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109/4756241.html 玉门市柳湖乡富民村:从名不副实到实至名归 提起玉门市柳湖乡富民村,过去人们的印象这里到处是盐碱荒滩,老百姓生产生活困难,村名显然名不符实,但这几年,通过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这里的村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很快走上了致富增收路,让“富民村”真正实至名归。这两天,玉门市柳湖乡富民村的种植户梁宏军正在自家的拱棚地里忙着采摘成熟的西瓜。他告诉记者,这几年,通过各级各部门的扶持,他搭建了8座拱棚,全部采用春提前秋延后技术种植西瓜,给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玉门市柳湖乡富民村农户梁宏军说:“这个比陆地上的要提前30天到35天,主要是春提前秋延后,像这个西田瓜套种小辣子,今年个我们发展的这个超大拱棚,这个棚是八分地,纯收入可能在元左右。” 同村村民高厚峰过去也只种些玉米、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由于土地盐碱严重,收入微薄。这两年,他在乡上的帮助下,采取订单种植模式,发展温室樱桃西红柿产业,让他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玉门市柳湖乡富民村三组农户高厚峰说:“我们以前没有这么好的经济,就随便地里种上些东西,一年一亩地就收入个四五百块钱,像现在就有了收益了,像这个棚到现在已经卖了三万块钱了,这一岔西红柿收四万块钱没啥问题。” 玉门市柳湖乡是个移民乡,大部分群众来自陇东岷县,刚迁来时,由于土地贫瘠,盐碱化程度高,移民群众广种薄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近年来,通过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各级帮扶部门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重点,着力引导移民群众进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拱棚葡萄、草莓、西瓜、温室西红柿和毛桃等高效设施农业,通过政策扶持、干部包挂、技术服务等措施,移民群众的收入实现大幅增长。至目前,全乡共建成日光温室座,搭建高效钢架拱棚座,发展特色林果亩,基本实现了村村有拱棚、家家有产业的目标,移民群众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增长到现在的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