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 ■日积月累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3岁:豆蔻年华 15岁:及笄[jī]之年 20岁:弱冠之年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天命之年 60岁:花甲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90岁: 耄耋[màodié]之年 岁:期颐[yí]之年 ①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 ②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③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④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把无时当有时。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淮南子》 ■古诗词及注释、译文 寒食 唐代: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注释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迢(tiáo)迢:遥远的样子。 ◇牵牛星:河鼓三星之一,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隔河相对。河汉,即银河。 ◇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 ◇擢(zhuó):引,抽,接近伸出的意思。素:洁白。 ◇札(zhá)札:象声词,机织声。弄:摆弄。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此句是用《诗经·小雅·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而这里则是说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 ◇涕:眼泪。零:落下。 ◇清且浅:清又浅。 ◇相去:相离,相隔。去,离。 ◇复几许:又能有多远。 ◇盈盈:水清澈、晶莹的样子。一说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 ◇一水:指银河。间(jiàn):间隔。 ◇脉(mò)脉:含情相视的样子。一作“默默”,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译文 ◇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简析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鸦:鸦雀。 ◇冷露:秋天的露水。 ◇尽:都。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落:在,到。 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⑴大漠:广大的沙漠。 ⑵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⑶钩:古代兵器。 ⑷何当:什么时候。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5)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6)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文 ◇平沙覆盖着大漠,有如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什么时候我能给它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原来。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 《小雅·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2)往:当初从军。 (2)依依: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3)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3)雨:音同玉,为“下”的意思。雨(yù)雪:下雪。雨, 这里作动词。 (4)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5)迟迟:迟缓的样子。 (6)载:又。 (7)莫:没有人。 诗意: 回想当初出征时, 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 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 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文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1、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2、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发生:萌发生长。 3、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5、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6、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7、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8、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9、重:读作zhòng,沉重。 10、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译文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的滋润着春天万物。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长安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注释 ◇呈:恭敬地送给。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最是:正是。处:时。 ◇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江上渔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绿:吹绿。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 ◇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游园不值 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注释 ◇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代: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 ◇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欲:想,想要。 ◇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眉眼盈盈处: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盈盈:美好的样子。 ◇才始:方才。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注释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代: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注释 ◇寂寞:清静,寂静。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唤取:换来。 ◇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益鸟。 ◇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鸣。 ◇解:懂得,理解。 ◇因风:顺着风势。 ◇蔷薇(qiángwēi):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文言文两则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弈:下棋。(围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通:全。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天鹅和大雁。 ◇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弓缴:弓箭。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代词,这里指鸿鹄。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 ◇曰:说。 ◇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矣:了。 ◇弗:不如。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启示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词语解释 (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16)汝:你。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辩日启示 .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多听听身边孩子们的声音,也许能有所长进。 .知识是不分年龄,不分界限的。 我们在平常阐明自己道理时也该像两小儿一样有根有据,用道理说明问题。 中心思想 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要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片面地看待问题,是得不出结论的,也告诉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