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作者:扶苏

7月14日尼斯的疑似恐袭事件发生之后,“曾在法国发动恐怖袭击的犯罪嫌疑人”的长名单上又多了一个名字。

尼斯,这个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旅游城市,拥有全法国、甚至是全欧洲最美丽的蔚蓝海岸。当天深夜横尸遍野的英国人漫步大道旁边,就是尼斯最负胜名的天使湾——他们说这片海湾的形状就像天使的翅膀,能够带给人们安静和美好;而如今,这片海域沾染了无辜的人们的鲜血...哀痛过后,当人们重新在这片海滩上嬉笑打闹时,那又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

事实上,从年起至今,法国一直处于恐怖袭击的阴云之下。海明威说:“巴黎是场流动的盛宴”;而现在看来,这场盛宴的座上之宾,不知有多少是虎视眈眈的恐怖分子。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这些年属于法兰西的悲痛时刻,看看恐怖主义是如何一步步的将它的魔爪伸向了法国。

========================

年3月11日和15日,23岁的MohammedMerah在法国图卢兹(Toulouse)和蒙托邦(Montauban)开枪打死7人,其中有包括了三名警察和四名普通公民,这些公民中有三名都是一所犹太学校的中学生;事发之时,他骑着一辆摩托车,用两把手枪向受害者扫射...另外,他还丧心病狂的拿着一台迷你摄像机(goPro)记录下了一切。3月22日,Merah本人在其住所被法国黑豹突击队(RAID)击毙。MohammedMerah于出生在图卢兹,是一名法国公民;但同时,他也是一名阿尔及利亚裔的伊斯兰教极端分子...(法国黑豹突击队是一个隶属于法国内政部的特别行动组,由一百多人组成,全体蒙面,执行绝密任务)事件发生后,整个法国都震惊了:在高举着“自由、平等、博爱”大旗的法兰西大地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杀戮发生?然而法国人没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年7月,发生了震惊全球的《查理周刊》事件。7月7日,两名黑衣蒙面人携带AK47以及火箭弹发射器闯入了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CharlieHebdo)位于巴黎的总部;恐怖分子随后在杂志社内发起了血腥的屠杀——包括2名警察在内的12人死亡,其中另外10名为杂志记者。事后,这些武装分子在现场大喊:“我们已经为先知复仇了!”查理周刊之所以受到血洗,是因为年以来,它多次刊发讽刺伊斯兰教先知的漫画,引起极端穆斯林分子愤怒,其办公室年就曾遭到燃烧弹袭击;巴黎政府曾派警察在其总部门口守卫。

需要指明的是,《查理周刊》是一家政治立场非常极端的小众报纸,它本身拥有的读者很是寥寥,有很多法国人对该报的观点也并不认同;而且,《查理周刊并非针对穆斯林群体,它讽刺一切政治人物,英国、美国,甚至法国本身,也是它讽刺的对象。而人们之所以群情激愤,完全是因为这个事件极大的妨害了新闻自由...就像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的那样——“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事件发生之后,全世界的人们都用一个#JesuisCharlie#(我是查理周刊人)的词条来支持悲痛中的法国人和世界的新闻自由事业。

一些漫画家用漫画来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你可以使用恐怖手段折断我的笔,但是我的笔会化作全新的武器,继续为新闻自由而不懈奋斗。”查理周刊做出的回应更加耐人寻味...默罕默德举着#JesuisCharlie#的牌子,他的头顶上用法语写着——“一切都被原谅了”然而,一切真的都被原谅了吗?年1月9日,就在查理周刊枪击案发生的第二天,一名叫AmedyCoulibaly的男子在巴黎地区的portedeVincennes连续枪杀四人后被警察击毙;而事件发生的前一晚,他刚刚枪杀了Montrouge省的一名警察...事后有证据表明,他正是查理周刊行凶者的同伙。

年8月21日,在一辆由阿姆斯特丹开往巴黎的火车上,摩洛哥籍男子AyoubElKhazzani正在策划一场屠杀...然而正当他在厕所里拆换弹药时,机械摩擦的异响让路过的两名美国士兵产生了怀疑。最终他们冲进了厕所,迅速制服了恐怖分子。这听上去像是个好莱坞式的英雄电影...然而如果电影里的英雄没有出现,事件又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年11月13日,法国国殇日,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法兰西在为她的儿女流泪...巴黎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9点30分左右,至少6个地点遭遇连环恐怖袭击,包括7起枪击案、6次爆炸,1起人质劫持事件,造成至少人死亡,人受伤,其中99人伤势严重。据法国警方公布,8名袭击者死亡,其中7人身上有自杀式炸弹装置。

当晚的巴黎的巴塔克兰剧院成了人间炼狱,恐怖分子将人群堵在剧院内疯狂扫射;扫射之后,将剩下还活着的人逐一枪毙,那些逃到卫生间里的人也无法幸免...85个鲜活的生命命丧于此,现场已成一片血海;

而这里,这个枪声四起、血流不止的地方,曾经是多少人梦中的巴黎啊...直到现在,共和国广场上还摆放着用来纪念11.13巴黎恐袭遇难者们的鲜花,不时有人走到纪念碑旁,静静地待上一会儿,点上一根蜡烛。

然而鲜花和烛光能够换回那些曾经灿烂如花的笑颜吗?不,不能。这些无辜的人们也许至死还不明白——那个自由、平等、欣欣向荣的法兰西,究竟去哪儿了?

从图卢兹到巴黎、布鲁塞尔、伊斯坦布尔,再到尼斯,我们一遍一遍的呼喊着Jesuis...的口号,但现在,我们已经精疲力尽了。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口号说再多遍,也无法阻止下一次恐袭的发生。然而我们还是要做些无用的祈祷,因为除此之外,我们做不了别的...那么,愿法国不再经历这些伤痛的时候,愿这世上的所有人都能放下仇恨,愿去往天堂的人们一路走好。ref: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