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1.玉门市绿化建设再出大手笔2.玉门市:脱贫路上移民李新忠流下幸福的泪水 3.玉门市在京签约47亿元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项目 4.甘肃省玉门市玉门镇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5.玉门市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建设卓显成效 三年构筑新市区防风固沙天然屏障酒泉日报新闻时间:年05月06日来源:酒泉日报 阳春四月,既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又是植树播绿的繁忙季。连日来,玉门市社会各界干部群众纷纷走出家门,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家乡的生态建设播撒新绿。玉门玉泽湖公园一角。 博 智 摄 “能为玉门的绿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出一分力、尽一分心,是我们每个玉门人应尽的责任。”玉门市誉通枸杞产业协会负责人魏铎说。在玉门市新市区生态治理工程的施工现场红旗飞扬、人头攒动,数千名干部群众组团奋战在多个绿化区域,挖坑、培土、施肥、栽树苗,竞相为玉门大地添新绿。 玉门市地处全国的“风口”和全省荒漠化防治的前沿地带,沙漠化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50%。多年来,该市举全民之力大力修复生态,为民造绿,实施了以改善生态环境、扩大森林资源为主要目标的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造林补贴、植被恢复、生态公益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真正把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赏心悦目的生态绿地。 在被誉为“戈壁小绿洲”的玉港水电站,千亩杏林鲜花绽放、芳香四溢,吸引了很多市民慕名前来踏青赏花,尽享美丽的春色。但谁又能想到15年前,这里还是寸草不生、风吹石头跑的乱石滩。为了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玉港水电站的所有职工十几年来坚持植树造林,植树面积已达到亩。 这两天正值春季植树的大好时机,玉门市玉港水电站的职工们又开始忙活了。玉港农林综合开发公司经理刘玉山介绍着今年的绿化安排:“种植成品果树1万株、砧木1万多棵、防风林再种余株,还有3亩多的白杨育苗,整体面积在10亩以上。”玉门东线风沙口成长起来的“绿色卫士”。 博 智 摄 今年,玉门市以绿围城、保资源、治风沙为目标,以城市、乡村、风沙口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类造林空间,加快推进树种丰富、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城乡一体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加快农田林网及绿色通道建设,重点建成玉门镇、柳河乡农田林网整乡推进20公里,带动各乡镇建成农田林网50公里,绿色通道50公里。加快推进“绿色玉门”建设,完成高速公路互通立交、铁人纪念馆广场、青山大道西侧绿化、经济开发区绿地公园改造、公益性墓区和水源地生态防护林建设任务,每个乡镇建立3个50亩以上生态绿化示范点,3个亩以上林业产业发展示范点和3个林下经济发展示范点,完成村镇绿化12万平方米,使乡镇、单位、居民点、庭院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加快风沙口综合治理,以柳河黑沙窝、黄闸湾南戈壁、花海大畅河等十大风沙口综合治理为重点,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新增治沙造林亩;争取实施青山国家沙漠公园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二期项目,促进生态自然恢复,有效防止沙化扩张和生态恶化。 “按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和实现大地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我市加快造林绿化,加强资源保护,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年计划完成生态林亩,全民义务植树60万株,封滩育林亩,林业节水工程亩,村镇绿化12万平方米,同时巩固提高3万亩退耕还林和5.9万亩荒滩造林建设成果,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69%。”玉门市林业局局长周清说。 □李文韬 张 旭 玉门市春季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侧记 本报玉门讯 春日,行走在玉门市新市区,无论是街头巷尾、公园绿地,还是乡村公路、住宅小区,你都可以感受到鸟语花香、绿树婆娑。天蓝、地绿、水秀,绘就了一幅幅美丽的绿色画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化部门正在向新市区街道两旁摆放景观花卉。李文韬摄 今年,玉门市绿化建设再出大手笔,决定在新市区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努力构建新市区绿色生态屏障。 玉门市过去围绕城区、工业园区、乡村道路搞绿化,绿化的力度和当下的发展不适应,今年该市四大班子经过认真思考,决定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搞历史上最大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努力创建玉门市绿色园林城、生态文明城、戈壁明珠城。在玉门东线口以东植树现场,广大党员干部带头义务植树。博智摄 玉门市新市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围绕新市区四周勾出一道环形封闭式林网,宽米,长28公里,总面积2.7万多亩,工程投资4.2亿元,采取政府投资、政府补助和社会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建设。防护林以胡杨、大叶榆、毛柳为主,经济林以桃杏、文冠果、元宝枫等节水、防虫树种为主,乔灌花搭配,多树种混栽。工程分三年完成,年完成一期工程亩,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之大、种树之多、种植面积之广、绿化率之高是玉门市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生态治理工程。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实现玉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是改善人居环境,造福玉门,惠及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玉门市将围绕“能源新都、石油新城、低碳新区、生态家园”的城市发展定位,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人居生态环境,通过一代人的努力,将玉门市建成生态文明城市。也是该市具体实施“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四周成带”建设目标的实际行动。按照“道路林荫化、单位花园化、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逐步扩大外围城市覆盖率,坚持三年形成防风固沙天然屏障,为广大群众打造一个休闲娱乐的绿色生态森林公园。 在玉门市新市区东线风沙口以东义务植树现场,机关干部席尚海说:“今年实施的这个项目进一步绿化了城市,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使荒漠戈壁变成一片绿洲。”玉门市以长远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基础工程、民生工程出发,发动全市人民特别是机关干部、党员、共青团员等都参与进来,领导带头、党员带头、干部带头建设“能源新都、石油新城、低碳新区、生态家园”。建设玉门人民的福地、精神乐园、美丽家园。