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以法治建设为引领,坚持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奋力谱写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新篇章,全力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夯实法治建设工作基础 坚持党的领导,把法治作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站位全局、精心谋划、高位推动,确保法治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坚持把法治建设纳入市委工作总体部署,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办法,确保法治建设重大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群众广泛参与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 抓好建章立制,制发《中共玉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玉门市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协调小组工作规则》《中共玉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等“两规则一细则”,将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自年机构改革以来,共召开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四次,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一次,开展法治督察五次。 对标对表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大文章”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高依法治理能力,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公正,让良法善治绘就玉门市的幸福底色。 严抓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出台了《玉门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工作的实施方案》,创新年终述法机制,通过述法的“硬约束”,晒出法治账,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既挂帅又出征。全市67个党政机关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做了述法报告,通过“人人述、重点述、全面述”,以述带学促干,切实强化了责任担当,发挥了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厉行法治的“头雁效应”。 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制度。每年按期向玉门市委、市政府、人大及酒泉市人民政府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通过政府网站形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全面落实宪法宣誓、会前学法、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干部年度普法考试等制度,年以来,市政府开展常务会会前学法40余次,对新任命和转任的余名领导干部实行任前法律考试,组织全市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了年度普法考试,组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了法院庭审旁听活动,使普法教育贯彻执法、用法全过程。 全力以赴争创甘肃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年玉门市荣获“甘肃省法治政府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示范市”。争创“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玉门市充满底气。根据《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体系》,结合实际,制定了《玉门市创建“甘肃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对照创建指标体系,把创建任务分解到“线”,落实到“块”,细化到“点”,创建责任到人。开展多轮专项督察,逐项逐条分析查找不足和短板,实行清单化、销号式管理,以督察抓落实,以通报促整改,有力推动示范创建工作开展。 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营商环境一头担着城市发展,一头担着企业未来。近年来,玉门市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给企业吃“定心丸”,增强企业自身发展的信心与底气。 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厚植发展优势,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前期手续承包代办和区域性集中评价制度,建成全省首个工程项目审批平台,项目申报资料由项减少为93项,申报环节由个压减为10个,全流程审批由天压缩到35至70个工作日,企业开办“半日办结”。构建全链条闭环监管新模式,以各项服务“微改变”换取营商环境“大改观”“大提升”。 针对项目行政审批普遍存在的时间长、盖章多、收费多、中介多、材料多等突出症结,组建投资项目一站式“VIP服务团队”,全面推行招商引资项目策划阶段“模拟审批”,提前介入项目资料准备,取消前置环节,全流程跟进协调项目手续的交办、帮办和跟踪督办,实现了从“等着审核”向“靠前服务”的转变。 正式启动玉门优化营商环境“亲清监督”平台,建立快查快办、联动联查、容错纠错、廉情监督员、优化营商环境八条措施等5项工作机制,通过数字化赋能,靶向纠治影响和制约营商环境的顽瘴痼疾,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打造全方位、无死角、闭环管理的玉门优化营商环境“亲清监督”平台。 筑牢根基营造良好基层法治环境 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区”为目标,在全省率先建成集成式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创新推出“三级中心一张网”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制定印发《玉门市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区”实施方案》,以“”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模式为统领,以政治强引领、法治强保障、德治强教化、自治强基础、智治强支撑的“五治融合”为抓手,整合部门职责和服务资源,变条块分治为共管共治,提升平安建设整体质效,形成了平安共建、成果共享、智治支撑的社会治理新局面。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推进国家工作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法,各类考试参与率达%;聚焦重点法律法规、重点人群、重要节点,开展“精准普法”“法律八进”“乡村振兴法治先行”系列活动。 大力推进法治阵地建设。先后建成十里法治宣传长廊、法治文化公园、法治小区、普法广场等覆盖城乡的法治文化阵地设施个。深化法治示范创建活动,建成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个。 不断创新普法形式载体。创新推出玉门普法抖音号、《铁人普法》、玉门在线普法等新媒体普法专栏,在全市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的法治宣传,将基层干部群众从法治建设的局外人变为自觉的参与者,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酒泉市玉门市司法局供稿) 来源:甘肃省司法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