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今年以来,玉门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推动公共文化长效机制建设,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强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一是丰富免费开放服务内容。在原免费开放服务基础上,精心设置图书借阅、文艺培训项目。今年,玉门市文化馆举办了群众文化艺术免费培训班,开设舞蹈、器乐等多个门类,吸引千余名群众积极参与。玉门市美术馆依托省级非遗陶埙制作技艺,建立彩陶工作室,推广火烧沟彩陶技艺,开展彩陶制作体验。玉门市博物馆、图书馆及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坚持节假日免费开放,极大满足城乡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是完善文化场馆设施建设。强化资源整合,因地制宜推进行政村“乡村舞台”巩固提升,59个行政村、19个城市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巩固提升任务,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三是增加文化场馆便民功能。玉门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场馆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高标准建设了无障碍设施,增设志愿服务站点,设置老年人、残疾人专座等便民设施,为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便利。

四是规范人员服务标准。按照文化场馆服务规范,各场馆工作人员统一着装,规范使用文明用语,设置意见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为广大群众提供周到贴心的文化服务。

创新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

一是整合数字文化资源。统筹实施全市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加快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打造数字文化馆平台,启动“书香玉门”数字化阅读服务体系项目,群众通过扫描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