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6-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寻玉访古到玉门

多丽梅(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故宫收藏有上万件玉器,其中有上百件齐家风格玉器和数千件乾隆玉器原料来自西北,河西走廊玉门地区是必经之道。本文结合实地考察探讨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作为《禹贡》九州雍州的重要组成部分羌人、月支、匈奴等古代民族活跃于此,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存如马厂、西城驿、齐家、四坝、骟马、沙井文化,为探讨夏、周、秦、汉文化来源提供了线索。

关键词:玉门齐家文化羌故宫玉器

故宫收藏有上万件玉器,其中有上百件齐家风格玉器“养在深闺人未识”。各种玉璧最多,玉琮也不少,还有玉刀、玉环、玉斧、玉锛玉璜和玉璋,作为上古玉器代表深受乾隆皇帝喜爱。但他并不知晓齐家玉器来源和功能,误以为是汉代玉器。有一件流行于夏商的有领玉璧引起了乾隆特别兴趣,他推测是碗托,但又怀疑:“谓碗古所无,托子从何来?谓托后世器,古玉非今材。”“不可无碗置,定窑选一枚”。他挑选了一件定窑瓷碗与有领玉璧配成对,分别题刻上御制诗。现在玉璧和瓷碗分别藏于大英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有领玉璧作为“百物展”代表器物已闻名世界,瓷碗亦在故宫库房中发现。故宫寿康宫旧藏中有一件乾隆孝敬崇庆皇太后的玉琮,当时亦无人能识;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恭进“昙华春永汉玉扛头花囊一件”。这些上古透闪石玉器属于广义和田玉,显然来自西北,但未必来自新疆和田。最近甘肃相继发现马衔山、马鬃山、旱峡古玉矿,引起了玉器研究和爱好者的极大兴趣,为确认上古玉器材料来源提供了机会。

玉门市位于嘉峪关市、敦煌市和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之中,敦煌、瓜州、嘉峪关都声称有玉门关,而玉门市赤金峡玉门关还没有举世公认。玉门市政府特此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秦汉史学家王子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考古学家王仁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专家王心源等组成多学科综合考察团队系统研究玉门关来龙去脉。有幸和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民族学、珠宝学者与当地文物干部一起对玉门市文化古迹和地理环境进行五天综合考察,重点考察了汉代长城与烽燧、赤金峡、昌马-疏勒河流域、火烧沟遗址、骟马城遗址和肃北蒙古旗自治县马鬃山玉矿、嘉峪关市石关峡以及玉门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一般认为玉门关位于敦煌西北,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关键节点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它既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晚的玉门关。百年前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曾在此发现纪年汉简,上有“玉门关侯”字样,法国汉学家沙畹等据此推定小方盘城就是汉代玉门关之一。《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太初三年贰师将军李广利西征大宛失利回到敦煌,武帝大怒使使遮玉门关,令军有敢入者斩。贰师将军无奈滞留敦煌,重整旗鼓,继续西征,九死一生终于勉强获胜,带回来了汉武帝梦寐以求的天马即汗血宝马。由此推测太初三年玉门关应在敦煌以东;李广利西征获胜之后才迁往敦煌西北,与阳关分别扼守南北丝绸之路。王国维、夏鼐、陈梦家、向达、劳幹等大家都发表过高见,敦煌小方盘城作为玉门关遗址之一已达成共识,但最早的玉门关在何处遂成了百年学术悬案。

汉武帝时代开拓西域在河西走廊先后建四郡立四关,最早的玉门关应该位于酒泉敦煌之间。北朝敦煌人阚骃《十三州志》“汉罢玉门关屯,徙其人于此,故曰玉门县”,玉门人认为玉门关位于赤金峡;已建成四A级旅游风景区,其中新建了玉门关。《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唐初玄奘西游取经时玉门关在瓜州:“从此北行五十余里有瓠芦河,下广上狭,洄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唐代玉门关可能已沉入瓜州双塔堡水库中。最近李并成等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表论文宣称嘉峪关市石关峡不仅是最晚也是最早玉门关,关键证据是唐初僧人道宣《释家方志》卷上《遗迹篇》“从凉州西而少北四百七十里至甘州,又西四百里至肃州,又西少北七十五里至故玉门关”。嘉峪关悬臂长城旁边石关峡中天然巨石上已刻上“最早最晚玉门关遗址”。

双塔堡、石关峡和赤金峡都没有发现最早玉门关遗址,论据均不充分,只是可能而已。玉门关经历了多次搬迁,可能有四处玉门关。众说纷纭玉门关,作为边关的玉门关遗迹仍在扑朔迷离中。

