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甘肃玉门市政府办通报称,7月16日5时许,甘肃卫计委接酒泉市卫生局报告一例疑似鼠疫病患王某某,于7月17日确诊为肺鼠疫。该患者已于7月16日死亡,遗体已按有关规范进行妥善处理。 据称,截至昨日下午,与王某某密切接触的人已全部采取隔离、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性服药等措施,目前尚未发现异常症状。 据了解,该鼠疫病患在发病前曾接触过旱獭,专家提醒,鼠间鼠疫比较活跃,切勿接触和剥食旱獭。为严防鼠疫疫情扩散,酒泉市分别在玉门市老市区、赤金镇、赤金镇西湖村、疫点牧场设置疫情隔离区。 死者疑曾捡死旱獭剁碎喂狗 当地论坛消息称,王某家住玉门市赤金镇西湖村,7月13日发现一只死旱獭,随即剁碎喂自家的狗,当晚王某开始发烧,15日病情突然加重,随即被送往医院,16日凌晨医治无效死亡。 玉门油田分公司职工李振(化名)向记者证实上述信息,李振称,昨日早上,单位开会专门通报此事。 “现在玉门老城区只进不出,油田本来可以回酒泉轮休的职工只能上连班。”李振介绍,玉门老城区本来就是一座“空城”,除油田职工外和一些生意人外,几乎没其他常住市民。目前,隔离区内职工的饮食等供给正常。 昨日,玉门市政府应急办一倪姓主任告诉记者,目前隔离的人包括王某就诊期间接触过的医护人员,至于对这些人的隔离时间,要视情况而定。 肺鼠疫又称“黑死病” 肺鼠疫为鼠疫的一种,为甲类传染病之一,人与人之间主要依靠飞沫传播,人与患有或死于鼠疫的野生动物接触才有可能得病,通过跳蚤叮咬也可得病。 原发性肺鼠疫是临床上最重的病型之一,病死率高。病人除具备鼠疫的全身症状外,由于呼吸困难、缺氧,导致口唇、颜面及四肢皮肤发绀、甚至全身发绀,故有“黑死病”之称。病初期干咳,不及时治疗,病人多于发病2至3日后死亡,危重者甚至数小时内死亡。(来源:新京报) |