同时,该市还通过建设青年林、三八林、民兵林、双拥林、国防林、税务林、公安林等,发动共青团员植青少年树、生日纪念树、结婚纪念树,以此全面推动义务植树。玉门市还号召水务、林业等部门领导要关心这项工程,林业部门干部要发挥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玉门精神,发扬铁人精神,把拉沙换土基础工作做好,确保成活率,把这项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玉门市严格按照新市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规划,细化目标任务,突出绿化重点,打造绿化精品,高质量完成造林任务。林业部门加强造林技术指导,加强造林苗木质量的检验检疫,杜绝出现劣质苗木、病虫害苗木,确保造林质量。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巩固绿化成果。 (博 智) 玉门市:脱贫路上移民李新忠流下幸福的泪水 年05月06日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春日的午后,玉门市柳湖乡富民村一组的移民李新忠,匆忙吃过午饭,和大女儿来到自家的蔬菜温室内,为小番茄传授花粉。看着温室内一串串红彤彤的水果小番茄,李新忠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后,因人口多、缺乏劳动力,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李新忠一家被列为精准扶贫户,在帮扶干部和全家人的辛勤努力下,他们一家在去年年底就实现了脱贫。 李新忠一家经营着30亩承包地,去年种植了苜蓿、食葵等。由于土地盐碱化程度高,虽然经过多年改良,但是收入还是低。去年李新忠一家来自土地的纯收入2万元,再加上他在附近打工挣的钱,全家年纯收入2.6万元。家中6口人每月还享受三类低保。谈起脱贫的过程,李新忠感动得直抹眼泪。 李新忠说,去年10月份,他家新搭建的温室和羊圈分别享受补贴2万元和0元,还有贴息贷款5万元。如果不是精准扶贫的扶持政策,靠自己的能力,无论如何也搭建不起来这座温室。到了小番茄开始成熟时,每天就能收入元左右。到小番茄大面积上市时,我们就去玉门市区销售。温室一年能种植三茬蔬菜,小番茄卖完,紧接着就把秧拔了种西瓜。 据了解,去冬今春以来,玉门市紧紧围绕“做精一产”战略部署,抢抓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的大好时机,全力以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今年,力争实现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0%以上,达到元。(周爱玲) 玉门市在京签约47亿元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项目 甘肃新闻网5月5日电(通讯员李文韬刘勇)近日,酒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项目洽谈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玉门市成功签约4个项目,签约金额达47亿元。 此次签约的项目分别是与中核汇海风电投资公司、北京鼎泰盛世投资公司、北京东营争峰新能源技术公司、江苏恒亚集团4家企业签约的七墩滩第一风电场MW工程、东镇天然气入园管道项目、13万吨危废固废处理项目、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等4个项目,签约金额达47亿元。这些项目的签约,既是玉门市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打造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对外寻找商机,广招项目资金,促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具体实践。(完) 甘肃省玉门市玉门镇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中国农业信息网-05-05 今年以来,甘肃省玉门市玉门镇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早审批、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五个早”目标,加强项目协调服务,安排党政班子成员包点挂项,明确联系帮扶责任人及配合站所,将各类项目按照“续建、新建、前期”进行科学分类,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了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和快速建设。 通过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全镇的项目建设呈现出稳步推进的态势。疏勒河昌马灌区首段河道治理项目、敦煌水资源利用与昌马灌区节水改造Ⅰ期Ⅱ期Ⅲ期工程等5个项目进展较快,达到或超过时序进度;设施养殖建设项目、座高标准日光温室搭建施设农业建设项目、顺兴特色林果示范园建设项目、4兆瓦光伏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等9个项目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0%-40%;顺兴生态园建设项目、万豪商贸综合楼建设项目、农产品交易市场及气调库建设项目等5个项目正积极加快投资建设的步伐,其余11个项目正在解决土地征用、建设融资及前期准备等问题,力争在二季度实现建设提速或开工建设。 玉门市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建设卓显成效 甘肃新闻网5月4日电(通讯员李丽娟)近日,甘肃省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建设现场会在平凉市崆峒区召开,会议总结推广平凉市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建设经验,交流学习各地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建设的典型做法,安排部署省推进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建设工作。玉门市司法局作为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建设规范的县市之一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 玉门市社区矫正工作自年7月启动以来,严格按照“起步晚但起点高,任务重但质量优”的要求,在探索中求进,在推进中创新,发挥后发优势,在组织建设、规范运作、创新发展等方面下大力气夯实基础,完善措施,规范管理,整体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共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人,解除矫正人,现在册人。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根据《甘肃省司法厅关于推进县(市、区)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建设的意见》要求,玉门市司法、局结合新建办公楼搬迁项目,投资余万元,规划整合多平方米,建成了包含报到登记、信息采集、矫正宣告、手机GPS定位监控、训诫谈话、心理咨询、教育培训、应急指挥、档案保管等集管理、教育、服务为一体的高标准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并严格按照《意见》的要求布置,各个功能室单独设立,根据作用不同合理规划面积,内部装饰简洁庄严,教育培训室可容纳人,楼道内统一贴有警示墙裙线,同时配备了电子显示屏、电脑、复印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等设备,在硬件配备上为开展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实现了社区矫正工作的科技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编发:马晓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