作方面,是探索性的试笔。事实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练笔。

作者从独特的视点出发,沿袭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故事的发展、线条和时序都清清楚楚,到了结尾,每一个人物都有了自己的归宿,每一条故事线索都有了清晰的去向和结果——小说在狭窄封闭的有限空间里,将人的情感际遇写得意蕴深长,深刻揭示了人性内部的丰饶、复杂和灰暗。

大量素材的筛选构成了文本的骨架

《玛依塔柯之恋》是一部历史记忆的小说,让读者看到了几代石油人的奉献精神和炽热爱情。大量的故事和原型人物的收集、筛选、提炼是个功夫活儿,也是一部小说构成的骨架。天南海北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人聚集在这里从事石油事业,长期的工作、生活,形成了特有的石油社会和文化。油城的人一般都比较豪爽、仗义执言、乐于助人、出手大方。这儿也很少发生丢失东西的事情。袁津津在这种石油文化的熏陶下,从小就知道助人为乐、礼貌待人、主持正义、为人赤诚。她常说的话是:“火要空心,人要忠心。”这是隔壁罗奶奶教她的。那天他陪专家回北京,从乌鲁木齐机场上机后,他旁边坐下来一位穿军工装的男子。坐下后,眼睛一闭,什么也没说。他怎么看这人都像一位明星。飞机起飞前,那人说话了:“给我来杯开水。”人家是对服务员说的,不是对他。就这一句话,他判断:李双江!——人物是虚构的,而这些情节来源是真实的。

作者用三代人、十几个人的爱情故事,诠释了爱情的忠贞不渝,爱情的一往情深,爱情的失落无奈,串起了玛依塔柯独特的发展历程,在时间轨迹里,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迹。书页里的情感让读者足以相信:雷电过后,会有彩虹出现。尤其是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更是怀念牵了手就是一辈子的年代,从惊天动地到归于相守的平淡,一粥一蔬都溢满了爱。

对于一个作家,素材组织能力,应该是没有难度的,只要够勤奋,愿意写,是能够写出许许多多故事来的。难的是,素材组织到一起后,其文本是否能够成为一篇成功的艺术作品,结构是否稳固、内在逻辑是否紧密、主题是否具有统一性、作品的格调问题等等一系列的素材处理,都是对写作者巨大的考验。文本的这一部分与那一部分,这一个人物与那一个人物,这一个素材与那一个素材,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相互关联,还包括相互包含、相互铺垫、相互渲染。素材组织在一起,一定是情绪的不断叠加,不断堆积,直到达到最后的高潮,才算是完整有序、贴地飞行。

罗基础创作《玛依塔柯之恋》的过程中,走访退休老人、岗位职工,收集大量故事,查阅了大量资料,不断写作修改。最终,作品将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文学视角完美结合,呈现出流畅自然、正气高歌的效果,同时揭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谱写出了一首献给独山子人的精神之歌。这也是他站在素材的田野里,广种薄收、精挑细选的过程。

众多人物的刻画塑造了小说的血肉

《玛依塔柯之恋》人物众多,有的具有崇高理想,有的怀有卑微心理,有的心灵高洁,有的平庸狭隘,他们在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冲突面前,充满热情也充满矛盾。三代人在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现实与理想面前,在时代的洪流里,在世俗的惯性中,伴随着时代发展的颤栗与阵痛,也混杂着人性弱点,共同组合成整部小说的基调与底色。主人公唐有福的经历和很多中国人一样,熬过了战乱、饥饿,经受了种种政治风浪,顽强地活着,也像很多中国人一样,在勤劳善良之中,不乏悲凉与坚忍,却始终恪守着对祖国、对事业、对爱情“忠诚”的信条。

罗基础把握住了独山子多民族混杂地域本身的内涵和外蕴,使其在无形中成为塑造小人物性格内在的光彩,并努力去放大这个光彩。一个小人物的命运,跟独山子整座城市的发展,看似平行,却又是一个互相滚动的过程。他借助一群身份迥异的人,从天南海北来到边疆油田开拓奋斗的历史,映照出了一座城市的建设历史,甚至折射出中国石油行业发展历史的侧影。

特别是卿伯劳、吴海燕、虞长海这三个人的感情故事,作者起笔是讲述卿伯劳和吴海燕之间的爱情,但很快就把这种情感提升到了一个更为宽阔的层次,那就是来自人性的弱点,以及更为深厚的爱与陪伴。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特殊年代中的爱情更为真实可信,也让整个作品的格局更加深远。同时引发读者的深思:在爱情的废墟上重建爱的暖意。

当然,作为罗基础的首部长篇小说,作品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纪实文学的笔触特点过于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文本的艺术表达。其次,小说的结构和细节打磨不够精到,时代转折和人物命运之间的过渡和衔接过于仓促,导致整体结构平衡性不够稳定。第三,在时间线索的架构下,人物性格刻画不够鲜明,人物的情感空间和心理空间稍显简略,典型化的提炼相对薄弱,文学性和感染力没有得到充分表现。

《玛依塔柯之恋》由十个章节构成,整体是一部长篇小说,每一个篇章都有其独立性,也可以当作短篇小说来读。我认为这是很有意思的,在某种意义上,人生可能是一部长篇,也可能是一连串的短篇。生命如果悠长且有质量,本身就令人起敬,生命的生机则不一定与其长度成正比。前者是唐有福,后者是梅兰菊。

编辑:朱新文

编审:陶红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排名
白癜风好治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