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城遗址罗布泊古楼兰城墙 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带领一支探险队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由于迷路,他们在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发现了一座古城的遗址,使深埋沙漠中的楼兰古城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楼兰人不仅开创了罗布泊文化,还传播和沟通了古代黄河文化、恒河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从现今残存的遗址中仍然能看出昔日这里所曾拥有的辉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这首著名的唐诗《从军行》中,楼兰还作为军事重镇出现在诗句中,证明了它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年发现的沉睡地下年的楼兰少女古尸,更使楼兰古国之名传遍了全世界。 塔里木河3世纪时,由于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向南改道,使得楼兰绿洲水源枯竭,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无法保障,动植物大批消失。绿洲被沙漠吞噬,往日繁荣兴盛的城邦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城内的居民们被迫弃城远走,寻觅新的水源,而楼兰古国也随之渐渐消失。 楼兰古国居民迁移到了哪里?他们的后裔还在罗布泊附近生活吗?这些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有人推断,楼兰的部分后人可能向南迁移到了吐鲁番地区,随着楼兰古国的灭亡,他们的后裔逐渐和当地人融合在一起了。 据西方史料记载,俄罗斯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和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都进入过一个叫阿布旦的渔村,收到当地人首领坤齐康的热情款待,并雇佣了一些村民为向导,寻找古楼兰遗址。 阿尔金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经过实地考察,详细的论证,认为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废弃的阿布旦渔村,是楼兰古国居民的最后聚居地。 随着调查的全面展开,调查人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米兰,找到了三位百岁老人,伍兹曼、亚森和热合曼。 据他们回忆,阿布旦渔村是罗布泊南岸的一个渔村,当时罗布泊还有一定的湖水面积,渔民靠渔猎和放牧为生,过着与世隔绝的平静生活。在他们十几岁的时候,一场瘟疫席卷了整个渔村,全村一百多户居民被迫迁徙到阿尔金山等地,阿布旦渔村被废弃掉了。 每年的7、8月份,阿尔金山冰雪融化后,在沙漠中冲出一些方圆几公里的临时绿洲,阿布旦村的村民们就在这些临时绿洲上定居下来。在与严酷的自然环境的斗争中,形成了一整套的完整的农业生产经验,并在这些荒漠中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可以肯定的是阿布旦渔村村民及其迁居阿尔金山的后人,应该是楼兰古国居民的部分后裔,而其他部分后裔应该向南进入了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