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在酒泉这片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根一线通过技术协助、培训指导、科技服务等方式,助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他们就是市农科院的26名科技特派员。

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李波是项目组技术骨干。他紧贴生产实际,坚持深入一线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升研究成果的精准性和实用性。至目前,李波已组织开展试验研究30余项。

“为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戈壁生态产业,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到服务农业产业发展、服务生产一线、服务群众等方面,聚力推动戈壁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李波说。

在李波带头的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帮助支持下,肃州区东洞戈壁农业产业园核心试验示范基地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戈壁生态农业的样板基地,一批先进的科研技术已推广应用于生产一线,切实解决了农民生产实际困难。

近年来,市农科院聚焦全市现代制种、高效蔬菜、戈壁生态农业等优势主导产业,重点调整各类学科26名专家组成科技特派员队伍,带项目、带技术、带成果、带信息深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科技园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生产一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取得显著成效。

当好科技致富“领路人”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为实现“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方群众”的工作目标,我市坚持把优化科技特派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服务“三农”工作的落脚点。科技特派员面对面为农户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和农民致富的“领路人”。

许辉欣是瓜州县梁湖乡的科技特派员。多年来,他致力移民乡镇盐碱地综合改良、牧草品种开发利用及高效种植模式的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坚持科技扶贫和科研项目相结合,创新推出的3种高效种植模式有效解决了移民乡镇耕地荒漠化、盐碱化普遍和饲草品种单一、种植产量低等方面的难题。

“我们依托项目创建全市移民乡镇科技特派员牧草创新示范基地,通过扶持和培育农民种植养殖合作社、家庭养殖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以示范基地为核心,引导其走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的产业发展道路,为移民乡镇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让移民乡镇群众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许辉欣说。

当好群众生产的“服务员”

在项目推广、示范区建设和农业技术问题处理过程中,市科技特派员及时了解和掌握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着力打通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

年,市农科院的张恩太受邀到玉门市清泉乡开展人参果产业科技服务工作,长年驻守生产一线,平均每年驻点天。他常说,把技术成果真正转化为农民的经济收入,才是自己的价值所在。

多年来,针对清泉乡人参果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张恩太提出了温室环境综合调控、配方施肥等6项品质提升综合技术措施,推广普及率达80%,使清泉乡人参果优质果率提高了15%、亩产量提升13.5%,示范带动效果明显。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市农科院将持续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让科技“星火”在乡村振兴的历史性工程中发出耀眼光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