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今年实施以来,我市把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催化剂,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模式,不断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持续优化土地流转结构,规模化经营与现代高效农业有机衔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呈较快增长态势。目前,全市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达61.5万亩,占全市农村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27.8%,与去年同期同口径相比增加13.8万亩,增幅达28.9%。 近年来,随着我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增强,农民可以放心将土地流转后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参与流转的农户不断增加。目前,全市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有4.86万户,农户参与率31%,比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7.8%的平均水平。在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今年我市流转的土地中粮食生产面积20.7万亩,占流转面积的34%,比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 我市积极建设土地规模流转示范点,以示范点带动土地流转。其中,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5个农业县建设千亩以上流转示范点33个,以点带面、提质增效。我市将规模流转土地纳入年度目标工作任务,为农户流转土地提供信息发布、合同签订、风险防范及纠纷调解等多方位服务,积极鼓励发展土地规模经营。肃州区、玉门市对流转农户土地亩以上、流转期5年以上的经营主体给予每亩元以上的补助。 根据《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包括出租(转包)和入股2种方式,不再将转让、互换、代耕代种等方式纳入土地流转统计范围。目前,在全市61.5万亩的流转面积中,出租(转包)面积60.9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99.1%;入股面积0.5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0.9%。出租(转包)成为土地流转主要模式。 此外,新型经营主体成为我市重要的农村土地流转主体。据统计,全市土地流转面积中97%流向专业大户、企业、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