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上海交通大学玉帛之路考察团在历时5年,共计13次,总行程近4万公里的考察之后,初步确认位于敦煌三危山旱峡的古代玉矿,其开始年代可能早在距今三千五百年至四千年前后。这样看来,敦煌,这个西汉时代由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时,很可能早在史前时期就形成玉料向中原国家方向依次输送。

年8月的第十三次考察成果表明,敦煌之所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枢纽,因为它首先是西玉东输的最重要枢纽,并非始于张骞出使西域的年代。从敦煌到玉门,是河西走廊西段的公里通道地区,三千多年前曾经是西部玉矿资源向中原输送的枢纽地区。敦煌古代玉矿的发现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汉代玉门县在敦煌以东,而玉门关却在敦煌以西。原来玉门县是因为迎接敦煌玉矿资源和马鬃山玉矿资源进入河西走廊而得名,玉门关则是因为迎接新疆玉进入河西走廊而得名的。

过去的学界之所以对两个以玉为名的地名“玉门”和“玉门关”不甚明晰,是因为根据国学的文献常识只能得知新疆昆仑山玉输入中原,却不能知晓马鬃山玉矿和敦煌三危山玉矿的存在。三危山古代玉矿的发现,将华夏民族对敦煌开发的历史大大提前。这是自年发现敦煌藏经洞和外国学者大量运走敦煌文书以来,由中国本土学者在敦煌独立完成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探索发现。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晚报

记者:刘学智

封面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