正史无明载,考古无发现,最早玉门关地址还是难以确考。玉门关作为边关使用年代并不长,其历史作用亦相对有限。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唐代设立安西都护府或元代统一之后,玉门实际上只是置、驿站或地名,并不起边关作用。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土了一枚珍贵的里程简,记述了酒泉郡设有十一置,共计汉里;其中包括位于石关峡的玉石障(置)和赤金峡玉门县(置),意味着汉代大部分时间玉门并不是边关。中国历史有余年,玉门关作为边关的历史不会超过年,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里玉门是开放的,并且向多个方向开放,东西交流,南北汇合,进进出出才是这个地方的特色。

从地理上看昌马河或疏勒河畔可以遥望祁连雪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仭山”。玉门市位于河西走廊西部低洼地区,远古时代是海洋世界在此形成了石油和煤炭,玉门鸟化石、硅化木、火山口、丹霞地貌、昌马冲积扇表明玉门是露天地质博物馆。上古时代河西走廊远离海洋降雨量低蒸发量高,依赖祁连雪水,唯有低洼地区水量相当充沛万物生长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玉门是沙漠中的绿洲,不仅适合农耕,也适合游牧。水草丰盛,人口相对稠密,玉门市所在地汉代曾置四县。昌马河谷、饮马农场和骟马城表明此地曾经是嘉峪关外养马天堂,可与关内山丹马厂遥相呼应。马是古代战略武器或硬实力的标志。

从历史上看考古学文化丰富,从新石器时代马厂文化到青铜时代四坝文化、骟马文化连续发展,几乎没有中断。位于东西交通要冲,率先进入青铜时代。《尚书》《山海经》中早有零星记述,汉代开始才有确凿系统记载,长城绵延烽燧密布,魏晋墓葬众多……悲欣交集火烧沟。火烧沟遗址位于王门市清泉乡,已经发现了四十余年,其重要性可与二里头遗址相提并论,但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里出土了两百余件青铜器,是正式考古发掘出土夏代青铜器最多的遗址,其中四羊首权杖头是当时最复杂的青铜器;还出土了夏代罕见的金耳环、金鼻环和白玉凿。青铜权杖是王权的象征,罕见的白玉凿亦不是工具或有“开天劈地”“凿破鸿蒙”之用。玉振金声火烧沟标志着集东西文化之大成,意味着河西走廊确是三代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考古发掘报告至今没有出版,遗址规模和内容也不太清楚,研究和保护还停留在上世纪。另一方面现代化突飞猛进,国道高速公路、铁路高铁、电线高压电线、油管气管还有光缆不约而同从遗址附近空中地表地下穿过,说明火烧沟遗址从古到今都是交通要冲,上古彩陶之路、青铜之路、玉石之路亦相会于此。清泉乡天高地厚水美,附近古城密布,其中骟马古城是明代茶马互市之城,还有汉代城址,现代民居亦密集。玉门常开通四方,火烧沟遗址是东西南北文化交流互动的结晶。玉门市真正有全国影响和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古迹是火烧沟遗址,不仅是中国文明形成关键,亦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世界体系标志。

从民族文化看,羌与戎狄或吐火罗、月支、乌孙、匈奴在此较量;宜农宜牧,游牧与农耕在此交汇。“羌笛何须怨杨柳”,河西走廊是羌人大本营;祁连山是南山,故西羌又称南羌。大禹出西羌,其子启建立夏朝。后来党项羌元昊建立王国仍然称大夏,辅郡凉州即河西走廊是大后方。《史记·匈奴传》开宗明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赫连勃勃追认黄帝轩辕为祖先,建立王国亦称大夏。统万城是大夏都城,试图恢复夏王朝。羌与匈奴均是河西走廊的主人,不约而同追认夏人为祖先。还有吐火罗、乌孙、月支亦活跃其中,是丝路之路前身青铜之路、玉石之路的开拓者。

玉门关位于今酒泉地区。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有玉有酒有泉。肃北马鬃山玉、敦煌旱峡玉、祁连山玉和新疆和田玉都汇聚于酒泉。肃北马鬃山玉矿位于玉门市正北方约两百公里,开采高峰是汉代;还发现了骟马文化和四坝文化陶片,开釆玉矿亦有可能始于周代或夏代。马鬃山玉矿占地约五平方公里,发现了至少个矿洞和拣选玉料的作坊。玉料多为青色糖玉,亦有黄玉和白玉,还有不少是墨玉和稀奇的黑里透红玉。玉门市西敦煌旱峡亦发现了古玉矿遗址和齐家文化陶片,开采年代可能略早于马鬃山玉矿。肃北马鬃山和敦煌旱峡出产透闪石玉属于广义和田玉,是三代秦汉玉器制造原料主要来源之一。祁连山盛产蛇蚊石玉,葡萄美酒夜光杯用的正是这种玉。汉代真正新疆和田玉开始大量进入中原,玉门或酒泉是主要通道。玉崇拜是中国特色,亦是文化软实力的象征。

根据《禹贡》记载,陕甘宁青大体属于雍州。大禹治水地标积石山、鸟鼠山、三危山、合黎山均在甘青地区。黑水西河惟雍州正包括河西走廊,黑河又称弱水进流沙入居延海,疏勒河亦是黑河西流入罗布泊。《禹贡》明言黄河中下游以及淮河流域和长江下游四州为夷人所居:冀州岛夷,青州嵎夷、莱夷,徐州淮夷,扬州鸟夷。如果有夏,最可能生活于雍州。《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球琳琅玕正是各种美玉或料器;羌西戎牧羊人也,即是西戎。河西走廊特别是酒泉地区不仅盛产多种玉石,而且是玉石运输通道和加工基地。我们在瓜州兔葫芦遗址和金塔羊井子湾合水古城遗址发现了玉石转运与加工遗迹。武威海藏寺遗址可以早到齐家文化时代,是已知中国最早的玉器作坊遗址。夏代继承了东亚玉帛古国传统,齐家文化是中国玉文化发展高峰。《禹贡》九州之雍州在大西北,正是齐家与四坝文化分布区!

《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肦、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乐爰在”。汉武帝根据古图书和张骞等提供的信息确认了玉门阳关及昆仑山脉位置与江河源头,从此国人普遍相信“河出昆仑”“玉出昆岗”。玉门、昆仑、河源均与雍州有关,而雍州夏代文化遗址确实众多,河西走廊尤其密集。火烧沟遗址位于古雍州,正是夏代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河西走廊已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已有正式考古报告发表的夏代文化遗址还有西河滩、沙锅梁、火石梁、缸缸洼、干骨崖、西城驿(黑水国)、东灰山、皇娘娘台……还有昌马、黑山岩画等亦反映夏代羌人畜牧生活场景。河西走廊不仅率先进入青铜时代,马厂、西城驿、四坝文化与齐家文化交错发展,表明早在夏代就进入了多族群构成的复杂社会。雍州实际上是《禹贡》九州之首,大西北正是华夏文明根脉所在。

汉代以前确有玉门观念,指王门或玉做的门,亦可指天门或生门。《古本竹书纪年》:“后发即位,元年,诸夷宾于王门,诸夷入舞。”又“桀倾宫,饰谣台,作琼室,立玉门”。夏王好玉,王门即玉门。汉武帝时代玉门才落实到河西走廊西部地区,但仍然具有象征意义。例如,班超曾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曹操并不知道玉门具体位置却心向往之:“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玉门本是王宫之门,现在故宫与玉门相隔四五千里。在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我们很高兴看到了从故宫调拔的一批文物正在展出,故宫与边关确实密切相关。无双国宝大禹治水山子是故宫镇官之宝,玉料亦经河西走廊来自和田密勒塔山。寻访玉门关,发现玉门开,始知雍州原是夏故乡。金玉早已入中华,春风已度玉门关。但见玉门不见关,玉门新城已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和“国家级园林城市”,重新走在了全国现代化前列。

1\故宫青玉特磬、齐家文化玉琮

2\大禹治水山子

编者按:本文发表于《丝绸之路》年第1期,经作者同意在此发布!编辑:周欢审核:王璞

往期好文:

西北荒原深处有军垦:玉门青山农场

兵团城市:玉门

玉门长城大漠中又一个神奇的“月牙泉”

古代在甘肃建都的二十二个国家详解

王璞:骟马河的千年文明

甘肃兵团西湖农场那些往事

火烧沟文物九江“寻亲”——玉门与九江的历史穿越

玉门年历史文物展隆重献礼江西省九江市国庆

玉门“英雄们”凯旋归来

河西走廊古老“主人”在玉门昌马经常出现

疏勒河:一条流淌着宗教文化的河流

从废弃的遗迹里寻找玉门五华山的记忆

斯坦因在玉门祁连山中探险

三代人的神话-国营黄花农场

玉门:一座原始村道尽千年史

长城万里花开玉门

千年屯垦热土玉门

印象玉门

守望长城精神家园(一)长城脚下玉门花海子

玉门祁连一神秘地方引国内外人士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